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动物福利和动物伦理的相关讨论都植根于对集约化饲养场农场动物的关怀和悲惨生活的不忍,动物福利科学和动物伦理学相互交织,共同形成现代畜牧业变革的道德文化力量。动物福利概念和动物福利科学的兴起蕴含着革命性的道德主张,要求我们重新思考人与动物的道德关系以及我们关怀和保护动物的道德义务,系统变革非人道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讨论动物伦理问题和现代畜牧业的道德转型,不应低估动物福利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构建面向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动物伦理学,不仅需要道德价值和动物伦理的引导,也需要动物福利科学的经验支持,需要动物福利科学家、动物伦理学等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合作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苏宁 《百科知识》2023,(30):29-31
<正>动物作为人类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如今受到的关注远超从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思考动物生存的正义性。不同于其他学者试图将人和动物趋同化,本文旨在正视人和动物之间的差异化,从法理本身及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探索哪些动物享有权利,动物生存享有何种权利,以及如何在人类生活世界的背景下将动物保护从合理合法走向实践。  相似文献   

3.
松果采摘对种子库的影响及其对动物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食物链原理和动物与生境密切的关系,探讨了松果采摘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动物的影响,认为松果采摘后一方面松籽没有动物帮助搬运使红松不能正常天然更新,影响了红松林生态系统正常演替而破坏了动物生境;另一方面使得保护区内以松籽为主要食物来源的动物因缺少食物而发生数量变化,致使食物链遭受破坏,从而导致红松林中动物分布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赵英杰  聂国东 《科教文汇》2007,(5S):158-158
动物福利已经成为世界性话题。在动物保护人士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倡导下,许多国家已经建立起一整套动物福利的法律制度。而我国此领域立法相对滞后,因此,我国应当高度重视动物福利法律问题的研究,尽快制定中国的动物福利法。为了对我国的立法提供借鉴,现向大家介绍世界上最早出台、最为完善的英国动物福利法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5.
人与动物的关系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问题,在20世纪,这个问题进入了伦理学的范畴。面对着动物的生命存在由于人的活动而陷入的困境,生物中心主义提倡克服人与动物关系的陈旧思想,主张以包括动物在内的一切生物为中心。他们提出“敬畏生命”、“动物解放”、“有机体是生命的目的中心”等观点,建立起一种广义的伦理学。他们的观点对于人类调整与动物的关系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奇的组装动物相继问世。不仅充分显示出科学技术的成果,同时,也能够为动物世界增添诸多新的成员。组装动物是在高新技术的支持下,在动物胚胎发育的最初阶段,将不同品种的胚胎组装在一起,并通过母体的培育而得到一只完整的动物。由于新组装的动物来自几个不同的胚胎,所以,它在遗传性状上能够具有几种不同动物的某些遗传特性。美国耶鲁大学的动物学家,利用组装胚胎技术,成功地培育出一种三色相间的新型鼠种。它们选择分别生有黑毛、白毛、黄毛的三种纯鼠种,并各自进行自然交配。当受精卵经过…  相似文献   

7.
一提到高智商,许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是我们人类的专有名词,而其它动物不过都只适用“无脑”、“低能”,根本配不上使用这个字眼。这其实是一种无知和偏见,实际上,许多动物不仅有智商,而且有的动物的智商还高得出乎我们的想像。  相似文献   

8.
马学平 《百科知识》2006,(11S):26-26
人的外形和内脏都是生物界长期演化而成的。人在动物分类上属于脊椎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动物界的外形演化趋势是从辐射对称列两侧对称的,这样的变化可能与动物适应外部环境有关。比如一般辐射对称的动物往往漂浮在水中,或者固着在水底,而两侧对称的动物往往运动能力要强于前者,在生存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所以人的外形是两侧对称的,是动物界适应外界环境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4):F0002-F0002,F0003
动物研究所是以动物科学基础研究为主的社会公益型国家级科研机构,主要定位在围绕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及其人与自然协调并存等方面的重大需求和科学问题,在珍稀濒危动物保护,有害动物控制,资源动物可持续利用,动物疾病预警与防控,生殖与生育生物学,动物系统学和进化生物学等领域开展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雷彩侠 《西藏科技》2003,(12):47-51,57
为防止外源性动物疫病传入我区,保证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我市的动物检疫工作者肩负着重大而神圣的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体系势在必行。必须切实加强和改善我市的动物检疫工作,确保上市的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促进我市的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1.
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在我国按微生物控制分类,可将实验动物分成普通级、清洁级、SPF级(无特定病原级)和无菌级四种。按遗传控制分类,可分成近交系(纯系),远交系(封闭群)和杂交系三类。实验动物的质量控制涉及微生物控制、寄生虫控制、遗传控制、饲料营养和环境设施等。实验动物科学的重要性实验动物科学,是近代生命科学发展中新崛起的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是生物医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条…  相似文献   

12.
《百科知识》2011,(9):F0002-F0002,F0003
大干世界,无奇不有,动物世界同样如此。这些不同寻常的照片让我们对动物眼睛的功能有了难得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人类是直立行走的动物。直立行走将人的眼睛和脑部直接置于整个身体的顶部,大大地拓宽了人类的视野:在弱化行动的同时强化了脑部和感官的运动,使人轻易地区别于其他动物,成为以感官和智能活动为主的超智力动物。  相似文献   

14.
实验动物作为生命科学研究、医药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条件及战略性生物资源,其重要性日益显现。文章在梳理新形势下实验动物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分析、阐述了青海省实验动物发展现状及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牙齿的功能     
《百科知识》2004,(10):F002-F002,F003
牙齿作为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重大因素之一,它们锋利而无情,敏感而准确,专业而有效;牙齿是动物肌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担负的重任是满足动物最迫切的需要——觅取食物。牙齿是骨质器官的外露部分,它的形状、大小和排列与其需要的食物、生存的环境、年龄以及它在自己的王国中处于什么谱系等问题密切相关。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动物的牙齿吧!  相似文献   

16.
42 最重的动物最重的动物当然是鲸了,它相当于五六头象。大象分印度象和非洲象,前者较小,体重约为四千到五千公斤,公象最重的有八千公斤。非洲象体重有六千到七千公斤,最高记录达一万二千公斤。 最短命的动物除了昆虫以外,最短命的是一种生活在北海道虾夷沼泽地的老鼠,春天生下来,冬天就死去,寿命只有8到10个月。然而将它放到室内喂养,可活到两三年。 最强悍的动物狮子被称为“百兽之王”,但它不去袭击大象。不过,少数袭击象崽的狮子也没听说被母象踩死过。但在印度袭击大象的老虎,却有被大象踩伤的,看来,最强悍的动物还…  相似文献   

17.
日粮纤维素和环境温度可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单胃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这些影响包括动物内脏器官的发育,消化道粘液的分泌量,消化率,能量及蛋白质代谢,日粮纤维素的营养价值也受单胃动物所处的环境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生命的三维     
在宇宙中,三维空间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平台,我们把点称为零维,直线为一维,平面为二维,立体为三维,时空为四维,这是基于我们人类的智能所得出的认识。假如站在一个新的空间来看待问题,那么我们怎敢肯定动物、植物们没有智能系统?动物一出生就知道吃喝拉撒等生活本能,这些本能是谁教的?相对于植物而言,动物们难道不是智能生物?并且,动物之间的群体性合作、猎捕等算不算得上是智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社会,一夫一妻制很普遍,但在动物王国却是一件稀奇事。大约5000种哺乳动物中,只有3茗到5茗的动物夫妻会白头偕老。这些动物包括海猩、水獭、狼、一些蝙蝠和狐狸,还有几种有蹄动物。即使白头偕老的动物,它们有时也会越轨,像狐狸,如果它们的伴侣死亡或不再有性能力,它们就会花心思找新伴侣。  相似文献   

20.
韩常  李磊 《知识窗》2007,(12):51-51
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繁殖、生长、进化和消亡都受到大自然的制约。不利的生存环境必然危害其所在栖息动物的生长条件、体质状况乃至缩短平均寿命。生物学家经过长期考察研究发现,经过长期的进化.动物不但能优生优育,而且还能“计划生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