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翔 《记者摇篮》2007,(8):49-49,47
目前,全国的新闻媒体正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和深化新闻改革。"三贴近"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要从群众需要和关心的角度,观察、分析和取舍新闻。要从群众看得懂、听得懂、群众喜闻乐见出发来选择报道  相似文献   

2.
贴近与提高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指出,宣传思想战线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三贴近"原则,是坚持和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3.
范非 《新闻采编》2007,(6):42-43
专家应当成为新闻媒体的常客,新闻报道"三贴近"中的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就包括贴近专家。作为一名记者,要想写出有深度、有力度的好稿,就必须广泛结交专家,与专家交朋友、  相似文献   

4.
广播新闻节目是听众获取本地新闻的重要途径,但是不少新闻存在脱离实际、游离生活、远离群众的问题,不符合中央提出的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那么,新闻节目应该如何解决好目前存在的不够"贴近"的问题,拉近与广大受众的距离,让听众与新闻的第一现场更接近一些呢?笔者认为还应重点抓好新闻节目,唱响主旋律,重视日常新闻节目质量,来实现新闻节目的"三贴近"。广播新闻节目首先要在唱响主旋律上打好"三贴近"  相似文献   

5.
周潇 《新闻知识》2007,(10):11-13
2003年中央提出新闻宣传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四年多的时间,新闻媒体从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近步。各地的电台、电视台、报纸涌现出一批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反映群众心声的好栏目,好节目。民生新闻近年来的迅速崛起就是  相似文献   

6.
"三贴近"在媒体中并不新鲜,是个老话题。"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要求,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做到的。然而,记者在采访中是否真的做到了"三贴近",最近,全国的新闻工作者都在参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次活动,也  相似文献   

7.
中央提出,新闻报道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这是办好党报的根本出路。如何做到"三贴近"呢?笔者以为必须抓住四点,即找准读者的视点,关注社会的热点,发现会议的亮点,  相似文献   

8.
李雷  余玉荣 《青年记者》2012,(35):42-43
高校校报是学校舆论宣传的重要载体之一,肩负着"办报育人"的历史使命,承担着对内反映、促进改革和发展,对外宣传学校工作的职责。不断改善高校校报的质量,让高校广大师生真正喜欢它、期待它,就应该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三贴近":高校校报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高校校报"三贴近",是新时  相似文献   

9.
"三贴近"对于在宣传战线上工作的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现在有很多的电视、报纸、网络作品不被群众所接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东西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生活的。新闻记者必须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及时准确地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好新时期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0.
提升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洪 《新闻采编》2008,(2):21-22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在宣传思想战线大力倡导的工作原则。党的十六大之后,党中央再次重申"三贴近"原则。"三贴近"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是新闻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实现途径,是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长期坚持的原则和不懈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姚书铭 《新闻知识》2012,(10):112-113
新闻已经不是新近发生的事实,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随着电视新闻的现场直播,随着用手机随时随地上传信息的网络新闻的诞生,新闻已经不是过去时,而是正在进行时。搭乘着时代快车的新闻工作者,如何在瞬息万变的生活中用事实说话,最有效的途径是,贴近,贴近,再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原则。电视新闻工作者践行"三贴  相似文献   

12.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牢固占领舆论阵地的法宝."三贴近" 是贯彻和落实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其内核的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三贴近"一直是宣传思想战线改进和加强自身工作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并牢固占领舆论阵地的法宝。  相似文献   

14.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主持人自我培养的有效途径,主持人要从思想认识、节目选题、主持风格等方面努力向"三贴近"靠拢,积极拓展主持人的发展空间,加强主持人的生命力,有效提高栏目的影响力和宣传实效。  相似文献   

15.
向鑫 《新闻前哨》2005,(6):39-39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中央对新闻单位提出的要求。“三贴近”归根结底是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是贴近群众的实际,贴近生活是贴近群众的生活。广大农村聚集着最广大的农民群众,可以说广大农村是新闻工作者实践“三贴近”的最好试验田, 最好检验场所。  相似文献   

16.
杨扬 《新闻界》2008,(2):77-78
本文分析了要闻报道的本质与特征,以及分析实现"三贴近"的方法、路径等。  相似文献   

17.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不仅是党对新闻工作的要求,也是受众对新闻工作的要求。媒体只有在新闻实践中坚持不懈地、认认真真地做到“三贴近”,才能赢得爱众,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好。思想感情要贴近要坚持不懈地做到“三贴近”,新闻工作者首先要解决思想感情问题。大  相似文献   

18.
学界与业界常言道:经济报道有"三难",即难写、难懂、难以留下较深的印象。这固然同经济新闻专业性强、术语及数字(据)多有关系,但症结却在写作上。如何使经济新闻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呢?笔者认为,经济新闻报道应该以"三贴近"为基本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如何围绕"三贴近"做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河南电台春运报道的主要特色:打造春运"信息库",做实春运报道;题材多元化,做活春运报道;多手段并用,做新春运报道。作者认为,做好春运报道最重要的原则是深入贯彻"走转改"精神,坚持三贴近原则:要以选题落实"三贴近",以制度保证"三贴近",以用稿引导"三贴近"。  相似文献   

20.
一说"贴近",搞新闻的人可太熟悉了,尤其是电视台的编辑、记者们,成天又是开会学习,又是讨论落实的,对什么是"三贴近",为什么要"三贴近",是耳熟能详、倒背如流,说出来是一套儿一套儿的.不过道理是明白,可具体怎么个"贴近"法儿呢?<报告观众>也试着贴近贴近,这一试还真尝到甜头儿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