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格萨尔》和《摩诃婆罗多》作为世界知名的史诗,虽然思想内容迥异,传播流变不同,但在文学与文学人类学维度的观照下,当二者作为文学作品以及“民族志诗学”、“人类学诗学”文本时,它们有着诸多可供比较研究之处。  相似文献   

2.
《河西学院学报》2016,(1):100-104
《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以下称为《写文化》)一书问世以来,在人类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其影响波及诸多人文学科。该书以其犀利的语言和批判性的后现代风格对传统民族志进行了反思。文章拟在厘清"民族志"、"民族志诗学"等几个重要概念的基础上,从"民族志文本与文学文本的关系"、"民族志的科学表述与伦理问题"等方面进一步探讨民族志写作的困惑与前景,以期为民族志写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3.
当前,无论是在文学研究领域还是在语文教学领域,过去那种把文学作品分为“内容/形式”的简单两分法,进而从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两个方面进行文学文本的分析研究和教学的僵化模式,早已引起人们的自觉反省和摒弃。过去的一个世纪,从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现象学文论、结构主义叙事学到文学文体学,这些文学研究者们从各自的立场和角度对文学文本的多层次性、多维度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挖掘剖析,这些研究成果,如现象学文论家罗曼·英伽登把文本分为五层,英美新批评家韦勒克把文本分为七层,等等,使得人们对文学文本的复杂构成有了更…  相似文献   

4.
英国著名女作家希拉里·曼特尔的“都铎王朝”三部曲迄今已完成前两部:《狼厅》(2009)和《提堂》(2012),这两部作品给她带来多个文学奖项的同时,也让希拉里·曼特尔这个名字进入了中国读者的视野.本文将结合新历史主义关于文本和历史的关系的观点:“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以及“颠覆”和“遏制”,来探讨作者在小说中体现出的历史观,以期对作品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前景化”这一概念源于俄国的形式主义,它指的是不同寻常地运用某种手段来突出某一文本的一个元素或特质。前景化现象在文学语言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因此文学文本翻译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充溢于原文本的“前景化”手段在目的语中是否实现。文章讨论了前景化的发展历史、表现形式及其译者在充满前景或陌生化的文学文本中应如何穷尽语言的表达力,挖掘可译性潜势,保持原文本的异质性和新奇感。  相似文献   

6.
文学课区别于其它课程的独特性就在于其“文学性”,而我们目前的文学课教学普遍存在“文学性”缺失的现象。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展现文学课的独特魅力,就必须充分张扬文学课“的文学性”。这就要求文学课教师: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挖掘作品的人文内涵,并注重文本解读的多重性;投注感情,并引导学生进入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7.
问题意识与文本细读是文学研究中的两极,厘清这两个概念有着重要的学理意义。问题意识需要在“文本”阅读活动中培养,尤其能从原始期刊和文学作品的文本细读中获得。文本细读十分注重“直觉判断”与“第一印象”,并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具体表现为“细节”的隐喻意义和语言的“能指”功能。问题意识与文本细读实质上秉持着一种“合理的误读”精神,烛照了文学研究的盲区和空白地带。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在语文阅读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以语言文字这种“文本”形式传递出来的意思,但对作品传递信息的理解和挖掘不能仅仅依靠表面的文字信息,它还离不开对作家主客观创作背景、文学观念、文学风格、文化历史背景等“非文本”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将文本泛化,认为“文本就是一切,文本之外别无他物”。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不仅混杂各种文学体裁,拆除文学的“内部边界”,而且试图抹杀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打破文学的“外部边界”,从而构成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共同特征,如意义的不确定性、内容的荒诞性、形式上的非连续性、文本结构的无序性和混沌性、文本自我反映的操作性以及语言高度实验化等,而这些都是通过采用戏仿、拼贴、大众化和互文性等后现代主义文本策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与以往对质性研究方法纯粹形而上或形而下的叙述不同,文章以田野调查为实例,阐释作为质性研究新视角的建制民族志在教育研究中的技术路线与哲学依据.建制民族志关注日常生活世界中行动者的活动和经验,考察社会生活是如何组织的;重视访谈、观察与文本在资料收集与分析中的价值,并提出“以文本为媒介的社会组织”的路径进行越地情境与在地情境的有效对话.就研究的质量检测而言,提出质性研究的有效性和推广性有其生态界限.对教育研究中生活世界的探索是一个开放、持续和沟通的过程,研究者应站在主体间性的立场,在隐性的社会事实中建构结构化,为没有走进田野的人提供理解与沟通的可能性,从而走向交往行为的理性.  相似文献   

11.
从文本的叙事意蕴和叙事方式这两个角度来考察“新写实”和“先锋派”这两个文学流派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出这两个文学流派之间实质上存在许多共同之处,在创作中都采取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探讨文学概念,回答什么是文学,这是文学研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各种各样的说法很多,受篇幅限制,此处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西方文论中有一个新动向,就是认为“文学”不是本体意义上的词而是功能意义上的词,例如确定某一文本(text)是文学还是非文学,重要的不在于它“是什么”,而在于它“做什么”,即它在发挥何种功能.这显然与传统观念大异其趣.德国康士坦茨学派的理论代表沃尔夫冈·伊瑟尔沿着这个思路深入探讨,进一步指出,所谓文本在“做什么”,不能仅仅理解为文本对读者施加影响,还包含读者的“响应”在内.所以谈论文学概念,应该兼顾文本功能和读者响应这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接受美学家,伊瑟尔的贡献在于把读者及其阅读行为纳入了文学概念的研究范围,突出强调了“读”的作用,这就把对文学概念的思考从静态转为动态,从孤立考察变为辩证把握,从而形成了一个探讨文学概念的新角度,这对我们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13.
文学自身从作品到文本的历程,是文学研究由封闭性向开放性转移的历程,是由所指性的“谜义”、“奥义”、“本原”、“心灵映射”向“不确定性”、“边缘性”、“意义多元共生和相互依赖性”转移的历程,是主体(部分精英主体)支配下的文本阐释“一言堂”向注重对文本个体感受中的群言、杂语、平民化转移的历程,是由游离出系统之外、独占奥堂的经典作品向注重文本问性、文本文化研究转移的历程。  相似文献   

14.
《白蛇传》与《拉米亚》是东西方文学中以“蛇女”为原型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两个文本所呈现出的“共相性”,透示出中西方作家始终不断地从这一原型意象的深层结构里汲取灵源,重新显示人类深邃的心灵世界。迄至今日,这种原型意象与相关文本,仍能触动现代人的心理深层,仍能作为一种原型主题重新激活人们某种生命意绪———这正是《拉米亚》与《白蛇传》这两个文本具有恒久的文化魅力的深层缘因。就创作主体而言,这种原型意象以及它的吸附泛化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框范了创作主体各自的审美旨趣、思维定势和心理结构。至于这两个文本的“互异性”,则呈示出中西方两种异质文化的深刻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导致这两个文本看似相似的故事母体发生变异,从而为我们对这两个文本进行跨国性的文学、文化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讨论了文学文本经典化的原则,对描述后现代文化特征的各种观点进行了辩析,并提出后现代文学文本经典化的条件。文章以《哈利·波特》等文学文本为例,进一步探讨后现代文学经典文本除了应具有“包容性”、“拆解性”、“通俗性”这几个互相关联的特征外,还应具有表达普遍适用价值观的超越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文学批评的专业化和学院化的气息越来越重,我们对文学的理解也是越来越概念化、技术化。当前我们对文学的理解,至少在两个方面需要拓展和自由深化:一个是在传统的文学观念和文本意识理解认识方面,另一个方面是文学作为人们诗意地栖居大地的意义上人的主体性活动的精神价值要求。文学载体和现代传媒对文学的冲击和影响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各种媒体的消遣性文字与文学的区分和界定,影视文本、影视改编的影像传播与文学文本的互动关系,以及怎样理解“影视文学”的文学性或者文学内涵,还有时髦的“网络文学”、“民间文学”、流行歌曲的歌词,…  相似文献   

17.
文本解读活动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形式,师生对文本言语和意蕴能否作出深度的体验及挖掘,可以说是文学教学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中学语文课上的文学阅读相对于一般人的文学欣赏而言有其特殊的规律和规定。该文针对当前文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文本解读方面的问题,指出教师只有在语文课程教学要求的规定下,立足人文立场,用全新的解读理念,多维的解读视角,开拓的解读视野,灵活的解读方法重新审视体味我们的语文教材,才能让我们的文学课堂同时体现出“文学”和“语文”的本色。  相似文献   

18.
<正>说明文是教材独特而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标准,通常从阐述性、述说性、文艺性三个角度将说明文分成三种类别。文艺性说明文与其他两种说明文的不同之处在于采用了文学的表现手法,它通过文学的手段传播科学知识,使得说明文充满文学趣味,让学生在较为形象化的表达中缩小与文本的距离,点燃学生科学探索的欲望,体现了文体的理性与文本的感性相结合。基于这样的特点,在教学文艺性说明文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其特点,分析文本的结构,围绕其特点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设计中,从文本视角转向学本视角,更加关注学生的学情和生命成长规律,但并非是对教师的价值和作用进行否定,更不是对文本自身所具有的价值进行否定.反之,我们坚持学本视角进行教学设计,倡导教师以“学本”为眼,从学生视角,深度挖掘文本价值,教会学生如何挖掘文本的原生价值,从而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挖掘文本价值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知”“情”“意”等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庆俊生 《现代语文》2014,(12):58-60
中国古代的诗论家往往借助《周易》在哲学思想探讨上的“言、象、意”的表达来解说诗歌文本的阅读层次,并进而类推到小说文本的阅读。黑格尔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角度区分出艺术作品的两个层面:一是“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即“外在形状”;二是“灌注生气于外在形状的意蕴”,即“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1]波兰现象学派哲学家英加登又提出了文本的四层次构成论:语音、意群、图式化外观和“在句子投射的意象事态中描绘的客体层次”。[2]中国艺术学院的李荣启教授在其《文学语言学》一书中从文学语言的结构与特征的角度,认为可将文学文本“由表及里”分为三个层次:语言符号层、文学形象层和审美意蕴层。[3]笔者根据小说类文学文本的特点和汉语思维方式的特性,以及中学语文的教学实际,认为小说类文学文本的阅读教学可以由浅入深的从文学形象、语言符号、审美/人性层次和生命体验等四个层次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