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009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凸现.就业困难使大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反过来又阻止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就业压力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的方案,帮助毕业生排解就业压力,我们针对就业压力产生的来源或原因,对河北省的2009年高校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2.
成人大学生是介于学生和成人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成人和学生的双重特征,以及成人学生生源多元化决定了他们面对学习、生活和就业有着诸多的挑战和压力,他们是大学生中的一个脆弱群体。本文分析成人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并就解决这些心理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李保端 《考试周刊》2007,(14):93-94
由于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竞争、期望和压力,来自学习和生活的困惑,来自成长的烦恼,高三学生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影响学习、生活和成长。教师必须及早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心理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文探讨了挫折心理、逆反心理、闭锁心理、自卑心理和焦虑心理的产生和解决、调适方法,并且列举了工作实践中的实例。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凸显了很多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仅是大学生就业问题良好解决的关键,更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社会稳定。本文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高等院校如何从不同层面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提示高校对这一重要问题的关注,并发展有效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耿涛  耿诗然 《教书育人》2011,(27):68-69
大学时代是人们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的最后时期,也是人进入社会前的最后阶段。大多数学生离开了家长,独自生活和学习,来自生活的苦恼、同学交往过程中的矛盾、学习中的困难、即将进入社会的就业压力等等因素,致使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频率加快、范围加大、程度加深。据悉: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90年代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求职竞争增大,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在求职心理方面由于对压力处理不当出现了很多不良心理现象。这些不良心理势必影响大学生的求职乃至今后工作、生活。研究这一群体的就业心理,并以此提出解决对策意义重大。通过对大学生求职心理问题类型以及求职压力来源进行研究,可以充分解释这些不良心...  相似文献   

7.
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包括抑郁、焦虑、自卑、偏执、懒惰、依赖等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个人因素等。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进而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对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他们在努力拼搏,积极进取,快乐学习与生活的同时,伴随着茫然、郁闷、烦躁、自卑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与学习,严重者带来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缓解情绪,积极乐观生活,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成长辅导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学期间是大学生心理趋于成熟的关键阶段,现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新时期,他们在生活、学习和社会适应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面临很多困难和挫折,导致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文章从辅导员的角度对大学新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以及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发展及教育进步,现在我国教育已经不仅局限于注重学生成绩,而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心理健康是学生综合素质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当前大学生由于就业压力、情感、社会交往等各种原因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有的甚至会影响一辈子。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当前已经不能被忽视,作者结合多年经验总结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应对策略,希望可以为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杨彦奇 《考试周刊》2011,(31):187-188
当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诸多方面发生变化时,有部分大学生难以适应,迷茫困惑,无所适从,从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不仅要了解、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而且要不断尝试创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医科院校学生面对的主要压力与心理疏导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社会关注.特别是医科院校的大学生,由于其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较其它普通高校特殊,随着社会发展和周围环境的急速变化,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难以趋近的矛盾等多重压力,从而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探讨医科院校大学生健康心理养成对策,有助于正确疏导他们面对的各种心理矛盾和思想压力.  相似文献   

13.
性别视角下的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妇女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女大学生是女性中的知识群体,她们对未来社会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社会性别视角解读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从性别角色关注女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注意问题产生的心理来源,更注意问题产生的社会来源,由此分析性别角色社会化和社会文化在女大学生心理问题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女大学生生活背景对其产生的重要影响。并且从高校的实际来关注、分析、探讨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每年进入社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升高,社会人才市场供过于求使得就业形势日益严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沉重的就业压力给大学生带来了焦虑、自卑、依赖等一系列消极的心理问题.这些消极的心理问题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求职等方面.本文在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从国家就业政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以及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完善三个方面进行对策研究,以期形成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妇女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女大学生是女性中的知识群体,她们对未来社会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性别角色关注女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注意问题产生的心理来源,更注意问题产生的社会来源,由此分析性别角色社会化和社会文化在女大学生心理问题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女大学生生活背景对其产生的重要影响,并且从高校的实际来关注、分析、探讨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均发现大学生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某些心理压力任其发展容易导致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阻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如果教育者不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轻则会导致大学生的异常行为,重则导致大学生违法犯罪和群体性伤害事件的发生。探求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典型来源并积极寻找疏导的策略,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协助创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贫困生人数的增加。在社会给予他们物质资助的同时,高校贫困生的精神贫困也逐渐凸现出来。精神贫困源自于太多的心理压力、经济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就业压力等等。本文对贫困大学生的常见心理压力加以分析,并探讨了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真正原因,希望使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突破重重障碍,进入了高等学府.但是在大学中却普遍存在着困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如考试焦虑、紧张、压力过大、人际关系比较差等等,这些问题束缚了他们在诸多方面的行为.究其原因,是社会的影响、家庭的影响及其个性心理特征等的影响.但是,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辅导等活动,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生活和各种文化日渐丰富,各种价值观相互激荡,企业员工的思想.心态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态度.行为呈现极大的复杂性,来自市场。社会和企业的竞争压力.服务压力.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社会生活的斑斓与各种压力的冲击都会对员工个体心理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关注员工心理,认知心理规律,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和谐,应当成为当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关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大学生面临着巨大学习、生活及就业压力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这就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单纯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很难解决这些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起来,这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