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稀土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4f层电子结构和电子转移的多种方式,从而使之具有独特的光、电、磁学性质,稀土纳米材料的合成研究已成为当前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在本篇论文中主要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微粒.将密闭反应器置于水溶液中进行加热,使反应体系中产生一个高温高压的环境,从而合成三棱柱形Y2O3:Eu.然后,通过X-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PL)对产品物相结构、形貌和荧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对比不同沉淀剂、pH值、反应物的浓度对Y2O3:Eu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氨水将Y2O3:Eu的pH调为8时,生成物形貌独特,为三棱柱形,直径约为1微米,长约2微米,该产品的发射光谱发生蓝移,激发光谱发生红移.  相似文献   

2.
利用可聚合稀土配合物Eu(AA)3phen·H2O(EuX),在偶氮二异丁腈(AIBN)的引发下与苯乙烯(St)聚合得到了发光强度高的稀土高分子聚合物(EuXCOS).对聚合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证明配合物和高分子发生了聚合,而不是简单的掺杂.热性能分析发现,与PS相比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增加.荧光分析得出,在相同Eu^3+含量的情况下,EuX-co-St〉EuX,但是随Eu^3+浓度的增大出现荧光猝灭现象.共聚物特殊的构象是高荧光强度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3.
合成一系列关于Eu(III)/Gd(III)与2-噻酚甲酰三氟丙酮(HTTA)、苯甲酸(BA)和邻菲罗啉(Phen)的配合物,并对这配合物进行元素、红外与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配合物的组成为Eu1-x,Gdx(BA)-(TTA)2Phen(x=0~1),配合物Eu(BA)(TTA)2Phen比配合物Eu(TTA)3Phen具有更宽的激发带,且激发带发生明显的蓝移.说明新的配合物已经生成.共发光Gd^3+离子对配合物Eu1-xGdx(BA)(TTA)2Phen的荧光增强非常明显,最佳Gd^3+离子浓度为0.4(摩尔分数).配合物Eu1-xGdx(BA)(TTA)2Phen荧光增强的主要机理是Eu(BA)(TTA)2Phen与Gd(BA)(TTA)2Phen配合物分子间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4.
通过荧光光谱,磷光光谱和时间分辨光谱说明Tb(Ⅲ)──乙酰丙酮吲哚丁酸(I3BK)在乙醇溶液中敏化荧光性能及其体系的能量传递过程,并通过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分析了Tb(Ⅲ)-I3BK之间的配位作用,用荧光滴定法分别测得在不同含量Ca(Ⅲ),Al(Ⅲ),RE(Ⅲ)(RE=Ce,NdSm,Eu,Tb,Gd.Dy,Er,Y)时,Tb(Ⅲ)-I3BK体系的敏化荧光,发现Ca(Ⅱ)能提高Tb(Ⅲ)-I3BK体系的荧光强度,Al(Ⅲ)和RE(Ⅲ)对体系荧光有强烈碎灭作用,但Y(Ⅲ)则对体系荧光无明显影响.当分别加入不同量的第二金属离子时,Tb(Ⅲ)-I3BK体系中出现沉淀的最低pH值有明显的不同.并从能量传递过程和配位结构角度,讨论了各种第二金属离子对Tb(Ⅲ)-I3BK体系荧光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以FeCl2·4H2O为原料,水合肼为沉淀剂和形貌控制剂,在乙醇溶液中进行反应,制备出Fe3O4纳米棒。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品的结构、形貌和尺寸进行了表征。并对Fe3O4纳米棒的形成条件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FeCl2·4H2O]:[N2H4·H2O]、反应体系的p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Fe3O4纳米棒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用碳酸氢铵和氨水的混合溶液来作复合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Tb3+共掺杂Al2O3:Eu粉体.用X射线衍射(XRD)对其相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了Tb3+离子共掺杂浓度对Al2O3:Eu的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b3+掺杂提高了γ-Al2O3的热稳定性.并观察到Tb3+→Eu3+的能量传递,最佳掺杂浓度为5 mol%,提高了Al2O3:Eu的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7.
应用 ICP-MS 法对产自云南省保山市的8种绿茶、3种红茶、6种普洱茶样品中轻稀土元素(LREE)(La,Ce,Pr,Nd,Sm 和 Eu)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REE 在红茶、绿茶和普洱茶中质量分数丰度变化趋势一致,不同种类茶叶中 LREEs 质量分数差异大,表现为:绿茶>普洱茶>红茶,其中普洱茶中轻稀土氧化物(LREOs)总质量分数较高,可能与原料选择的茶叶生长成熟度较高有关.各轻稀土氧化物质量分数占总量高低顺序为:CeO2>La2 O3>Nd2 O3>Pr6 O11>Sm2 O3>Eu2 O3,其中 CeO2,La2 O3,Nd2 O3这3种氧化物占总量的89.57%,虽然各茶叶中 LREO 质量分数差异明显,但质量分数丰度模式相似,不同茶叶间质量分数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土壤背景值差异引起.  相似文献   

8.
在pH为4.5~7.5的水溶液中,Eu3+-PMA体系的荧光强度并不见强.为了优化该体系的测定条件,提高体系的荧光强度,在醇类有机溶剂存在下,研究了该体系与常见光学惰性稀土La3+、Gd3+、Y3+的共发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Eu3+-PMA体系的荧光强度提高两个多数量级,并大幅度增强了体系稳定性.在最佳测定条件下,利用该优化体系进行稀土合成样品中的痕量铕测定,其检出限可达5.0×10-9mol·L-1.  相似文献   

9.
首次采用高温快速合成方法成功地将比例适当的Eu2O3和WO3粉末合成了形貌良好的Eu2(WO4),材料,并对该材料使用了多种分析手段进行分析。拉曼光谱分析说明在合适工艺参数下高温快速烧结可避免原料挥发,使原料完全参与反应。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合成物主要是Eu2(WO4)3材料,属空间群C12/cl,具有单斜结构,不可能具有负热膨胀特性。扫描电镜(SEM)发现合成物晶粒呈不规则的多边形、排列致密,少有气孔、大小在10~100μm之间不等。能量散射光谱(EDS)分析显示合成物内部成分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0.
首次以L-丝氨酸为桥联剂制备了新型稀土有机配合物一无机基质杂化材料,LnL3Phen/(SiO2)n,其中Ln=Eu,Tb;L=2-苄酰胺基-3-羟基丙酸;Phen=4~菲罗啉.通过核磁共振、紫外和荧光光谱对配体和杂化材料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紫外光谱结果表明杂化材料呈现了结构中生色团的特征峰,荧光研究表明,杂化材料均呈现稀土离子的特征光.  相似文献   

11.
选用ZrO2(5wt.%Y2O2)和Al2O2为粉体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锆基氧化铝(YSZ/Al2O3)复合陶瓷,研究了悬浮体的Zeta电位、分散性、流变性及其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pH=9~10附近、选用SD-00为分散剂,加入量为1.0wt.%,粉体最佳配比为70wt.%ZrO2(5wt.%Y2O2)和30wt.%Al2O3获得固相含量为50Vol.%的悬浮体,制备出了均匀致密、高强度的YSZ/Al2O3复合陶瓷.  相似文献   

12.
以2,2'-联苯二甲酸(H2dpa)、Eu2O3、乙醇、水为原料,通过水热合成法合成了配合物[Eu2(dpa)3(H2O)2]n(1),并通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元素分析以及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稀土铕、钐(Eu、Sm)氯化物、呋喃甲酸(L)和1,10-邻菲啰琳(phen)为原料,95%乙醇为溶剂合成了两种新型的稀土配合物([Eu(L)_3phen]_2·4H_2O和[Sm(L)_3 phen]_2·5H_2O).通过元素分析仪和热分析仪的数据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表征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中的中心离子Eu(3+)和Sm(3+)和Sm(3+)与呋喃甲酸(L)中的O原子进行了配位,同时,1,10-邻菲啰啉(phen)中N原子与Eu(3+)与呋喃甲酸(L)中的O原子进行了配位,同时,1,10-邻菲啰啉(phen)中N原子与Eu(3+)和Sm(3+)和Sm(3+)配位成功.常温下,荧光光谱仪测出两种配合物中的Eu(3+)配位成功.常温下,荧光光谱仪测出两种配合物中的Eu(3+)和Sm(3+)和Sm(3+)均发射出本身的特征荧光这说明呋喃甲酸和1,10-邻菲啰啉两种配体的能量可以有效传递给稀土离子,从而增强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性.  相似文献   

14.
以无水甲醇-水为复合溶剂,以Zn(NO3)2.6H2O和NaOH为原料,采用复合溶剂热法制备出具有特殊形貌的ZnO半导体纳米材料(四脚针状、棒状和片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简单地改变反应物比例和溶剂,可成功地实现ZnO纳米材料晶型和形貌的控制合成.研究了反应物比例和溶剂对ZnO形貌的影响,并对不同形貌ZnO纳米材料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氨系水相优化合成CdTe量子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巯基丙酸(MPA)作稳定剂,无需氮气或氩气保护下,在氨系水相中通过超声合成CdTe量子点的前驱体,前驱体经水浴回流制备粒径可调的CdTe量子点.通过荧光和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试验表明:反应时间、温度、pH值、Cd^2+、HTe^-、MPA的物质的量比,对量子点的粒径大小、粒径分布和粒径生长速度均有很大的影响.n(HTe^-):n(Cd^2+):n(MPA):1:3:6,pH=9.8条件下合成前驱体,在92+1℃水浴下回流,可以快速获得长波长、高荧光的CdTe量子点,合成的量子点储存6个月后经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测定,外量子效率仍为16.45%.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法合成荧光材料La_2O_3:Eu.在合成过程中,对反应物的不同配比、pH值、反应温度等因素进行探究,最终得出制备La_2O_3:Eu的最佳实验条件为:铕镧的配比为1:6,pH值为10.5、反应温度为900℃.用红外光谱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2000cm~(-1)和3500cm~(-1)处有很强的弯曲振动,和文献给出的La_2O_3:Eu的红外光谱峰一致;荧光的激发波长为518nm,因此产物La_2O_3:Eu具有很强的荧光性.  相似文献   

17.
Eu掺杂(取代)导致Y系YBa2Cu3O7-δ(YBCO)超导材料临界电流密度增强,晶格应变被认为是主要原因。本文研究了Eu掺杂YBa2-xEuxCu3O7-δ超导体的结构和应变,并从容忍因子讨论了钙钛矿单元的结构稳定性和晶格畸变,以及结构与电输运的相互关系;当x〈0.15时,样品中没有杂相。我们发现Eu^3+/Eu^2+离子优先替代Ba位的Ba,对电输运几乎没有影响。研究还表明氧含量对超导转变温度Tc几乎没有影响。进一步研究了所有正常态样品的自旋能隙打开温度与超导输运及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Cu(NO3)2·3H2O为铜源,浓氨水为络合剂和NaOH调节溶液的pH,采用化学浴法(CBD)制备了CuO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光催化前后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将CuO薄膜放在含有H2O2的甲基橙溶液中,经不同光源照射一定时间后,取其溶液进行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来研究CuO薄膜的光催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紫外灯光源下,当催化剂CuO薄膜的表面积为12.50cm2、3.0%H2O2用量为40.0ml、pH=7时,降解甲基橙溶液的效果较好,光照10min后降解率就达到100.0%;不加H2O2时,需光照40min降解率才能达到100.0%,说明H2O2对CuO膜光催化降解甲基橙起到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燃烧法在较低温度(600℃)下成功合成了CaAl2O4:Eu^2+,Nd^3+荧光粉,并研究了稀土离子Eu^2+和Nd^3+含量及点火温度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成余辉亮度大、持续发光时间长的荧光粉时.稀土离子的最佳掺量和最佳合成温度。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燃烧反应前驱体溶液中物质的结合情况。  相似文献   

20.
通过水热法合成一个新的羧酸金属配位聚合物[Cd(fu)(bipy)(H2O)](1)(bipy :2,2’-联吡啶,H2fu:反丁烯二酸)。配合物晶体为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胞参数:a=92242(7)A,b=16.2136(12)A,c=19.9133(14)A,V=2978.2(4)A^3,Z=8,Mr=400.67,Dc=1.491 g/cm^-3,F(000)=1584,μ=1.491 mm^-1,S=1.012,R=0.362,wR=0.0959,I>2σ(I)的衍射点有2352个。Cd (Ⅱ)中心与桥联配体fu^2-配位形成一维链聚合物,一维链通过氢键的相互作用连接在一起形成三维结构。在室温固体状态下,配合物1具有荧光性质。在下煅烧配合物1的粉末产生CdO纳米颗粒。获得的CdO颗粒使用X射线衍射分析表征,扫描电镜观察形貌,研究发现以不同溶剂合成的配合物1的粉末作为前驱体,合成的CdO粒子形状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