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高中数学内容,让学生解决一些生动活泼、有思维力度及具有丰厚背景的应用问题,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体验科学的方法和精神。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提高数学素质的需要.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堂和课外活动的阵地,运用一些开放式应用题,来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1 以课本问题为原型编制出内涵丰富的开放式应用题,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课本中的例题是课本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例题让学生获得公式定理,通过例题,让学生更加了解公式的使用方式,通过例题,使学生获得不同方式的解题方式,因此,在高中课本中加入一些行之有效典型的数学例题,是至关重要的.一、课本例题对公式推出的思维引导在新课改以后,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提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展现一个知识的发生及发展过程,让学生形成自主的思维意识,但是在课本教材中,为了体现其知识结构编排的逻辑性、严密性,往往是先给出理论,然后再实施应用.但是人的思维过程一般是对原有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然后  相似文献   

4.
一、拓展教材,精心编制应用题在教学中,我们应客观分析教学内容,处理教材内容,并进行适度拓展,精心编制一些应用题,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编制应用题,让学生关注生活。生活中的许多材料,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 有利于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并对生活现象提出数学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刻不容缓。数学应用意识在教学中的培养途径主要有: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教会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周围世界中出现的数学现象;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当中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数学课程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同时,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从新课程的课本中告诉我们,现代数学已经不仅是提高思维能力的有力手段,更是理性思维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普遍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强调:高中数学课程应用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标准》将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列为新课标改革的十大理念之一.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8.
高中数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结合新的数学课程标准,阐述了在中学阶段数学应用意识的含义和教学要求,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9.
1问题的提出 此次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之一是将"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作为基本理念提出.具体地说,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正因为如此,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应倍加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有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 新课程强调高中数学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要大力加强,以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在相关学科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目前中学数学教学的迫切要求.教师应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加大应用问题的教学力度.  相似文献   

12.
<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有  相似文献   

13.
近代的最优化方法是 2 0世纪 40年代才出现的 ,虽然历史不长 ,但是发展却非常迅速 ,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方法越来越多 .作为最优化方法之一的线性规划问题 ,则是运筹学中最基础的内容 .高中数学新教材中增加了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近代数学的发展 ,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用数学意识的培养 .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来讲 ,能更好地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能更好地实现新大纲所确定的数学教育目标 .1 简单线性规划问题1 .1 运输问题实例 1 某运输公司接受了向抗洪抢险地区每天至少运送…  相似文献   

14.
重视数学应用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是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新课程高中数学教材突出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课程理念.高中数学课程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有实际意义的数学问题,使用数学语言表达与交流,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为此,教学要注重“应用问题”情境创设,灵活运用“应用问题”因材施教、延续课堂学习,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褚水林 《教学月刊》2009,(11):53-5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现实,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结合初中数学内容,让学生解决一些有思维价值及其丰厚背景的应用问题,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价值,培养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体验科学的方法和精神.但是,现有数学应用问题的课程资源还满足不了教学需要,数量上偏少,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数学课程要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数学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需要大力加强,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联系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景,参与实践活动,解决生活问题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体会数学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反映数学的应用价值,开展"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设立体现数学某些重要应用的专题课程.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本文中笔者将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实际案例、数学问题和大家一起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8.
数学建模是利用数学语言(符号、式子与图象)模拟现实的模型. 目前,国内外的大、专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活动非常频繁,每年一届,规模逐渐扩大,这表达了一种信息,那就是数学建模越来越受到重视. 实践表明,开展数学应用的教学活动符合社会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 课标提出,高中数学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需要大力加强. 可见,如何衔接大学教育必然成为中学教育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1问题的产生
  数学具有应用的广泛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强烈地意识到数学是高科技的核心。因此,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基本理念:开展数学应用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不但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向量是一个很有用的基本数学工具,其应用广泛.在高中数学中运用向量知识解题,特别是一些不等式及解析几何问题,思路清晰、易于掌握.本文结合课本例(习)题及高考试题,举例说明在数学解题中培养学生用向量的意识,使一些较复杂问题获得优化解答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