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跨栏跑是速度、速度力量与技术相结合的体能类项目,其爆发力是跨栏跑专项力量训练的核心。跨栏跑爆发力的训练必须严格遵守运动训练规律,以运动生理学基本原理为依据,与专项特点相结合。本文对跨栏跑运动员爆发力及训练方法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爆发力及训练水平影响因素、训练原则、训练方法与手段,及跨栏跑爆发力评价原理与方法。为跨栏跑运动员爆发力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代跨栏跑的技术特点是以快速流畅的全程跑节奏取得最后的胜利。跨栏跑速度主要是由三步栏间跑速度和跨栏步的速度构成。全程将用连续重复动作跑过9个栏间,跨过10个栏架,从技术与速度的构成上具有明显周期性的规律。在跨栏跑中节奏技术及培养即成了跨栏跑项目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影响跨栏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3.
2003年《天津体育学院学报》热心读者评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栏跑项目是一个发展速度极快的运动项目。综观世界女子跨栏跑运动项目发展概况可以看出,该项目的运动技术在不断完善,运动成绩在迅速提高。但我国女子跨栏跑运动水平与世界水平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跨栏跑属于速度性的径赛项目,它的成绩取决于运动员的平跑速度、完善合理的跨栏步技术和跑跨结合的能力。全程跑技术可以分为起跑到第一栏的技术、跨栏步技术(过栏技术)、栏间跑技术和终点跑技术等四个部分。由于全程跨栏跑主要是由跨栏步和栏间跑若干跨栏周期所组成,因此,跨栏步和栏间跑是跨栏跑技术的重点。110m栏距离短、速度快、技术复杂、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高,是跨栏跑最具代表性的项目。  相似文献   

5.
<正>一、跨栏技术教学步骤与练习手段目的任务:掌握直道栏跑的正确的有节奏栏间跑及过栏技术。教学步骤:跨栏跑是人体在有节奏地快速跑进中连续越过10个栏架的短距离跑项目。不同项目的跨栏跑在田径竞赛规则中对栏高、栏间距离都有明确的规定。栏间跑的速度和过栏速度直接决定了跨栏跑成绩,平跑速度是取得优异的跨栏成绩的基础。现代跨栏技术的"跑栏"技术发展方向要求我们在学习跨栏跑技术的初  相似文献   

6.
跨栏跑属于非对称性的周期运动,技术比较复杂,是一项对运动员的技术要求较强的短跑运动,跨栏跑的最大特点是在高速跑进当中越过一定数量的障碍,因此,必须通过对运动员的平跑速度和专项技术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才能达到较高的运动水平。但由于技术、场地、训练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一些学校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开展不够普及甚至在运动会中取消该项目,从而导致跨栏跑的运动水平提高缓慢。本文对跨栏跑项目的技术动作训练方法及要点进行了重点讲解。  相似文献   

7.
跨栏跑是田径项目中技术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 ,它对速度、力量、柔韧、灵敏、速度和耐力等素质要求很高 ,并越来越向同等距离或接近同等距离的短跑成绩靠近。从技术的演变和成绩的提高中看到 ,跨栏这项非对称的周期性运动 ,正逐渐向对称的周期性运动发展 ,使跨和跑结合得更加完善。而跨栏跑的速度利用率则是决定 1 1 0米栏成绩好坏的关键性因素。在跨栏跑这一极限强度的运动项目中 ,如何将自身最高速度的利用水平和保持能力达到到最佳程度 ,有赖于速度和技术的综合体现。本文利用运动员跨栏跑中的平均速度与能反映运动员最大速度水平的1 0 0…  相似文献   

8.
跨栏跑是集速度、力量、柔韧性、灵敏协调性、耐力为一体的项目,对运动员的各种素质要求很全面。力量素质是跨栏跑运动项目的基本素质,在跨栏跑训练中,对运动员进行速度力量、力量耐力、绝对力量这三种力量的训练来发展专项力量,有助于跨栏跑运动员的速度、力量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机体的综合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跨栏项目中,合理的平跑技术能为跨栏步创造良好条件,有利于栏间跑速度的发挥。跨栏运动员必须重视大强度的速度训练,完善速度训练与跨栏技术的有效结合,同时,运用有效的快速力量训练手段,提高跨栏速度。  相似文献   

10.
跨栏跑是一项技术性很强、身体素质要求全面的项目。文章主要研究高校直道跨栏跑的训练,提出应根据高校业余训练的特点和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均衡发展身体素质,改进跨栏步和栏间跑第一步技术,提高跨栏跑周期速度,从而提高跨栏跑成绩。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灰色关联分析和图表分析法,对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400 m栏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速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女子400 m栏运动员速度总体变化趋势为“速度上升-高速度保持-速度下降”,第2栏、第6栏栏间速度与成绩关联最大,而这两个栏间正是运动员速度变化的转折点,也进一步表明加速能力、速度耐力水平是决定运动成绩的最重要因素;同时,对中国运动员黄潇潇的技术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单人皮划艇500 m竞速结构与竞赛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测试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桨频曲线转折点的皮划艇500 m比赛竞速结构划分方法;根据全程桨频和船速的变化特点,对每个阶段重新命名,更准确地反映了皮划艇500 m竞速规律;冲刺阶段桨频的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船速的提高,船速是否增长取决于平均桨力,它才是船速的最终决定因素;对世界大赛中分段成绩的进行对比分析;以我国划艇运动员杨文军参加世界大赛成绩为例,说明了竞赛策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男子跳远运动员不同起跳级次及其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场定点高速摄像、录像分析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A、B两组起跳阶段不同时相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的变化与着板角、起跳缓冲和蹬伸阶段膝角变化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成绩较好,缓冲阶段身体重心水平速度的减小值会略大,垂直速度的增加值则更大;而且,离板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都呈现出相对较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陈奇投掷步技术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高速摄像、录像解析及比较分析方法,对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陈奇投掷步相关运动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陈奇投掷步的技术特点:助跑距离较长、助跑速度较快,第二交叉步前后速度损失同投掷成绩呈负相关;第一交叉步前后身体重心速度的增加幅度同交叉步前后躯干后倾角变化量呈负相关,第二交叉步前后身体重心速度的损失幅度同交叉步前后躯干后倾角变化量呈负相关;最后一步前后身体重心水平速度的损失幅度同躯干后倾角变化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compared the whole-body movement coordination of pitching among 72 baseball players of various ages and velocity levels. Participants were classified as senior, junior, and little according to their age, with each group comprising 24 players. The velocity levels of the high-velocity (the top eight) and low-velocity (the lowest eight) groups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pitching velocity. During pitching, the coordinates of 15 markers attached to the major joints of the whole-body movement system were collected for analysis. Sixteen kinematic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to compare the groups and velocity level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was conducted to quantify the coordination pattern of pitching movement.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five position and two velocity parameters significantly differed among the age groups, and two position and one velocity parameters significantly differed between the high- and low-velocity groups. (2) The coordination patterns of pitching movement could be described using three components, of which the eigenvalues and contents varied according to age and velocity level. In conclusion, the senior and junior players showed greater elbow angular velocity, whereas the little players exhibited a wider shoulder angle only at the beginning of pitching. The players with high velocity exhibited higher trunk and shoulder rotation velocity. The variations among groups found using PCA and kinematics parameter analyses were consistent.  相似文献   

16.
为探求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之间配比关系对跳远成绩的影响,本课题采用高速 摄影和影片解析,分析、研究了94年全国田径精英赛、田径锦标赛、田径冠军赛的 15名运动员的有效试跳,以求获得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之间合理的配比关系,并将 运动员分为水平型、垂直型和均衡型3类,制定出分类标准,得出最后两步水平速度 与起跳瞬时垂直速度的比值,找出3种类型与成绩的关系及表现出来的技术特征,为 今后的跳远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笔者采用高速摄影、影片解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西安体育学院男子跳远运动员和国内外优秀选手助跑速度变化而影响起跳效果的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跳远助跑各段落速度的变化对起跳效果及成绩产生很大影响;西安体育学院男子跳远运动员绝对速度低,起跳前两步速度、速度利用率呈下降趋势,影响起跳初速度;跳远起跳前一步的速度、速度利用率对提高起跳效果要比起跳前9—10m段的速度、速度利用率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黄庚跳远助跑起跳技术浅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对收集黄庚的比赛技术参数,从绝对速度、助跑最后10 m 的分段速度(即节奏)和快速起跳的能力3 方面与鲍威尔等世界级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黄庚除绝对速度明显差于对方外,助跑最后10 m 的分段速度由于受绝对速度的影响也均低于鲍威尔等,且节奏正好与他们相反,呈减速趋势,即后5 m 的分段速度低于前5 m 的分段速度。另外,由于助跑速度利用率偏高,起跳垂直速度所占腾起初速度的比例也少于对方  相似文献   

19.
对8 名国内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二、三跳起跳技术影片解析结果表明,第二跳起跳时所获得的垂直速度小,腾起角小,这与起跳蹬伸时机晚和蹬伸不充分有关,同时与摆动腿大小腿折叠不紧、摆动速度慢和摆动幅度小有关。第三跳起跳过程中水平速度损失较多,但也获得了较大的垂直速度,这与起跳时着地角小和起跳角大及着地过程中脚扒地速度慢有关,同时与摆动腿摆动速度慢和摆动幅度小有关。8 名运动员第二跳距离百分比偏小。  相似文献   

20.
跳远助跑最后10m分段速度与成绩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相关与回归分析法,对12名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跳远助跑最后10m分段速度与跳远成绩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建立了助跑最后5m速度对跳远成绩的预测表,为进一步改善我国男子跳远助跑最后10m分段速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