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前山 《文教资料》2013,(23):30-31
如何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变"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从而改变以前那种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脱离社会、脱离社会、脱离现实、脱离生活的封闭教学模式呢?文章就语文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曾以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语文教学思想,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语文的热情和学生学语文的激情。人们对语文教学的前途极度担忧,认为语文教学已走向了死胡同,  相似文献   

3.
日前,正在全国分步实施、有序进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语文教学,开始出现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努力进行教学改革,学生爱学语文,课堂气氛活跃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人文性,这就要求语文教育也要具有人文性。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实施的是把学生作为"人"的教育,而不是为"考试"而开展的教育。为此,语文教师要着力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教育。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呢?本文对此进行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5.
目前,正在全国分步实施、有序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语文教学,开始出现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努力进行教学改革,学生爱学语文,课堂气氛活跃的可喜局面。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想使语文  相似文献   

6.
"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它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制定出明确且有层次的教学目标,正确解读教材,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丰富教育评价形式.当语文教师将新的教学理念真正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的时候,中学语文"实效教学"离我们就不再遥远了.  相似文献   

7.
匡丽君 《教师》2011,(4):41-42
曾以"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语文教学思想,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语文的热情和学生学语文的激情。人们对语文教学的前途极度担忧,认为语文教学已走向了死胡同,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传统教学观念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一堂言"的教学模式,加之"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落后教学方式,使语文教学陷入"教师累、学生苦、负担重、效率低"的困境中难以自拔.  相似文献   

9.
王以军 《考试周刊》2013,(99):29-30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语文教学.出现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努力进行教学改革、学生爱学语文、课堂气氛活跃的可喜局面。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使语文课程改革朝着既定目标健康而和谐地发展,要使语文教学走出“高耗低效”的峡谷,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前,正在全国分步实施、有序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语文教学,开始出现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努力进行教学改革,学生爱学语文,课堂气氛活跃的可喜局面。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想使语文课程改革朝着既定目标健康发展,要想使语文教学走出“费时多而收效微”的低谷,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11.
统编语文教材增设了单元语文要素,增添了阅读策略单元与习作单元,挤进了以"快乐读书吧"为龙头的指导课外阅读的系列项目,这是统编教材的创新亮点。由此可见,统编教材把学生习得方法、提升能力和养成阅读素养摆在了首位。方法获得与能力提升主要来自学生的语文实践。为此,架构"学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新体系是统编教材使用使然。一是架构学生为主体的"学为中心"内循环系统,二是架构教师为主导的"学为中心"外循环系统,内外循环联动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2.
孙玉芹 《宁夏教育》2007,(12):75-76
走近窦桂梅老师,倾心阅读她的《为生命奠基——实现"三个超越"》一文,文中谈到的"三个超越"是她在语文教改中独到而深刻的教学理念。窦桂梅老师的思考和实践是:语文教学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尊重教师,又要超越教师。  相似文献   

13.
目前,正在全国分步实施、有序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语文教学,开始出现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努力进行教学改革,学生爱学语文,课堂气氛活跃的可喜局面。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想使语文课程改革朝着既定目标健康发展,要想使语文教学走出“费时多而收效微”的低谷,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余映潮老师通过实践和探索提出的"板块式"思路教学设计、"主问题"提问设计、"诗意手法"三个切实有效的方法,深受广大语文教师的欢迎。其中,"板块式"思路教学设计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符合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气象,也为在课改浪潮中艰难前行的教师指明了方向。在运用"板块式"教学思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析等语文实践获得丰富的语文积累,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文章从"板块式"教学的含义和特点、如何进行"板块式"教学设计以及对"板块式"教学的评价这四个方面对余映潮老师提出的"板块式"教学进行分析,以感受这种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观、学生观、知识观、教师观等发生了变化,培养目标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要从课堂、教材、知识、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成长以及以学定教。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教学观念、教学策略、教学结构及师生关系的变化,并指出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变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因受应试教育和"传道授业解惑"思想的束缚,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讲"主导整个课堂,而学生则更多的是听听、记记、背背,效率自然很低。在新课改下,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较好的发掘,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本文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对精讲多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三主四式"导读法是钱梦龙于1982年针对在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讲读"教学模式提出并不断发展、完善的一种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它有着明确的科学内涵:"‘导’,指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引导、辅导、因势利导;‘读’,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导读教学改变了语文"讲读"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接收知识的格局,促就了学生成为主动的求知者,促就了语文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的互动,促就了语文教学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移。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迫于高考的压力而形成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粗暴地割断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得语文学习功能异化的弊病愈加严重,语文教学“高耗低效”愈益凸现.语文教师必须切实摒弃陈旧落后的语文教学观,树立生活语文教学观,在教学中注重凸显语文的人文性,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真正解放学生,让学生走进缤纷的生活.这就需要让教学回归生活,使语文充满活力;构建多元平台,让生活走进语文;采用多种形式,让生活与语文双向互动,真正让语文与生活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传统教学观念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一堂言"的教学模式,加之"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落后教学方式,使语文教学陷入"教师累、学生苦、负担重、效率低"的困境中难以自拔。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困境,提高教学的效率?笔者在自制语文课件教学过程中,深切感知到多媒体课件在优化教学氛围、优化板书设计、优化教学手段和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发挥着"化平凡为神奇,化艰涩为易懂,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趣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回顾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不少的语文教师把语文课上成了"技术课"。但语文课程的本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师应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策略,把学生当成真正的"人"来看待。学生是有思想情感的,教师要学会尊重和唤醒学生。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对文本、对生活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这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我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对自主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摸索,总结如下。一、确立语文学习的主体观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为核心要素所组成的互为依托的双边活动。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