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现实主义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从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一书奠定现实主义的学术主导地位开始,在此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基于对国家为何需要权力和需要多少权力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现实主义理论内部逐渐分化形成了人性现实主义、防御性现实主义和进攻性现实主义三大流派。三者之间既有理论的承继性,又有一定的分歧和差异。从理论假定、权力观和均势理论三个方面对现实主义的三个流派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把握三大流派的要义。  相似文献   

2.
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它反映了新老殖民主义长期统治与压迫下,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停滞不前,民族混杂和尖锐的矛盾冲突,所以它的社会背景及哲学基础与现代主义是根本不同的,它属于现实主义,不属于西方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是我国文字遗产中一部伟大的古典现实主义巨著,它长久以来就广泛流传,为人民群众所熟悉和热爱。但在过去它也遭受过不少摧残,封建主义的维护者们曾经把它看作是“淫书’,企图杜绝和销毁它。资产阶级的“红学派”则抽  相似文献   

4.
新现实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意大利电影、文学领域出现的流派。新现实主义是抵抗运动的产物,反映了这一运动的理想和要求。它是一群经过反法西斯斗争洗礼的进步作家、艺术家的组合,以争取社会进步、民主、平等为思想旗帜,以忠实地反映历史的真实和面临的现实为艺术纲领。新现实主义最早出现于电影创作。优秀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罗塞利尼,1944~1945)、《偷自行车的人》(德·西卡,1948)、《警察与小偷》(莫尼切利,1951)和著名电影剧作家扎瓦蒂尼的理论,曾对新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后来,不少新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获得成…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自觉的文学流派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否存在 ,这是近年来评论界争论的焦点。本文梳理了否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存在的新派理论观点 ,并以此为基础 ,从 19世纪社会变革而导致的一种哲学精神和人的观念变化的角度 ,粗略地推演了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肯定了它作为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的西方文学主流的存在 ;并针对自然主义文学取代现实主义文学的观点 ,简单勾画了自然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现实主义在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现实主义被异化了。现实主义的含义不是单一的,它既指一种文艺创作方法,也指一种文艺流派、思潮,还指一种文艺创作精神。从创作方法来看,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源远流长,可以说是与人类的艺术生产的产生是同步的,但是真正确立这种创作方法的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实践转向",并且把它命名为"莎士比亚化"。从文艺流派和思潮来看,现实主义历经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的批判现实主义,20世纪初的革命现实主义,中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末期的无边的现实主义等发展阶段,而只是在"现代实践转向"过程中现实主义流派和思潮才明确地发展起来,同时在"后现代实践转向"中逐步多元化,成为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艺流派和思潮相抗衡的强大流派和思潮。从文艺创作精神来看,现实主义是永恒的,因为文艺永远不可能脱离社会现实生活,永远在社会实践之中进行恒新恒异的创造。因此,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仍然应该坚持现实主义精神,鼓励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流派、思潮,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植根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7.
新写实小说刍议余海乐新写实小说是八十年代中后期崛起于我国文坛的一个小说创作流派。关于这一流派的名称,众说不一,有“新写实小说”、“新写实主义小说”、“新现实主义小说”、“后现实主义小说”等诸多称谓。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与现...  相似文献   

8.
新自然法学的兴起:一个来至庞德的批判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法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许多挫折。特别是古典自然法的衰落,取而代之的哲理法学派、历史法学派、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等资产阶级法学流派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批评。但社会法学派的代表庞德却作出了自己独特的判断,为自然法学的复兴开辟了另一种途径。在这种情况下,庞德的批判对自然法思想是一种拯救。  相似文献   

9.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一种经久不衰的主流范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现实主义是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主要流派之一。在西方思想史中,“现实主义”(realism ,在哲学中译为“唯实论”或“实在论”)这一术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近代以前。作为中世纪哲学中一个占支配地位的学派的唯实论,强调人类的一般观念或抽象概念是一种客观存在,与强调一般观念仅仅是一种符号的唯名论相对;后来在笛卡尔的哲学中,唯实论是指作为人类感知对象的物质乃实际存在,与断言概念的外在对象乃由观念构成的唯心论相对。在现代国际政治理论中,“使用现实主义一词就意味着肯定真实之所在、现实之所在,”这就是承认冲突乃是国家间关系中固…  相似文献   

10.
杨扬 《文教资料》2013,(36):25-26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批判现实主义是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其在法国的发展独具特色,不但具有各国现实主义的共性,还具有明显的个性.法国的现实主义不但没有和之前的浪漫主义划清界限,而且和之后发展的自然主义纠缠不清,同时带有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但无论如何,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是世界现实主义流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现实主义继续向前发展重要的奠基.  相似文献   

11.
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超个人心理学是19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它是关于个人及其超越的心理学,它对于人的理解与传统心理学很不相同,但人们对这一新学派还存有误解,本语对这些误解逐一进行了澄清。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新写实"小说是在传统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思潮的时峙中,采取现实主义直面现实的精神和再现生活的方法,同时又接受了现代主义思潮的某些影响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它在坚持"写实"精神的基础上,表现手法有所突破,开创了现实主义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新新闻主义流派是现代高科技的信息社会中现实主义振兴的新形式,是对西方现代派腐朽思潮的否定、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决不仅仅是一个文体形式问题。本文还论述了这个流派的代表作家卡波特、梅勒、沃尔夫、塔利斯以及《冷血》、《黑色军团》和《你邻人的妻子》等多部作品的主要思想和艺术特色,介绍了新新闻主义作家提出的文学要具备“作为小说的历史和作为历史的小说”的新特征,作家应当努力挖掘“典型的美国事件”,要使文学作品同时成为观察、研究美国当代社会的显微镜和望远镜等有益的理论主张。本文最后还概述了这一当前世界文学大潮的最新发展的斯塔兹·特克尔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死魂灵》与现实主义易晓明尼古拉·华西里那维奇·果戈理(1809-1852)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他以对现实问题与时代风尚的敏锐关注,大大加强了俄国文学中的批判倾向,从而开辟了俄国文学史上的“果戈理时期”,形成了著名的现实主义流派“自然学派”。...  相似文献   

15.
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两大流派,它们的理论历史地位是在不断争论与融合中奠定的。本文的论述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阐述两大流派的理论发展;其次讨论两大流派的争论焦点;最后对两大流派的发展提出一些展望。本文试图通过这种梳理和分析来说明当前国际关系理论论争的特点和可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新历史主义学派是当代西方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它形成于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是历史主义学派的继续和发展.1969年在美国伊利诺斯州厄巴那召开的科学哲学讨论会是新历史主义形成的起点.在这次学术讨论会上,以库恩和费耶阿本德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学派受到许多人的批判,而美国科学哲学家夏佩尔提出的"信息域"理论得到许多哲学家的赞许.这样,使原先一些赞同库恩观点的科学哲学家开始转向批判库恩和费耶阿本德,从而逐渐形成了新历史主义学派.  相似文献   

17.
现实主义学派是国际政治正统理论,对它进行分析与批判是女性主义等非主流学派发展的必要环节。在进行理论建构时,现实主义预设了四项基本假定:第一,国际政治是与国内政治相分离的;第二,国际社会是一种无政府性状,缺乏合法的中央权威;第三,国际社会具有国家中心主义的特征,国家是理性行为体;第四,国家道德不同于普遍道德。这些假定构成了现实主义的立论基石。在这些貌似客观的假定之中,包含着对性别要素的排除以及对女性、女性特征的贬抑,运用女性主义视角对这些假定进行解读,是女性主义有效批判、成功解构现实主义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8.
春秋战国时代,学术与文学尚未分家,诸子的作品“不惟成了哲学上的名著,也成了文学上的名著”。这一历史特点决定了先秦散文流派与学术流派的重合。“老庄派”就是由道家学派构成的一个最富文学色彩的散文流派。 道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与儒、墨鼎足而三同为“显学”的道家学派,也是在春秋末期社会大动荡的背景下形成的。它的创始人是与孔子同时或略早的老子,而继承并发展老子学说的则是战国中期与孟子同时的庄子。“老庄”并称,自西汉始,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以前,现实主义是纯粹的哲学名词,同文学艺术思潮、流派、创作方法基本无关。realism含义有“文艺的现实主义、写实主义”和“哲学的唯实论者,实在论者”两项主要内容,其词根real,则指“真实的”和“非想象的”思维特征。日文“现实性”也有类似的内涵:①文学艺术的现实主义思潮、流派;②事物的切实性、真实性;③中世纪唯实论哲学。现实主义首先指认识和理解现实事物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这是它的词义本体,产生于中世纪欧洲经院哲学,属于哲学范畴;其次是指文学观念,这是它的词义派生衍化,产生于18—19世纪欧洲英、法、俄等国家的文艺活动,属于文艺学范畴。  相似文献   

20.
国际体系层次的分析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主流范式.新古典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流派的分支之一,融合了结构现实主义与古典现实主义的诸多观点,从单元层次分析入手,力图找到一条解决体系分析与单元分析相分离这一问题的途径.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工具,解释单元层次以及其与体系层次的互动如何影响国际格局与国际体系的变动,具有现实意义.以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与终结为例进行分析,富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