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前沿阵地.作为班主任,如何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突发事件,如何利用突发事件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是班主任综合运用教育手段的表现,也是班主任灵活运用教育原则临场应变的技巧.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教育学中被称之为"教育机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赏识教育的热潮,其典型观点就是认为好孩子、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赏识教育"风靡之时,批评教育渐渐成为被教师遗忘的方法,有的学校甚至禁止教师使用任何批评类的语言.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如果总是用"表扬"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容易使学生产生盲目乐观的思想,失去帮助其客观认识自我价值和克服脆弱心理的机会.2009年8月12日,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第十六条指出: "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那么,班主任开展批评教育有什么必要性和策略呢?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前形势下教师不愿意当高中班主任恐怕是一个普遍现象,主要原因是现在的班主任难当.一方面素质教育与升学率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班主任在夹缝中抓教育;另一方面"90后"学生的管理与教育更是一个难题,学生的"独特性"加大,但心理却异常脆弱.  相似文献   

5.
在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利的今天,一些学校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学生的现象.为了尽快遏制这种现象,<规定>不得不以法规的形式赋予班主任以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不过其方式必须是"适当"的.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没有教师的幸福就很难有学生的幸福.而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预防员",是实施学生心理健康的中坚力量.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因势利导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有效地促进各类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对教育工作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基点是爱,有爱才会有真正的教育.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真正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真诚是其工作的本质要求,是教育工作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本身不断成长的基础.斑主任作为学生的直接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理所当然地成了"情感教育"的主导者.班主任的情感教育应体现在对学生的关心上、体现在对学生的理解上、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上.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使师生之间架起心灵互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那么"育人教书"就是班主任的重大目标.只有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才能让他更好的学知识.作为五年制高职班主任的第一个管理工作,就是让学生接受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当前,"民主教育"和"赏识教育"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亮点和主流选择,部分学者甚至提出了"无批评教育".对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畏手畏脚,不敢惩戒学生.近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有这样一条:"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力."这引起了广大教师和家长的高度关注.很多教师认为,惩罚不是体罚,学生做错了事,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10.
爱如阳光     
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如果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任何教育都是无效的.回顾我从事班主任工作以来的点点滴滴,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一个班主任对每一个学生的作用,以及对他们一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和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心理健康教育,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但是如果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够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的"主任本色"与"管理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主任的沦陷源于"管理的缺位"与"服务的越位".班主任毕竟是个"主任",他不但是管理班级学生的"孩儿王",更是协调学科教师的主任.正是通过对学科教师的协调,才可能调动教师群体力量去教育班级学生;正是通过对班级学生的管理,才可能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一、当好"心理医生",因人施教"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者"。然而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  相似文献   

14.
语言在教师的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产生知识的溪流."对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来说,要与学生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以便加深了解,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语言就尤为重要.为此,班主任与学生的每一句谈话,乃至每一个词都要反复推敲,让班主任的话语蕴涵着一份"诚",一种"美",一份"趣",一份"情".通过近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笔者将班主任工作的语言艺术归纳为"以诚动人,以美育人,以趣引人,以理服人".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责任心的公民.要注重培养学生具备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目标.新时代新理念新方法,班主任只要转变教育观念,在工作中"以人为本"、讲究教育方略与艺术,通过教师正确有效的引导和教育,是能够促进学生成材的.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说:"爱是教育的灵魂,教师是爱的使者."要当好班主任,教育好学生,就要用没有私利、不求回报的"师爱"读懂学生.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班主任,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一、具备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对协调教师个人利益和社会主义整体利益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师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好桥梁,是形成班集体的前提,是形成团队精神的内在因素.有人曾对120名优秀中小学教师和模范班主任的教育活动进行过调查和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100%的模范班主任和80%的优秀教师"师生关系好有威信.100%的模范班主任和优秀教师对学生充满着爱".由此可见,尊重、热爱学生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关键.对学生多些爱,多些耐心.不说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一、注重师德教育 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成份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同其他行业相比,班主任教师的职业道德更为重要.因为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核心,他所从事的工作是塑造学生的心灵,具有承担品格示范的职能,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导向作用.班主任对理想的追求,对事业的信心,对工作的态度,以及言行举止,品德情操等,无不影响到每个同学,甚至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19.
班级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主阵地,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服务的重要场所."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已成为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黄金法则.实践表明,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高低,对于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于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名班主任要想成功有效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把握"爱心"、"平等""赏识""严格"四大"关键词"是前提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采用自编问卷,选取104位心理教师和363位班主任作为被试,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制约因素及家校合作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心理教师和班主任在"改进学习方法或习惯""行为的自我管理"等方面存在认知上的一致性,但班主任更看重学生的"情绪调节""行为的自我管理""应对危险或伤害情境",而心理教师更看重"亲子沟通",对很多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比班主任更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约因素上,心理教师和班主任都认为"缺乏专业的心理教师"是重要因素之一,但心理教师对"缺乏必要的工作经费""心理教师的专业训练不充分""领导重视和支持不足""缺乏相应的评估考核机制"的关注显著多于班主任,班主任对"家长的参与和配合程度低"的关注显著多于心理教师;在通过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班主任更注重"和家长面谈提供教育建议",心理教师更多采用"面对面咨询建议""向家长发放宣传资料"的方式。在此基础之上,对中小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水平提出建议:对全体学生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部分学生开展预防性、治疗性心理健康教育,为家长开展亲职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