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余弦定理一节的教材在本章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解三角形是三角基础知识一章教材的重点,是运用有关三角函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内容.而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一样是解三角形的一个重要依据.在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这两边的夹角求第三边以及已知三边求角的问题,运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因此在充分理解定理的推导,正确掌握定理的表达式,并能熟练地应用它,是学好解三角形这部分教材的关键.故在教学中应和正弦定理一样予以重视,不应有所偏废.  相似文献   

2.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高中数学必修5中"解三角形"的一节内容.本节在有关三角形、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角关系的研究,发现并掌握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本节教学内容与前后知识联系紧密,涉及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解三角形"是高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这部分知识相对简单,概念复习课往往不被老师重视,或以学案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整理,或师生一起回忆公式定理.我个人认为,在核心概念的复习上要舍得花时间.章建跃博士说,数学要"讲背景,讲思想,讲应用".我对这一章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挖掘.人教A版"解三角形"一章分3节,分别是: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之后安排了探究与发现"解三角形的进一步讨论";1.2应用举例,之后安排了阅读与思考"海伦和秦九韶";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计算”新课教完后,安排了两节练习课.其中一节练习课设计了下面这样一道练习题。 设计这道练习题的目的是通过“填一填,议一议”,学生加深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其运用的理解,巩固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中,知道底与高如何求面积,或知道面积与高怎样求底。知道面积与底怎样求高。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令我意想不到的情景:  相似文献   

5.
在三角形这节中,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个重要性质,这个性质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发现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现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定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吧!  相似文献   

6.
"三角形面积"这节课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通过设计"探究小目标"和相应的练习,使学生充分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作三角形的内切圆.2.能理解三角形的内切圆,圆的外切三角形和三角形内心的概念.3.能运用三角形内心的性质解有关计算题和证明题.重点:三角形内切圆的作图和三角形内心的概念.难点:三角形内心性质的应用.本节课活动程序:复习提问→讨论探索→类比概念→性质  相似文献   

8.
一、精选每节数学课都有教学的重点和练习的重点。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解读教材,精选讲课和练习内容,确保课堂作业的有效时间,获得真实的教学反馈信息,及时改进教学。在教学《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探究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往往会组织分组学习,再在全班反馈交流。这一环节往往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如果组织不科学,就可能导致课堂作业来不及做。其实,学生在  相似文献   

9.
“全等三角形”一节在教材中,按知识的原始结构,沿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作图,引出公理,应用公理证明及解决实际问题,一步一步地展示出三角形全等的概念,判定方法以及各种强化练习。按教材的顺序,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以下两个问题: 1.三角形的三个基本作图是分散在三个判定方法前学习的,而系统研究基本作图  相似文献   

10.
"认识三角形(1)"是本人参加校级优质课评选上的一节课,这节内容是学生对小学阶段三角形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点和性质,学习起来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再加上三角形是初中几何中最简单、最基本、最常用的几何图形,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能使学生利用三角形的性质及相关知识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解斜三角形是三角函数这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求解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但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深知,在具体解题时,有些学生面对较为复杂(即图中三角形不止一个)的斜三角形问题,往往不知如何下手.致于何时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也是心中无数,这既延长了思考时间,更影响了解题的速度和质量.为此,本人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引进了“可解三角形”和“需解三角形”这个概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解三角形简说陕西师大附中申祝平1993年4月,我给初三学生讲了一节解三角形的复习课,课题是《关于解三角形的策略的建议》,当时有本省100多位老师旁听.今年高一学生将在五、六月份学习从初中上移的“解斜三角形”知识.我把自己四年前的公开课教案浓缩成这篇教...  相似文献   

13.
【案例】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高》这节课的“想想做做”(P25)部分的第二题是这样的:“把一根14厘米长的吸管剪成三段。用线串成一个三角形。(出示一个3厘米、5厘米、6厘米三条边围三角形的图例)还可以怎样剪?”这道看似简单的练习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和思考:它与本节课新授知识联系较小,与前面《认识三角形》这节课倒是联系紧密,究竟将它安排在哪节课上才更为扎实有效呢?显然,在前面《认识三角形》课上练习此题显得难度大了.而且课堂时间也不允许,  相似文献   

14.
新授“三角形内角和”一节时,其课堂练习我是分以下三段安排的: 第一段:尝试性的基本练习.习题如下: 1.求下列各三角形未知角的度数. (1)在一个三角形中,∠1=32°,∠2=48°,求∠3. (2)一个直角三角形,它的两个锐角都相等.这直角三角形每个角各是多少度? (3)在一个三角形中,三个锐角都相等,每个角是多少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解三角形问题中正、余弦定理应用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总结解三角形的具体题型,并对培养学生应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给出一些建议,为大概念背景下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说教材这部分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六单元第三节教学内容,包括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底和高几部分。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其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可借助三角形的性质推导出它们的性质。在此之前,学生已初步接触过三角形,学习了角的有关知识,这为学习这部分内容打下了基础。在这之后将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所以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十分重要。本节内容概念较多,它们都…  相似文献   

17.
初中代数中解斜三角形一节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尤其是“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斜三角形,由于“解”情况较复杂要加以讨论,更增加了难度,以至总有一部分中下学生始终未能掌握要领,一部分中上学生,当时虽能掌握,过后容易遗忘。已知“两边一对角”解三角形,多数用正弦定理,解时先对解情况加以讨论,至于  相似文献   

18.
平面三角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数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三角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的研究,二是对三角形解法的研究.它不仅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物理以及其它技术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它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为了适合中学生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教材把三角学的内容分成两部分讲授,前一部分就是本章的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解斜三角形等三个单元的内容.主要考虑到解三角形的知识应用面广,而且不难掌握,因此,把解三角形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初中三年级.  相似文献   

19.
椭圆(或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与两焦点的连线构成的三角形常称之为焦点三角形.与焦点三角形有关的问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重点和难点,也是近年的考点和热点.处理焦点三角形问题,经常要应用曲线定义、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焦点半径公式等.为了对这类问题有一个整体认  相似文献   

20.
所谓"可解三角形",是指已经具有三个元素(至少有一边)的三角形;而"需解三角形"则是指需求边或角所在的三角形.当一个题目的图形中三角个数不少于两个时,一般来说其中必有一个三角形是可解的,我们就可先求出这个"可解三角形"的某些边和角,从而使"需解三角形"可解.在确定了"可解三角形"和"需解三角形"后,就要正确地判断它们的类型,合理的选择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作为解题工具,求出需求元素,并确定解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