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老题材拍新新题材拍深--体育新闻摄影创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摄影器材功能的自动化和操作方法的简单化,体育竞技摄影似乎变得"越来越容易"了.然而同时,另一个难点却在体育新闻摄影中凸现出来,那就是,如何使老题材出新、把新题材拍深.本文仅从体育新闻摄影中"专题报道""现场新闻人物"和"失误动作"的拍摄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张春 《新闻世界》2014,(6):276-278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呈现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体育新闻摄影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呈现出较大的变化。本文以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体育类新闻摄影奖项自2005年设立起至2013年共9届的获奖作品为样本,从照片题材选择和表现手段两个方面着手分析这些获奖照片的新闻和艺术价值。提出中国体育新闻摄影应从竞技体育到大众体育的回归并且体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展示体育运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体育新闻摄影是体育新闻与摄影的结合物,是体育新闻的一个分支,体育新闻摄影和其他新闻摄影一样,具有新闻性、时效性等特点。体育新闻摄影的目标是把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大众关心的体育赛事或体育活动用直观的图片形象,配合必要的文字说明进行报道宣传,从而达到影响社会的效果。体育新闻摄影要求摄影记者把握典型瞬间,运用艺术手法,实现内容和形式上的完美统一。在体育过程再现方面,电视有其优势,但相比典型的瞬间,体育新闻摄影能以无声的画面,锁住最精彩的一瞬,让观众回味无穷。无数的优美体态、拼搏的场面、激烈的赛场氛围等画面留在了观者的记忆里,体育新闻摄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受众。体育新闻摄影的核心是创造性地冻结真实的动感画  相似文献   

4.
略论体育新闻摄影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新闻摄影是媒体(这里主要指报纸和网络)新闻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受众对于体育新闻报道的认识已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体育新闻摄影的表现手法,已满足不了人们对于体育新闻报道的需求,人们还想全方位了解赛事以及参与活动当中的人和事,这是关注体育的受众的普遍心理。在大众物质生活极大富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渐迫切的背景下,体育更能激发人们的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08北京奥运的火炬传递和成功举办已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媒体有必要加大体育报道内容,体育新闻摄影记者也应该为供职的媒体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新闻图片。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我个人认为:在体育新闻摄影中除了抓取比赛进程中精彩的竞技瞬间外,还应将体育新闻摄影的表现拓展到在色彩、庆祝、幽默、悲伤的表现上,从而丰富体育新闻摄影的报道内容,吸引读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无论是国际、国内的一些重大摄影赛事,都增加了“自然与环保”类摄影专项奖。可见,环保题材的摄影,已成为近年来摄影界的热点拍摄题材。在此类作品的创作中,笔者以为,作品在坚持真实性的同时,更要有忧患与警示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李洋  陈刚 《新闻窗》2008,(3):73-74
奥运赛场上,体育新闻摄影记者捕捉到完美的获胜画面固然重要,那些记录“失败”的镜头同样也不可忽视。换一种角度看待这些不够完美的画面,常常能够收获体育新闻摄影中的“另类美”。本文从缺憾之美、悲壮之美、人文之美等方面阐述了构建这种另类美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周果 《新闻前哨》2001,(1):33-35
优秀的体育摄影作品被称之为“跳动的光和影的诗”,蕴含着一种张力。在“体育热”的时代里,人们对体育照片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赛场上的高难度造型、知名球员的英姿、竞赛中有情趣的细节,甚至啦啦队及看台上观众的反应,都是读者的兴趣所在。体育新闻图片是赛场内外的形象纪实,赋予了体育新闻以可信性和实证性的品质,能满足读者“眼见为实”的心理需要。 体育比赛的流动性很大,报社限于人力、财力等因素,往往难以同时委派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同赴一地追踪采访。因此,楚天都市报自1996年12月创刊以来,对文…  相似文献   

8.
为迎接’95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由全国妇联、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中国图片报社主办,安徽美菱集团公司独家赞助的中国当代女性风采“美菱杯”摄影大赛于8月18日拉开帷幕。这次摄影大赛的主题,是“平等、发展、和平”。凡1949年10月至1995年2月期间,我国新闻摄影记者、摄影家和业余摄影爱好者,围绕这一主题,拍摄的反映中国妇女题材的新闻、艺术摄影作品,均可参赛。此次大赛是新中国成立后,关于我国妇女题材的一次规模大、层次高的摄影比赛。中国当代女性风采“美菱杯”摄影大赛拉开帷幕@许林  相似文献   

9.
非“重大题材论”是实现“三贴近”的前提 近年来,新闻摄影界出现了一个不好的苗头,就是“唯重大题材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题材决定一切,只要选择了重大的题材就一定可以拍出高质量的、能获大奖的片子。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一些摄影记者不屑于从日常生活中开拓报道面,而是一门心思地寻找重大题材,突发事件,恨不得地球上天天都有天灾人祸,天天都有战争冲突。  相似文献   

10.
顾斌 《传媒观察》2006,(6):22-23
在新闻媒体中,体育新闻都被作为重要的新闻品种置于媒体的重要版面或时段,体育新闻在当前新闻传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各种新闻媒介竞争的重点之一。但近来体育新闻方面的竞争却没有走上良性的轨道,出现了片面“娱乐化”的倾向。体育新闻“娱乐化”,是指在报道体育新闻时报道重点不是放在体育赛事本身上,而是将更多的报道留给运动员以及与赛事有关的人、事、物的小道消息上,尤其是热衷于报道运动员的私生活和花边新闻。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平面媒体当中,体育新闻摄影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在体育专业报纸中,新闻摄影更具有重要的地位,这是由体育运动自身特点决定的。把体育新闻摄影放在地方党报的体育版"唱主角"的位置上,更是办好地方党报的有利手段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体育新闻中涉及大量国际性足球、篮球等赛事,国内电视台对其报道的素材一般来源于世界几大通讯社,包括图像和稿,因而体育新闻内容具有高度的同一性。既然内容一样,体育新闻要做到“独家”,只能在新闻播报形式上独辟蹊径。体育新闻的播音作为新闻制作过程中再创作的一个环节,成为关键因素。翡翠台体育新闻播音语言独树一帜,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本就其播音语言特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博 《新闻传播》2006,(12):42-44
“华尔街日报体”以其颇具人情味的报道风格在西方报界备受推崇,近些年来也被我国新闻界所借鉴。但“华尔街日报体”还是主要被应用于财经类报道和社会新闻中,在其他种类的新闻特别是体育新闻报道中采用甚少。本文试图以一篇体育新闻特写为例,分析华尔街体如何在体育新闻中更好地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新闻摄影不仅能歌颂生活中的美、揭露生活中的丑,同时也能记录下历史的每一个精彩瞬间……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社会纪实摄影及实用摄影是有所区别的,新闻摄影是新闻范畴的一部分,它首先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否则就不称为新闻。新闻摄影的题材非常多,有经济建设、科教文教、精神文明、新闻人物,以及军事、公安、体育新闻、日常社会生活、环境保护与大自然新闻和国际新闻等等,宏观世界、微观世界无所不有。因此,作为新闻摄影工作者,关键是如何去发现、去选择新闻和美的关系,以此反映读  相似文献   

15.
体育新闻报道的三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勇 《新闻前哨》2006,(1):65-66
体育新闻一直以来都是媒体报道的重点,并且拥有广大的受众。体育新闻不仅报道了受众喜闻乐道的竞技赛事,而且以其弘扬“更高更快更强”的价值取向,给受众以进取向上的精神熏陶。但不必讳言的是,由于过分追求“眼球经济”和市场效应,加上记自身专业精神和理性思考力的欠缺,我国的媒体在报道体育新闻中存在着不少偏差,择其要,可以归结为体育新闻报道的三大误区。  相似文献   

16.
孙萌  刘静  马辉 《新闻爱好者》2011,(20):84-85
体育新闻摄影同其他新闻摄影一样,必须与一定的文字相配合,才能完整地完成报道任务。图与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互相配合、密切协调,彼此互补、互证。体育新闻图片和解释文字进行合理融合,才能有效发挥平面媒介信息传播、舆论引导、娱乐生活、社会监督的作用。体育新闻图片中的图文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媒科技》2008,(6):I0097-I0101
罗更前,1984年开始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现任新华社摄影部体育新闻采编室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体育摄影学会副主席。曾采访过三届夏季奥运会;两届足球世界杯;两届冬季奥运会;三届亚运会。1996年荣获中国新闻摄影最高奖“金眼奖”,2003年被评为中国当代十大杰出体育摄影家。  相似文献   

18.
站在纽约扬基体育馆棒球场外的奈特·费恩不是体育新闻摄影师,他甚至不能算是个职业摄影师,他只是《纽约先驱论坛报》的一个抄写员。但奈特爱好摄影、肯吃苦,而且观察事物的角度独特。因此赶上其他摄影记者不乐意拍的题材,比如火灾、罢工、葬礼之类,编辑就派他前往。奈特从无怨言,每次都尽心尽力地完成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此文值得一读。作者通过观察和反思,肯定了当前新闻摄影采访取得的成绩,批评了在摄影采访中存在的重成组照片、轻独幅照片,重文字说明、轻形象表现的模糊倾向,提出了摄影记者要解决“拍什么”和“怎么拍”的问题。摄影记者们似应认真思考一下:如何用“摄影眼光”观察新闻现象,如何用“摄影语言”选择适于摄影表现的题材,以记录文字不能代替的历史瞬间。  相似文献   

20.
此文值得一读。作者通过观察和反思,肯定了当前新闻摄影采访取得的成绩,批评了在摄影采访中存在的重成组照片、轻独幅照片,重文字说明、轻形象表现的模糊倾向,提出了摄影记者要解决“拍什么”和“怎么拍”的问题。摄影记者们似应认真思考一下:如何用“摄影眼光”观察新闻现象,如何用“摄影语言”选择适于摄影表现的题材,以记录文字不能代替的历史瞬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