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萧山日报>充分发挥报业资源优势,实行新闻、活动、广告、演出等"四位一体"整体联动,承办了2008年6月"第十届萧山杜家杨梅节"9项活动、两场大型演出.这标志着<萧山日报>探索打造"范围经济"的运行模式已收获第一个成果,实现了报社、投资商、读者的多赢.  相似文献   

2.
自1993年我国出现第一张县市日报以来,到1996年,县市日报已发展到21家,到1997年上半年,全国有县市日报近50家,其中浙江的萧山日报(周七刊)、江苏的丹阳日报(周六刊),已扩为四开八版。县市日报迅速崛起,已经成为我国新闻界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为总结交流县市日报的办报经验,促进县级党报健康茁壮成长,最近中国县市报研究会在萧山召开了全国县市日报总编辑会议,来自浙扛、江苏、山东、湖南、河北等省的27家县市日报总编(副  相似文献   

3.
2003年,全国县市区域报整顿改革.各地县市报纷纷并归各报业集团.七年来,县市报总体上质量有了质的提高.以浙江省为例,<萧山日报><永康日报><绍兴县报>等数家报纸,广告营收纷纷越过了两千万元大关.  相似文献   

4.
萧山日报是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主管的一张县市区域报纸:近年来,萧山日报以强品牌、优结构、善管理、抓转型为着力点,强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发展,全面实现了"办报质量、广告收入、有效发行、多元经营、盈利指标、队伍建设、工作环境、员工收入"等"十一五"发展目标,初步构建起了以萧山日报为核心,以萧山网、手机报、户外媒体、LED城市电视、萧报官微"五大新媒体"为后发优势的传媒新格局和以会展、培训、旅游、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主体的多元产业格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类报纸首位2011年,萧山日报报业经营和多元经营取得丰硕成果。全年完成经营总收  相似文献   

5.
李家连 《今传媒》2009,(6):11-13
从1978年到2008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走过了不平凡的30年.在改革开放30年里,萧山人以"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精神在祖国各地和海外.谱写了一篇篇激情创业的华章,开拓出一片发展的新天地.为此,早在2007年年底前,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萧山日报》就成立专门班子,进行精心策划,拟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报道方案,组织抓好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改进和完善,力求这一报道引人人胜、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6.
李家连  郭燕 《新闻实践》2012,(11):47-47
笔者发现,近年来在破解农产品卖难上。地方报纸仅靠单打独斗式的单向报道,在媒体与读者之间难以形成共鸣点,效果并不明显。2012年四五月份。萧山日报策划了两场专门破解农产品卖难的专题活动报道,走出了一条破解农产品卖难的活动报道创新之路,亦进一步提升了地方媒体的影响力。一、纸媒主导:使劲吆喝,策划活动解卖难综观地方媒体,近几年在解决农产品卖难上似乎“黔驴技穷”、作用乏力。究其原因,一方面这样的卖难年年有、年年报,媒体和记者产生了“新闻疲劳”:另一方面读者产生了“视觉麻痹”,对媒体推出的“农产品卖难”报道“不领情”。当萧山日报新媒体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传统媒体萧山日报与新媒体萧山网、萧山手机报、萧山日报微博互动共存的格局后,萧山日报社就致力于探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合作双赢的新路。其中做好三农报道、破解农产品卖难就成为首选。  相似文献   

7.
王平 《新闻实践》2014,(8):53-58
2014年,恰逢萧山日报创刊60周年。7月1日,经过周密设计和精心准备,筹备多时的萧山日报机构调整在这天正式完成。围绕构建全媒体、融媒体运作体系的新机构开始运转,标志着萧山日报向着全媒体转型迈出了关键一步。 此次调整中,萧山日报将原先以单一纸媒为核心的按新闻板块不同设立的部门进行了重置,取消了时政经济部、社会民生部、副刊部、视觉中心、广告部,建立了以报纸、网络、手机报、微博、微信、无线App等全媒体集群为平台,桉生产流程设置的"全媒体管理中心”、“全媒体采集中心”、“全媒体发布中心”、“全媒体技术中心”和“全媒体经营中心”。  相似文献   

8.
龙年伊始,一个年味还未散去的午后,《新闻实践》记者走进装修一新的萧山日报大楼,在满室阳光中与萧山日报社长、总编辑宣舒平展开了一段愉悦而充满张力的对话。  相似文献   

9.
2003年,全国报刊治理整顿后,作为县市区域报的《萧山日报》实现了重大转型,从以前的萧山区委机关报转变为杭报集团所属的一张区域性报纸。新形势下如何在服务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的同时,更好地为本区域读者服务,明确和打造专属于自身的品牌,是处于转型期的《萧山日报》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王柏华  陈蓉 《新闻实践》2014,(11):67-70
核心阅读:随着新兴媒体的强势崛起,传统纸媒面临着发行量下滑、广告额大跌、盈利能力减弱的严峻形势。作为最基层的县市(区域)报,萧山日报应势而动、以变求生。自2011年起,萧山日报围绕"建媒体、强媒体、融媒体"的目标,积极探索适合萧报特色的全媒体发展道路,推进全媒体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1.
1999年9月29日,《萧山日报》网络版成功刊出,这是浙江地、县级党报中第一家每日更新的网络版。2001年11月,浙江省报业协会评选出1979年至2000年间对全省报业发展作出显著贡献的19个项目,萧山日报社的网络版项目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12.
户外阅报栏作为一种户外传播媒介,已引起全国报界高度重视,成为打造全媒体的重要载体之一。浙江《萧山日报》户外阅报栏建设起步较早,在萧山城乡投入使用并形成规模效应,在《萧山日报》多元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萧山日报社利用自身影响力和先行一步的优势,主动进军全国市场,并与河南通达多媒体制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达公司)联姻开发户外阅报栏或对其进行更新换代,目前已将户外阅报栏推广到国内近百家报社,取得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3.
浙江萧山日报和义乌商报、广东珠江商报、江苏昆山日报,是在2003年全国范围报刊治理整顿后保留下来的4家县市报.在报业不景气和竞争异常激烈的大环境下,4家报纸面向市场进行了一系列变革,成为县市报中的佼佼者.本文旨在总结这4家报纸在采编经营方面的特色,探讨县市报在市场化转型中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新闻实践》2006,(7):61-62
报纸:杭报集团召开《今日视点》栏目研讨会本刊讯6月9日,杭报集团组织专家、资深媒体工作者,对萧山日报着力打造培育的新闻栏目《今日视点》进行研讨。2005年6月1日,杭报集团所属的萧山日报在头版推出新栏目《今日视点》。通过一年的运作,《今日视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是头版质量明显提高。《今日视点》为新闻创新提供了一个平台。主  相似文献   

15.
大视野:站在全国角度看萧山 如何做好萧山"十一五"期间重大成就报道,(萧山日报>在认真总结过去成功经验基础上,决定改革报道方法,经过研究确立了报道思路:推出"回眸‘十一五"'大型主题报道栏目,运用新闻组合拳,充分兼顾整体与个体,用大视野和小切口报道重大成就中的大与小,全面展示萧山区"十一五"成就. 所谓"整体",就是"强区篇",站在全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视野,考量萧山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看萧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6.
李家连 《新闻实践》2012,(10):29-29
本刊讯8月29日,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举办萧山日报"法律百事通"栏目研讨会,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围绕栏目的提升与发展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2003年全国报刊治理整顿后,全国400多家县市区域报仅保留48家。被保留下来的《萧山日报》,于2004年1月正式加盟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并且由单纯的地方党报转型为市场化运作的县市区域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左志新 《传媒》2015,(11):8-9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如何突破、实现转型?媒体融合与跨界发展引起广泛思考.5月14日,由中国报业协会、浙江省报业协会主办,萧山日报社承办的媒体融合与跨界发展高峰论坛开幕,130多位媒体负责人齐聚萧山,研讨媒体融合及跨界发展之路,共同寻找媒介融合新环境下的报业生存方式.中国报业协会驻会副会长石国雄,浙江省报业协会秘书长曲宝库,萧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叶建宏,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吴文平,萧山日报社社长王柏华、总编辑王平参加论坛.浙江省报协副会长刘小杰主持开幕式.  相似文献   

19.
报纸     
《新闻实践》2006,(5):60-61
湖州日报社与湖州师院构建教育合作体系;余姚日报迎来五十华诞;慈溪日报推出《民营经济》周刊;义乌商报积极宣传“荣辱观”;萧山日报举办“湘湖论道”活动;  相似文献   

20.
2003年下半年全国报刊治理整顿后,全国400多家县市区域报保留了48家,《萧山日报》是其中一家。2004年1月正式加盟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标志着其开始由地方党报转型为市场化运作的县市区域报,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加盟杭报集团8年多来,《萧山日报》坚持一手抓好品牌媒体建设、做大做强主业,一手抓好报业经营、发展传媒产业,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经营模式,拉长产业链条,实力不断增强,报业不断壮大。这是一个颇具启示意义的过程,也是报业提升发展"天花板"路径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