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自然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小学自然教师是人类自然科学知识的传递者,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延续和发展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科学技术高速度发展的今天,教师不仅向儿童传授文化知识,传播正确的科学思想,而且要教会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科学方法。这就要求自然课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教学能力。 一、思想素质 1、树立良好的自然教学意识。小学自然学科的教学宗旨在于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心、事业心、自信心、进取心,会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行为,对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学习品质的培养,将产生深远的作用。良好的自然教学意识,是教好自然学科的前提条件。 2、热爱自然科学。自然教学不仅是知识教学,而且还包含着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因此,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传播着一定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本文主要阐述了图书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科普读物的教育功能●阮林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其力量不仅取决于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科普读物正是通过传播科学技术知识,达到发展科学本身的目的。当科普读物作用于不同层次的读者时,必然对他们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深入地学习和宣传刘默耕科学教育思想,研究新世纪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自然室和湖北教育报刊社《小学自然教学》(小学自然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编辑部于2000年4月27、28日两天在武汉共同举办了“21世纪科学教育与刘默耕科学教育思想研讨会”,来自全国各个省市专门从事小学自然研究和教学的自然教研员和自然教师及有关专家,共计约800人参加了研讨会。为了让更多的人关心和参与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会议还特邀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武汉测绘大学校长、两院院士李德仁,刘默耕先生的学生代表…  相似文献   

5.
16、17世纪的欧洲中世纪大学改革了自然学科教学,促进了数学、物理学等新知识、新理论的传播;推动了医学实践教学的巨大进展,促使解剖学、植物学、药物学和化学等取得了开创性成果;作为最早实施科学教育的机构,大学还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扩散,并引发了人们对科学的广泛兴趣,为17世纪欧洲科学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革命几乎是在大学之外完成的,大学在欧洲的科学革命中几乎没起任何作用"的观点是不足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6.
教师职业道德不仅作用于学生,而且会影响整个社会。教师既是人类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宝贵遗产的继承者和传授者,又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他们不仅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而且还兼有精神再生产的重任。教师通过继承和传授、建设和传播,培养教育学生。青少年经过教师的培养教育,具有了一定的先进思想和高尚情操,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劳动技能,带着这些潜在的力量,从学校走向社会,生产社会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作为教师,他的思想道德、知识能力是间接地转化为物质的。…  相似文献   

7.
纵观人类科学传播的历史,从前科学时代的自然传承到自发的科学传播,从科学普及到公众理解科学,人类科学传播的发展进程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公众对科学的认知、理解的深入过程是一致的。科学传播的本质在于构建科学与公众"共通的意义空间",架设科学与公众对话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实现科学与公众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8.
1986年12月,国家教委正式颁布了经过审定的自然教学大纲,肯定了1981年以来小学自然改革的成果和方向。这是自然学科的大喜事。 自然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自然教学不仅是知识教学,而且还包含发展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要求。在这些要求中,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是基础,其它各方面的要求,要在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启发、熏陶和实际锻炼来实现。在教学中,要有计划地全面体现这些目的和要求。 总的指导思想是:力求自然教学“一举多得”。…… 为了贯彻总的指导思想,教师必须端正教育思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端正教育思想”,实现自然课从知识性到教育性的转变?如何理解和贯彻新大纲的精神,深化自然教学改革?本刊编辑部于今年8月召开了一次座谈会,邀请了十位自然教研员、中青年教师和教育科学研究人员进行讨论,这里发表的,是座谈会上部分发言的摘要。参加座谈会的是:胡济良、潘季顺、熊君明、江石撰、汤浩、吴镇国、张之仁、胡先云、田映新、宋文君。 明年本刊还将对大纲进行系统的分专题的学习和研究,欢迎读者来信来稿。  相似文献   

9.
现代科学的高速发展使每一个科学工作者不得不密切关注科学前沿的发展动态。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除了自身的理论在日趋丰富以外,其思想方法还在不停地向其它科学领域渗透并且带来许多新的突破。这样,作为数学科学最新学术成果的知识载体——数学期刊自然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因此,掌握有关数学期刊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常用的检索方法,同时也预测数学期刊的发展前景,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作为传播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和优秀人才培养之地,是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阵地。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结合当今大学生思想认知的特点,根据他们思想认知及存在问题,引导大学生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李醒民先生的科学论研究专著《科学论:科学的三维世界》,在阐述科学一词的源流、各种不同的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研究对象——自然、重要副产品——技术等方面的基础上,论述了如何"完整而准确地理解科学";并就"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作为研究活动的科学"和"作为社会建设的科学"三个方面展开深入而全面的论述。该书集资料性、研究性、学术性于一体,是国内科学论研究方面百科全书式的权威著作和典范。该书的特色是"对作为整体的科学做跨学科的研究和多维度的透视",并在科学观上持一种批判理性主义真理观。该书集中反映了作者在科学论方面的成熟思想,也充分体现了作者规范而严谨的学术研究特点。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国内科学论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正无论是洪堡(Humboldt)"学术自由"的大学理念,还是韦伯(Weber)"作为志业的学术",亦或是默顿(Merton)的"科学精神规范",实际上都暗含着一种主张,即学术(wissenschaft)与政治无涉,恪守的是价值中立的原则,其中尤以自然科学为甚。然而,随着学者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的认识的深化以及相应的对各个学科本身认识的深入,这种主张逐渐地发生了松动,关于知识或思想的社会条件及其内含的意识形态因素与政治因素也逐渐进入学者的视野。尽管曼  相似文献   

13.
墨家科技思想以独立的外在自然作为科学活动的对象,注重实践经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人道主义与科学精神相结合,在其学者与工匠两种知识传统的背景下进行科学实践,展现了中国古代科学另一种发展路径。然而,墨家"兼爱"与血缘宗法社会的人情心理不相容,"尚贤"主张是对传统宗法等级思想的否定,"非攻"军事思想得不到认可,这些都使墨家科技思想走向衰微。墨家科技思想所富含的科学精神可为我国当代科学文化建设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强调对科学思维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会使学生打破思想上的禁锢和对知识的片面理解,更深入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 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把培养科学思维方法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人的素质是诸方面素质的综合 ,进行素质教育需要多层次深入和展开。素质教育要求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 ,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重视人文学科的熏陶作用 ,培养具有丰富思想内涵新人 ,铸造和升华人文精神 ;加强道德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 ,着力解决新时期人的精神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今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第14个教师节。抚今追昔,我们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尊师重教的一系列伟大论述,倍感亲切,更进一步激发了献身教育事业、立志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使命感和工作热情。学校作为社会的思想文化中心、知识传播中心和知识创新中心,其地位和作用越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落实,探究式学习方法逐渐被广泛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类学科,应用探究式的教学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送,而是知识的传递与生成,于是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基础的教学传播模型的局限性凸现出来。作为对这一问题的回应,文章将课堂教学传播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在新三论思想的指导下从关注系统在教学传播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入手,将课堂知识传播解读为哈贝马斯的沟通理性问题,建立了基于知识传播的课堂知识传播模型。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的电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日益深入社会生活,互联网作为传播信息的新媒体,已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途径,对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极其重要和十分紧迫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网络作为一种新型媒体,承载和传播着大量的信息和知识,既能传播真实、科学、合理的信息,先进的健康文化和思想,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在人的思想、道德层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又能传播失真和不科学的信息,传播垃圾文化和错误思想,形成不正确的舆论导向,在人的思想、道德层面发挥消极作用。强化网络传媒的德育功能主要对策有:加强对媒体行业的宏观管理,建立强化网络德育功能的保障机制;加强网络机构的自律建设,建立强化网络传媒德育功能的长效机制;加强对传媒素养的教育,提高公众在网络传媒活动中自我教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