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论体育节目电视解说员的专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丹 《新闻爱好者》2010,(12):136-137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节目电视解说事业也在变革中前行。受众对于电视体育节目的需求不再满足于解说员程式化的解说,对解说质量提出了更深层的专业化需求。本文通过对我国三代体育节目电视解说员的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以探求我国体育节目电视解说员专业化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瓶颈与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李骁 《新闻窗》2012,(4):98-99
随着国家对体育事业的支持,我国体育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电视体育节目。体育新闻评论节目以其独特的视角,专业的点评成为电视体育节目中的一支新秀,本文对体育评论节目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研究,对促进体育评论节目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电视体育工作者包括解说员、体育新闻播音员、电视体育记者、体育节目主持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节目不断更新,体育频道播出了。体育事业的繁荣,促使电视体育工作者的队伍发展起来了,观众欣赏水平也在日益提高,新的形势要求我们改变旧的工作方式,走出一条新路子。 高水平的电视体育节目要求有高水平的电视体育新闻工作者,而高水平的体育新闻工作者首先需要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质。体育是最能升华爱国主义情感、显示民族凝聚力的。无论中外  相似文献   

4.
西方电视体育节目的几个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体育事业和电视事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和报道手段的推陈出新.西方电视体育节目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电视的现场感和体育比赛的悬念结合在一起.使得电视成为表现体育比赛的最具优势的媒体而体育比赛所蕴藏的潜在的商业价值更使它受到电视媒介的青睐.成为它们获利的法宝。在西方传媒商业气息浓厚的大环境下.西方电视体育节目受到高度重视.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并表现出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自1950年陈述、张之解说了苏联男篮的首次访华比赛开始,我国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队伍已经走过了62年的历史.近二三十年,随着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加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国体育主持人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但在数量增长的同时,体育主持人队伍的质量并没有同步提升.本文将对我国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队伍的发展进行梳理,指出当前这支队伍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希望能为这支队伍在今后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电视体育节目的概况1.电视体育节目的起源和发展电视体育节目最先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1931年9月27日,日本早稻田大学在日本广播协会的协助下,向普通观众转播了日本东京户塚球场举行的棒球比赛,这是最早利用电视播出的体育节目,解说本场比赛的播音员松内则三是最早出现的体育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伴随着电视媒体的市场化运作、大众文化背景下受众需求的转变以及主流媒体的导向支持,在电视节目的浪潮中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具有个性特点发展道路.可以说,电视体育节目是对电视本位与体育本位的双重回归.面对新媒体时代全新的媒介格局和受众需求,我国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道路势必走向全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电视体育节目,以其独有的激烈性和不可预知性吸引着众多电视观众的眼球。在80后与90后慢慢占据电视体育节目收视主体的今天,体育已成为了越来越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这就为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9.
李欣  彭晖 《新闻前哨》2003,(8):61-62
近年来,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节目数量大增,节目形式多样,各种各样的体育竞赛丰富着荧屏,喜欢体育节目的观众能够很方便地收看到体育节目。但是在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这样一个问题:电视体育节目对体育的竞技性的关注较多,而对从事体育的主体“人”的关注不够。  相似文献   

10.
当前,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广大电视体育工作者一定要理性思路,创新思维,更新观念,解决目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新时期电视体育节目发展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传统广播电视的数字化进程是革命性的。数字新媒体不仅在频道定位、内容形态、赢利模式、产业链等方面改变了广播电视的业态,同时也为广播电视带来了新的传播生态和社会交往方式。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必须要认清数字媒体对广播电视业态以及媒介生态的影响。决定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方向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民众数字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地方电视台气象节目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克诚 《新闻界》2008,(3):140-142
本文对地方电视台气象节目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14.
在新媒介生态下电视传播发生了哪些变化?本文运用核裂变原理剖析《百家讲坛》的传播模式,通过分析传播裂变的起因、临界点和外部条件,使其传播力倍增这一现象得到合理解释。笔者进而讨论电视传播与社会系统所产生的共振现象,指出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电视节目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影视同期书是近年来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由此也产生了图书馆的影视同期书借阅热点.文章论述了影视同期书现象及读者的阅读心理,讨论了影视同期书对拒借率的影响,并提出了降低拒借率的对策.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方言节目的生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电视传播和文化流通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分析方言节目的优势、发展局限,以借此找到方言节目同主流声音普通话节目百花齐放的最佳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7.
电视会终结吗?这是伴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而浮出水面的一个问题。事实上,新媒体时代可能带来的不是电视媒体自身的终结,而是传统电视传播模式的终结。未来电视的传播将不再是基于频道和栏目(节目)的单向线性传播,而是基于碎片化信息的、由电视媒体及其观众两大主体共同完成的多级传播。  相似文献   

18.
周怡 《新闻界》2007,(5):71-72
时评呈现出与新闻事件联系的紧密性或共生状态.平面媒体的时评走向品牌化与集合式;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向着超长或超短两个方向发展,超长时评是广播谈话与电视新闻评述,起短时评莫过于广播电视中的手机短讯时评;网络评论最富有创意的一面是受众的参与性以及连接空间的无限性,其中个人媒体的发展前景无限.  相似文献   

19.
电视"说"新闻是新生事物,它的出现给电视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活跃了荧屏,这也是经济发展带动上层建筑变化的一个体现."播"新闻是中国电视自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的一种状态,从它自身发展的规律来看,适应了我国新闻发展各阶段的不同要求,但其不足之处也是很显而易见的.综合来讲,我们不能单一地认为是"说"好还是"播"好,根据不同事件、不同的新闻背景的需求,二者的共存是必然的.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充分发挥"说"新闻和"播"新闻各自的优势,让我们的电视荧屏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20.
Due to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pressures, deregulation of the West European broadcasting market during the 1980s has led to an enormous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television channels. The opening of the markets to commercial interests and the demand for TV software (programming material) at the same time give media companies diverse opportunities to become active across frontiers. Being the biggest broadcasting and advertising market in Western Europe, Germany has become an interesting target for foreign companies. The introduction of digital television in the summer of 1996 and further liberalization of ownership regulations have made entry into the German broadcasting market even more attractiv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erman TV sector and analyzes opportunities, restrictions, and consequences of international and particularly U.S. activities in the German mark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