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女生群体里,黄非可算是“劣迹斑斑”了:经常旷课、迟到,上课不专心;把班主任的话当作耳边风,多次家访也没什么效果;负责学校女生工作的老师一提起她就皱眉,说她曾以陪同学为名,上课时蹈到宿舍里睡大觉;更过分的是她有一次居然为了逃避上课而试图翻围墙出去!幸好被保安及时制止了。对于她,班主任也只能摇头,说拿她没办法。因为我还没直接跟她接触过,班主任想要我跟她聊聊,看看有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2.
炎热的夏日午后,一位身材高大而又肥胖的女士正走在大街上。她隐约感到后面有人跟踪她,这让她惴惴不安。她加快脚步,后面人也加快步伐;她放慢脚步,后面人也放慢了步伐。这位女士猛然一转身,发现跟在她身后的竟是一个小男孩。  相似文献   

3.
Sisters     
《海外英语》2011,(4):56-56
单身时,总是爱跟姐妹们扎堆。一起逛街、觅食、聊八卦;失恋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最好的姐妹,跟她诉委屈、吐苦水;而恋爱时。满脑子都是“他”的身影,早已将姐妹抛之脑后,我们不知道自己抛弃的是那么可贵的一份情感……  相似文献   

4.
我的妈妈对我很慈爱,可是自从我上了小学,一向慈善的妈妈忽然摇身一变,就像《西游记》里那样,从一位善良的妇女变成了“白骨精”。妈妈变得很少跟我嘻笑了,她也不再跟我玩,而是一板一眼地抠我的作业。她几天就要跟我的班主任联系一次,打探我的表现。如果得知我表现不错,她就会轻描淡写地表扬我一句:还凑合吧。如果得知我表现不好,她顿时就会歇斯底里地大发脾气:“你怎么这么废物,我养你有什么用?不争气的玩意儿!”她总说给学生减负是误人子弟。老师不给留作业,她给我留;学校给我减负,她给我加负,我每天都要为完成她的作业…  相似文献   

5.
主持老师您好! 我有一个十分可爱的同桌,她坐在我的左边。同桌第一天,她就告诉我,她喜欢与别人比。上课她就与我比嗓门;老师讲课时,她总在书上“记”,有时我没跟上老师讲的知识去看她的书,发现书上什么也没有。总之,她从各个方面跟我比。我并不喜欢跟别人比,因而显得很被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春的使者     
听朋友说哈尔滨老年人大学的郭艳老师舞蹈教得好,让从小就酷爱舞蹈的我,萌发了跟她学舞的念头。初次见到郭艳老师,就被她不凡的舞蹈功底和诚恳待人的态度吸引住了。利落的盘头、一身黑色舞蹈服,显现出她修长的身段;举手投足的神韵和含情的眼神,展露出她深厚的专业功底;白皙的脸上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相似文献   

7.
王斌  马炳霞 《早期教育》2002,(17):34-34
这一组连续的观察记录,让我们看到欣欣小朋友一天天变化的过程。第一次,她躲在妈妈身后,嘴里喊着“我要回家”;第二次,她从妈妈身后探出头,犹豫了一下进了活动室;第三次,她小声跟老师打招呼,抱着球跑进了活动室。教师的三次观察目的性强。记录非常详细。更为可贵的是,教师能认真分析观察到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8.
父母的回归     
杨双丽 《初中生》2004,(9M):28-29
欣的父母离婚了,欣跟了父亲。从那时起,欣恨父亲。是他,拆散了原本幸福的家庭;是他,让她没有了母爱。她把一切过错都推给了父亲,从此,她与父亲水火不容。  相似文献   

9.
有段时间,女儿像一匹没有被驯服的小马,经常做出一些令我摸不着头脑的举动。要是逆反心理在起作用,我能接受,但有时她的举动简直让我无法理解,或者也能理解一些,却想不通她那颗小脑瓜里何以会有这么多新鲜花样。举个例子,多次提醒她不要把手指头放进嘴里,她也基本做到了,但有时会突然心血来潮,看着我就飞快地把手指头放进嘴里,还特地伸长脖子瞪大眼睛凑到我跟前看我的反应;带她出去玩,事先告诉她要跟小朋友友好,到达目的地,她会很亲热地跟某个小朋友友好握手,告诉我“妈妈,我爱他”,我还没来得及表扬,她已冲着另一个小朋…  相似文献   

10.
母亲     
优优跟妈妈吵了一架,赌气跑了出去。 她一摸兜说道:“我忘了带钱。” 老婆婆说:“我只不过给了你一碗面,你却这样感激我;你妈妈给你煮十多年的饭,你怎么不感激她呢?”  相似文献   

11.
养花与育人     
教育孩子就好比是养花。养花看来是一件简单事,其实不然。有的花喜欢太阳,有的花喜好阴凉;的花生性耐旱,有的花宜于湿润之处生长;有的花土壤有特别的要求,有的花则不然。总之,养花是一门艺术,教育孩子更是一门艺术。学生颖是一位文静的女孩,聪明伶俐,可她并不受大家的喜欢,原来她经常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找她谈后,了解到她父母离婚了,她跟年迈的奶奶过日子,是一位缺乏家庭温暖的孩子。于是,我在班里开展了爱心活动,大家给她送去了学习用品,送去了友谊,送去了关心,送去了爱的暖流……这次班会过后,颖好象变了个人似的,学…  相似文献   

12.
生命如歌     
我想说,有一些话,却不知如何说;我想唱,心中的一首歌,却唱不出来;我想哭,因为所有的苦楚,却挤不出眼泪;为何?一句话,一首歌,却让我泪水涟涟……那是我28岁的时候,相恋了多年山盟海誓的女友,我不在她身边的日子里跟了别人。我找她试图挽回当初的爱,她却不让我进门找籍口走了。我在她房门口足足站了一个小时,她再也没有回来过……息岗回来后,经理说没有地方安排我,去养猪吧。我只笑笑,在玉柴开了七年车,想不到最后一年劳动合同期满时是在喂猪铲猪屎中结束的。我每天踩着“28上海凤凰”老款去上班,默默地风里来雨里去,从…  相似文献   

13.
星星 (化名 )是中班的小女孩,自去年父母离异之后,一直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她妈妈由于工作原因,每月只能来接她一次。由于奶奶不让星星跟妈妈走,有时妈妈来接她时,碰上她奶奶,婆媳还会为接孩子发生争执,星星常因此会一整天闷闷不乐。   事件一:到底跟谁走。早晨奶奶来送星星,再三叮嘱老师,不要让星星妈妈接走星星。我们也不知其中的原因,到了离园的时候,星星妈妈来接星星时,我如实对她说:“她奶奶说星星不能跟你走。”她妈妈立刻沉下脸说:“我是她妈妈。”说着快步走到星星面前,硬拉着星星往外走。我跟她们走出教室,只见…  相似文献   

14.
奥地利著名诗人里尔克早期写过这样一个故事:拉斯曼医生在离开简陋的故乡很多年后,现在要回来了。在路上,他想起了青梅竹马的儿时玩伴克拉亚,勾起对往事的温馨回忆。但当他回到故乡,他听到的有关克拉亚的种种消息,都是令人伤心和恐惧的———她结婚了,却完全与世隔绝;她离家出走,一文不名;她外表不怎么样,教养也不怎么样;她跟了一个艺术家男人,他又把她甩了,她靠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生活;她现在在慕尼黑,非常可怜……拉斯曼一心想打听克拉亚的下落,“他忽然知道自己必须到别的地方寻找他的童年”。于是,他来到了慕尼黑,几…  相似文献   

15.
网络经济学     
《中华现代教育》2006,(7):47-47
第一次上网找人聊天,这叫创业初期;上来一看,哇!MM还真不少,这叫市场潜力巨大;可是帅哥也不少,这叫竞争激烈;你说这里有MM吗?这叫市场调查;有二十个人同时回答我说美女,这叫泡沫经济;你飞快的记下她们的联系方式,这叫客户关系管理;网管说不许你强占这么多MM,这叫政策干预;跟一个MM见面后,你发现该MM与政策不符,这叫商业诈骗;然后你不理她,去找其他人,这叫开拓市场;好不容易找到个满意的,你发现她有很多网友,  相似文献   

16.
玲玲笑了     
玲玲的父母离异,她未能得到应有的父爱,所以显得特别孤独。我决心让玲玲笑起来,让阳光照进她的心田,笑靥开在她的脸上。我想:用孩子来沟通孩子,也许效果将更好。于是,我首先开展“小雷锋”活动,让全班的幼儿跟她交朋友。果然,在全班小朋友的关心下,玲玲变得合群了。与此同时,我在生活上关心她,看见她毛衣的袖口坏了,及时给她织起来;看见她钮扣掉了,及时给她缝起来。有一次活动课,全班幼儿都在唱歌、跳舞,唯独玲玲没精打采地坐着。我连忙走过去,伸手一摸,发现她正在发烧。我急忙送她去医院,恰好碰到我的爱人,那时我的孩…  相似文献   

17.
简·爱(节选)     
我跟往常一样在我自己的房间里──还是我原来的自己,没有明显的改变;没有什么袭击我、损伤我、残害我。然而,昨天的简·爱在哪儿呢 ?──她的生活在哪儿呢 ?──她的前途又在哪儿呢 ?  简·爱,一度曾经是个热情的、满怀希望的女人──差点儿当了新娘──又成为一个冷漠的、孤苦伶仃的姑娘了;她的生活是苍白的,她的前途是惨淡的。圣诞节的严寒在仲夏来临;十二月的白色暴风雪在六月里飞旋;冰给成熟的苹果上了光,积雪压坏了怒放的玫瑰;干草地和小麦田上蒙了一张冰冻的尸布;昨夜还开满红花的小径,今天已盖上未经踩踏的白雪,看…  相似文献   

18.
新学期开学,我们班新来了一名叫晏素贞的女同学。她瘦小,脆弱,而且性格很内向。平时很少跟别人讲话,就连她周围的几个女生也很难跟她交上朋友。班上排课桌前,她要求老师将她安排在最后一排的最边儿上,死活不肯坐前排。每天都是一个人早早就来到校。放学后,等同学们都离开了教室,她才慢慢收拾书包回家。一整天,几乎都在教室后边的角落里坐着。  相似文献   

19.
当发现女儿早恋时郭乐子同志:前些日子,我从女儿丢落在床下的几张字条里发现她在“谈朋友”。为此,我狠狠地批评了她一顿,并责令她不准再跟那个男孩来往。可是,最近我发现她仍在背着我跟那个男孩“约会”。如今,她正在读初三,我真担心她会因此而荒废了学业。请问我...  相似文献   

20.
慰慰 (化名 )的爸爸妈妈在慰慰出生不久就离婚了。慰慰跟着妈妈过,妈妈非常痛恨前夫,将女儿改跟自己姓。 幼小心灵的阴影   一天,我正在组织小朋友听故事,门口有一老年妇女一直在门口张望,我迎上去,问她:“找谁 ?”她吞吞吐吐,好半天挤出两个字:“包慰。”我总算反应过来了,告诉她我班有个慰慰,并不是包慰。老人家只点头,指着慰慰说:“过去她跟我儿子姓,现在她跟她妈妈姓了。”她表示想见见孩子,我回头叫慰慰,她呆呆地看着老人,不表态,我想搀她过来叫奶奶,谁知她将手指咬在嘴巴上,怎么拉也拉不动。我问:“这是你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