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你可能还不认识我们班的蔡老师吧?不过没关系,看了我的介绍,你就认识了。说起我们的蔡老师,可真是不一般呀!因为她有许多特别之处。首先,蔡老师是省作家协会会员。大多数老师的业余时间都是用来休闲或者娱乐的,不是打麻将,就是玩扑克牌,要么出去旅游。而蔡老师总是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充电",不是读书,就是写  相似文献   

2.
遇见您,真好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每次读到李商隐的这句诗,我就不禁想起教我的老师--陈军老师,一位和蔼可亲的语文老师。陈老师是一位责任心很强的老师。有一次,他生病动了手术,本来应该好好休息上一段时间的,但他怕我们把学习落下,仅住院了一天,就忍着剧痛来学校给我们上课。上课时,陈老师痛得扶着讲台,一直弓着腰站着给我们上课。看到陈老师这个样子,我们都听得特别专注,没有人忍心走神一下。  相似文献   

3.
蔡老师的鹅     
蔡老师没教过我.他是我小学毕业以后第二年才做村小学的老师,是代课老师,连民师都不是.所谓代课老师,他的命运掌握在村支书的手里,也掌握在校长的嘴里.校长说老师够了,村支书想留也没用;但如果校长想任用,村支书不同意,老师还得走人,因为工资是村里发的.  相似文献   

4.
我在寒假里访问了几位学生家长。他们都是贫农下中农,有的是生产队干部,有的是贫协代表。他们对中学的作文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老贫农蔡心宽说:“我的大儿子高中毕业了,文章写了好几本,前几天队里让他写个生产报告,他却直摇头。问他那些作文本里都是写的什么?他说:‘那都是老师出题,我们虚构的内容。若要写实实在在的事,我们就干瞪眼了。’”  相似文献   

5.
对“四平八稳”不能“山呼万岁”──对陈军老师“离谱”想法的异议安徽宣城师范学校冯厚生读了贵刊陈军老师《给本刊编者的信》。我深为陈老师对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看法及忧虑而感佩。他的“从普通公民的角度来看待九年制义务教育范围内的语文教学”的观点,无疑对当...  相似文献   

6.
问候蔡老师     
我从两岁起上幼儿园,有很多老师教过我,可让我最难忘的是教我学英语的蔡老师。一提起蔡老师,我的眼前就闪现出蔡老师的模样。她中等身材,瘦瘦的,衣着比较朴素;一头乌黑的长发像瀑布一样披在肩上,总是笑容满面,显得特别有精神。蔡老师性格诙谐,常常给我们讲笑话,但对工作却一丝不苟。英语班的同学有的已上初中,有的才上二三年级,我和弟弟是这个班年龄最小的,很怕上英语课。对蔡老师前个星期教过的单词也没有认真地背,第二个星期去上课,蔡老师叫我起来读,一紧张我一个也读不出来。一些同学在小声地笑,我想她肯定会批评我,可她笑着抱起了我说:…  相似文献   

7.
难忘的目光     
<正>风从水上走过,留下了粼粼波纹;哨鸽从天空飞过,留下了声声欢韵;时光从林中走过,留下了圈圈年轮。老师从我的生命中走过,给我留下了温暖的回忆。教师节快到了,我默默地坐在窗前凝望天空,眼前浮现出蔡老师可爱的脸庞。然而,最令我难忘的,是蔡老师温暖的目光。那次的家长开放日,我至今记忆犹新。那天,我们排成整齐的队伍,走进会议室,准备上开放课。应邀而来的家长们的目光都投在我们身上。就连平时工作很忙的妈妈也在其中。  相似文献   

8.
绿云 《师道》2003,(5):48-48
在成长的道路上,一件看来似乎平常的事情,说不定会影响你的一生。那还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我的数学越来越跟不上,每次考试都掉在后面,我感到非常自卑。教我们数学课的是一位姓蔡的男老师,他中等个,四十多岁。有一次在课堂上,他提出一个问题,话音刚落,周围的同学就唰地一下举起了手。我当时并没有听懂老师的问题,但看到别人都举手了,我也不由自主地举起了手。蔡老师看到我举手很高兴,当场就用鼓励的口气说:“请绿云同学回答这个问题。”我站了起来,头脑里嗡的一片空白,什么也不知道,眼睛发呆,蔡老师赶紧说:“…  相似文献   

9.
如果到我们学校问蔡老师在哪班,知道的人恐怕寥寥无几,可你如果问“唠叨”老师在哪班,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他可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唠叨”老师。说老实话,有时候,他比我妈还唆。记得有一次,蔡老师检查我们在本子中间画的竖线直不直。一个同学一不小心在本子上画了一撇,正好被蔡老师看见了,于是蔡老师开始说起来:“你真是的,怎么可以画蛇添足呢?你要知道,‘画蛇添足’中的那个人就是因为给蛇多画了四只脚,而失去了一壶酒。假如现在正进行画直线比赛,你会因为这多出的一撇成了最后一名。那该多可惜啊!快,把那撇擦掉。”蔡老师就这样说了…  相似文献   

10.
蔡老师是个有故事的人.读蔡老师的语文人生,仿佛蔡老师就在我的面前,非常真实、没有一点修饰地在诉说自己的往事.所有的文字都是从心底、从记忆深处流淌出来的,不见浮华,不见矫饰;只见坦诚,只见纯真.  相似文献   

11.
住在月亮湾的时候,上我们语文课的是蔡老师。蔡老师的人生故事就像那青青的山楂果,又苦又涩。幼时,他父母先后辞世;“文革”,仅仅因为“恩修”的名字,他几乎惨遭灭顶之灾;尔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又把他所有的家产化为了灰烬。可是,在我的记忆中,蔡老师不是那种郁郁寡欢的人。和我们在一起,他总是把笑慷慨地分给我们。我从来没见过哪个男子的笑像他那么富有魅力。他的笑很平缓,很宽厚,不张扬却很感染人,落寞的我也情不自禁地将视线拉长,萦绕着他那平和的面容,而朗朗地笑开来。“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老师,您讲的可都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12.
早在多家教育刊物上读过蔡兴蓉老师的文字,尤其是在他成为专职家庭教师之后。蔡老师是真正意义上的“孩子的关注者”,他不仅关注孩子的语文学习,更关注他们的心灵成长。《走在孩子的后面》——他的这部著作,令我这个母亲兼教师看到此书的瞬间脑中就蹦出一连串问号:我经常走在孩子的前面了吗?(是否过多地引导、指向、教育、干涉)还是经常走在孩子的后面?(是否观察与思考孩子的状态。在孩子滞后的时候陪伴与鼓励。在孩子摔倒的时候慰藉与扶持)  相似文献   

13.
早在多家教育刊物上读过蔡兴蓉老师的文字,尤其是在他成为专职家庭教师之后. 蔡老师是真正意义上的"孩子的关注者",他不仅关注孩子的语文学习,更关注他们的心灵成长.《走在孩子的后面》——他的这部著作,令我这个母亲兼教师看到此书的瞬间脑中就蹦出一连串问号:我经常走在孩子的前面了吗?(是否过多地引导、指向、教育、干涉)还是经常走在孩子的后面?(是否观察与思考孩子的状态,在孩子滞后的时候陪伴与鼓励,在孩子摔倒的时候慰藉与扶持)  相似文献   

14.
老师的位置     
2006年暑假的一天,和几个早年教过的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边打篮球边聊天。说到他们毕业时照毕业照的情形,有个同学明显有些激动。他说,从小学到大学,也经历了几次毕业,每次毕业都要和自己的老师、班主任合影留念,但从没有我送他们毕业那一次给他的印象深刻。开始我还以为他是在恭维我,谁知他觉察出我的态度,球也不打了,执意回家拿当时的照片。那认真劲儿像在证明科学界的一项新发现。  相似文献   

15.
说来也是有缘,刚到初中的第一天我就认识了蔡亚楠。我发誓我平生是第一次看见一个女老师站在三分线之外,只用一只手就敢投篮的,而且命中率还很高。来到这所中学的第一天,特立独行的老师蔡亚楠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那时候她是别的班的老师,我们之间也从没有交谈过。时间如同浮云一样,悄无声息地从我身边迅速消逝着。初二刚一开学,我的成绩直线下降,日子过得有些潮湿苦闷,我也像大多数人一样浑浑噩噩地打发着时光。从那时起,学校的篮球场就成了我消磨时光最好的去处,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个改变我一生的人。蔡亚楠是我见过的最特别的老师…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讲座是罗小维老师给我的“命题作文”:《语文教师的人文情怀》。我想,既然是网上交流,我也就不正儿八经地讲,就漫谈吧!先从钱梦龙老师谈起。大家知道钱梦龙老师的学历吗?对头,是初中毕业。但他后来成了语文教育的泰斗,因为他自身的追求,自己的人文素养非常高。我曾经对钱老师说,只要教师个人素质高了,他怎么上课,都叫“新课改”!我还说,什么叫“素质教育”?高素质教师所进行的教育,就叫“素质  相似文献   

17.
老黄     
从小学到大学,我碰到过的最好的老师是高一时的班任黄老师。那年,黄老师刚毕业,可看上去却像个饱经沧桑的老者。他在介绍自己时毫不隐讳地说:“我的大学同学都叫我‘老黄’。我知道我长得老了点儿,毕业时我对同学说, 20年以后我还这样,到那时你们该叫我‘小黄’了。”同学们被他的幽默逗乐了,那一刻我们一下就不再陌生了。   打那以后,我们就叫他“老黄”。   当时,全市中学正兴健美操。在这股热潮中,我们班荣幸地被选为校健美操试点班。那天,我们全班 40多人在操场学健美操。看热闹的同学把我们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指指点点…  相似文献   

18.
遇见您,真好     
<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每次读到李商隐的这句诗,我就不禁想起教我的老师——陈军老师,一位和蔼可亲的语文老师。陈老师是一位责任心很强的老师。有一次,他生病动了手术,本来应该好好休息上一段时间的,但他怕我们把学习落下,  相似文献   

19.
盼得深山出太阳 如果班主任老师不是网民,那学生将面临什么局面呢?只有一种局面——他会让“虫虫”们死得很难看。 刚进初中时听说老班姓蔡,我们居然欢欣鼓舞了好半天,大家都喜欢“痞子蔡”,便暗中揣摩蔡老师和“痞子蔡”的渊源——老班会不会是“痞子蔡”的大哥?可没多久就发现“此蔡”非“彼蔡”。蔡老师四十多岁了,听到哪个学生上网便有如听说他在迪厅嗑了摇头丸般深恶痛绝。我们也理所当然地把那个大名鼎鼎的网语——  相似文献   

20.
1987年暑期,我跟蔡老师到S城参加一个教学研讨会.坐车到了S城,我们先在会议办事处报了名拿到出席证,然后去找住宿的地方.其实,住的地方根本不用我们操心,大会组织者已联系好了宾馆,只需交上钱就可以住进去.然而,蔡老师嫌贵非要找便宜的个体旅店不可.其实住宿费贵点贱点是没多大关系的,反正回去以后学校会凭单据给报销,干嘛要自找苦吃,去住那种又脏又臭的地方呢?后来开单子的时候我才明白蔡老师是另有打算的:他给旅店15元钱,却让店主开了20元的单子(宾馆是不这样随便的).本来我是十分敬重他的,他是一个拥有20年教龄的老教师,桃李满天下.然而,此时我才发现他也不过如此呀!他大概看出了我脸上的鄙视,显得很不自然,叹了口气说:“唉!没办法,家里有三个孩子上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