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吕舜昌 《山东教育》2005,(16):15-15
许地山先生的《落花生》可以说是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一篇“经典”课文了,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做人要像花生那样,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多少年来,我们都是这样教的,学生也是这样认为的。今天。我又要给我的学生上这一课了。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中,如何引导教师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克服传统教学的影响及对新课改的抵触心理,自觉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投身新课改、实践新课改是学校管理者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让教师在新课改中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我校(注:此处指甘肃省秦安县莲花中学,下文同)在实践中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要我探究”即学生感觉到的是教师要我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处于学习的被动状态,教学一开始就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要探究”即学生产生“我要进行探究以满足我的需要”,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动状态。我们先来看一段教学实录(教科版《科学》四年级磁铁单元《磁铁的两极》)。1.引入师:研究了磁铁的性质后,同学们知道了什么 生:磁铁有磁性;磁铁两极的磁性最强。师:今天我们来研究磁铁的两极。要研究磁铁的两极,我们首先要辨认一下方向,在教室里,哪方是东方 ……(学生辨认教室里东、南、西、北的方向,作为研究“磁铁有指南、北”的基础。)2.对两…  相似文献   

4.
看着大人们总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可羡慕了,老盼着自己快快长大,可大人们总是笑着说:“你还小!”前几天,我当了一回“大人”,其中的滋味可真说不清。“我姐姐要做新娘了!”我到处和我的伙伴说。姐姐结婚的日子终于到了。家里来了很多客人,热闹极了。正当我玩得不知东西南北  相似文献   

5.
如何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不断地产生自主提高的意识,可以说是每个班主任都为之努力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新学期我变换了教育方式,把以前你要干什么的命令式管理变为我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的自主自愿式的引导激发。新学期开始,根据一年级学生刚入  相似文献   

6.
常常可以听到自然教师这样的慨叹:“要上好一堂自然实验课太难了。”原因很简单,就是缺乏仪器。一般小学,尤其是乡村小学,由于条件简陋,资金匮乏,仪器的种类和数目都很有限。这样,教师上实验课就成了问题。但是,如果教师充分发动学生就地取材,这个问题就能得到较好的解决。《燃烧是怎么回事》是一堂实验课,需要的实验仪器较多。我预先告诉学生下一课要上实验课,需要一些仪器。这些仪器,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学生听后,都很感兴趣。有些学生取来医院废弃的大蒸馏水瓶,去掉两头磨平,就变成了试管;将青霉素或链霉素粉剂瓶瓶口磨光,就变成了集气瓶,将自行车上的小橡皮管当作胶管,而把细毛竹在火上烘烤、扭弯就  相似文献   

7.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外作业应当是知识的发展和深化,是学习能力的改变,是掌握课堂知识的准备,是满足和发展个人爱好等多方面的智力需要.”因此,课外作业设计、安排妥当,可以使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和技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思维,启迪智慧,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反之,会使很多学生把完成课外作业当成苦差事去应付.那么如何设计好课外作业,掌握布置技巧,充分发挥课外作业的效能,使学生从要我做课外作业转变为我要做呢?笔者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反思.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为了什么而观察,学生往往处在被动地位,谈不上所思所感。因此,教师除了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践,激发观察兴趣,变“要我观察”为“我要观察”。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材料才会越来越丰富,观察能力也才会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9.
演示实验不但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配合理论课教学上有重要意义.要做好演示实验,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五要”.1.演示实验要有目的要让学生知道所做演示实验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观察后要达到什么目的.2.演示实验要规范物理作为一门科学,本身就是实事求是的学问.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注意规范操作,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尊重科学、严肃认真的精神.3.演示实验要有条理教师在做演示实验前…  相似文献   

10.
上期的“唧呱论坛”中,我们登出了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朱瑞文同学的文章——“做家务不应该向父母要奖励”。这不,马上就有同学站出来反驳这一观点了,江苏省滨海县正红镇中心小学的沈洁同学旗帜鲜明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做家务应该向父母要奖励”。她的理由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开学后不久,我对本班学生在家里的表现逐个进行了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劳动表现较差。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了,红领巾还要奶奶洗,有的在一年之内,仅扫地几次,有的甚至什么也不干,也有的学生主动要参加家务劳动,却受到家长的阻挡,家长只片面要求孩子读好书。根据这个情况,我除了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外,决定上一堂“在家做个小帮手”的思想品德课。我在确定了教育目的要求以后,就着手准备材料。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和心理特征,我挑选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这可让他们听得懂,看得到,想得出。一开始,我用谈话法导入课题。我说:“三  相似文献   

12.
几十年的生物实验员工作,使我体会到:实验员就如“四大员”那样,做好每大员的工作,就保证了生物实验的质量。a.辅导员。实验时,要紧跟节奏,及时辅导,当好配角。课前,熟悉实验课的内容,便于课中紧跟任课教师的节奏、步骤。实验员要做到:上面注意教师的讲课进程,下面注意各位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作出反应,做好辅导工作。辅导员是引导、帮助学生,不能代替学生做实验。辅导时要耐心、细心。b.给养员。实验员要准备充分,补养迅速,货足源多。平时,实验员不失时令地养护好实验生物,注意附近地区能用于实验的生物环境、品名,…  相似文献   

13.
多少悲欢变成往事,往事又过去。淡了的淡了,忘了的忘了,不.愿想的就不去想,不愿忘的就写下来。“你要做什么呢?”“那么,你喜欢做什么呢?”他回过头来看了我一眼,微笑着说,“你要做什么呢7”在我学琴的时候,一个唱歌的朋友带我去见一个拉琴的朋友。路上,他告诉我,那朋友琴拉得很漂亮,可是因为成分不好,屡次上调不成,投考文工团也终因政审不及格而不成。最后,他进了一个县级的剧团。真倒霉啊!我叹息。  相似文献   

14.
小学时,我们经常做两车相遇的数学题,公式一套,结果就出来了。生活中的“相遇”则要比数学题难得多。我们也许天天见面,却从未“相遇”:不知道别人在做什么.想什么,穿着什么样的衣服,表情是怎样的。由此,我想到语文课堂上的“相遇”——学生是否触摸到了文字鲜活的面容,看到了特别的景致,忍不住要表达“原来你就在这里”的欣喜?理想的课堂,应该有这样的“相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我有一个坏习惯,做什么事情动作都慢:刷牙、洗脸、上厕所……事事都比别人慢一拍。所以, 爸爸、妈妈送给我个外号——“拖拉机”。这个外号用在我身上,听起来虽然不舒服,但还是挺形象的。每天早上,我一般6点就起床了,可是穿衣、刷牙、洗脸、吃饭就要用50分钟。清晨的大好时光,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被我浪费掉了。  相似文献   

16.
刘梦伊决定做一个淑女。刘梦伊的这个决定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也不是什么赶潮流赶时髦,她是真心实意地要做一个淑女,她觉得这是从心底里发出的呼唤。刘梦伊为什么突然间有了这么一个伟大的想法呢?事情是这样的。最近,老师布置了一篇家庭作文《……的一天》。这可难不倒刘梦伊,她有一部作文机器,你要什么作文,只要输送进去肉与肉相撞的声音,机器就可以运转了。“肉与肉”相撞是什么玩艺儿?说简单一点就是打巴掌,打脸打腿都行,“啪”的一声,足够。这是设计者参照“苦肉计”研制出来的,挺符合现代人“成功需要付出代价”的法则…  相似文献   

17.
“不做‘教书匠’,要做研究者。”真的行吗?记得在我上中学时。有一位代数老师。要论他的著作、文笔。那简直是没得说,可是一站到三尺讲台上,他就懵了,两眼要么盯着天花板,要么盯着水泥地,要么四处张望,背自己写的教案……当时,我们班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代数老师哪儿都看,就是不看学生。”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也是“什么书都看,就是不看代数书”。同事很是替他惋惜。都说他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相似文献   

18.
我儿子靖宇4岁半,好动,爱玩。他对奥特曼的故事特别痴迷,经常说:“我要做奥特曼!”我们也鼓励他要像奥特曼一样坚强、勇敢,有同情心。靖宇常常和小朋友一起练习“打架”,这是一种男孩子之间的奥特曼练功夫的游戏。主动发出请战书的总是我儿子。很多时候,别的男孩子也会和他打闹一番,当然有大人在场看着。可是慢慢地我发现,最近院子里的小朋友都不要和我儿子玩了。是儿子“武功”太强了,别的小朋友总是受欺负吗?还是别的小朋友不喜欢打打杀杀,而喜欢平和的游戏?我很奇怪。有的小朋友的家长看到我儿子意气风发的样子,总是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其…  相似文献   

19.
自2002年新课改以来,我就一直想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益。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再结合“数学好玩”的学科特点,我第一个想法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动起来,参与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但热热闹闹的合作学习有可能存在“差生更差”的弊端,因此,我的第二个想法是根据初中学生“喜欢竞争”的年龄特点,在合作学习中引入竞争机制。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形成了“合作+竞争”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20.
谭应干 《广西教育》2014,(12):51-51
正初春的天气有点凉,还刮着风。第六节是化学课。上课铃响了,我拿着仪器、药品走上讲台,喧哗的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我感觉得到讲台下那几十双眼睛正好奇地看着我。"又上实验课了!"下面传来兴奋的声音。"蔗糖或食盐很容易溶解在水里形成溶液,但是,它们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我按照课本上的提示说出了第一个问题。"能!酒精能与水互溶,上节课讲过的。"一个学生快速回答。上节课在学习《溶液的形成》时,我们通过做实验得出了"酒精能与水任意互溶"的结论,但这节课我们要学习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关系,于是,我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