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事实说话。就是让事实本身说起话来。新闻避免议论过多,记者不要站到新闻里说很多话,不要写“应当”、“必须”、“认识到”、“我们认为”等等,要让事实本身说话,要表达一种无形的意见。胡乔木同志有一段话讲得很精采,他在1946年《人人要学会写新闻》里讲:“我们往常都会发表有形的意见,新闻却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要客观地、忠实地、朴素地叙述他所见所闻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运用背景材料客观地表现记者的观点和倾向。 在新闻写作中,客观报道被奉为至高无上的原则,要求新闻用事实说话,不允许记者在新闻中发表议论、褒贬是非。于是,西方记者便通过选择事实和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表示自己的好恶观点,显示出无可指责的政治倾向性。  相似文献   

3.
消息写作如何“用事实说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事实说话”,简言之,即通过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而非由作者自己站出来直通通地说。这是新闻工作的最基本方法,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最主要基本功。消息写作不仅要“说话”,更要“用事实说话”。消息写作如何“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不断追问和实践的一个永恒命题。  相似文献   

4.
一般地来讲,新闻是靠事实说话,但不能绝对化。有些情况,新闻报道也该有议论。甚至必须议论。从事新闻工作者,不能笼统地反对新闻中的议论。有人说,新闻是“新变动事实的传播”。也有人说:“新闻是新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试想:宇宙之大,新变动(新发生)的事实,不计其数;任何一个传播新闻的人,不论他是官方机构的新闻发言人,还是从事新闻工作的专业记者,都是有一定的立场、观点的。因此,任何一件成为新闻的事实,在它被传播出去以后,绝对不会是原始形态的事实,它必定是经过新闻发布者加工了的“新闻型”的事实了。所谓“用事实说话”,其意义的核心,就是要求从事播发新闻的同志,一定要使所说(写)出来的话,能够确保真实、确凿,要经得住查证与核对。至于采用什么样式的传播体裁(包括议论)都是可  相似文献   

5.
记者在采写新闻的时候,往往只注重对新闻事实的采访,而忽视对新闻背景材料的了解,写出来的新闻显得单薄,没有深度。大家知道,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即用最典型的新闻事实迅速地传播给广大读者(听众或观众)。然而,新闻事实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一定的环境下发生的。也就是说,每一个新闻事实都包含一定的背景材料在内,而有的背景材料虽不是新闻事实本身,却起着衬托和说明新闻事实的作用,在新闻表达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新闻写作中,用好背景材料对于更好地交待新闻事实、写出有深度的新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交待背景…  相似文献   

6.
新闻涵化就是用事实说话.背景材料是用事实说话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背景材料的内容和角度进行筛选,以及对不同的背景资料与新闻事实之间进行不同的排列,能够表达传播者的倾向性意见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新闻要靠事实说话(即表达主题),这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皆知的常识。然而事实本身并不会说话,高明的记者总是通过对事实的精心选择和叙述,让其说出“话”来,表达出鲜明的观点。荣获1984年江苏省好新闻一等奖的《惠兆龙说新书饮誉书坛》(载1984年5月1日《扬州市报》)一稿,就成功地运用了这种艺术。这篇新闻通篇写的全是事实,既没有提炼观点的抽  相似文献   

8.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工作的最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新闻本源认为: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新闻只是对客观事实的如实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而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因此,新闻工作者的最主要基本功就是要“用事实说话”。然而,这些年做编辑工作,使我接触了大量稿件,当然其中不乏“精品”,但有一些稿件或者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或者罗列事实只见材料不见观点:或者抛开事实,记者迫不及待地自己站出来说话等等问题……归根结底,毛病出在不会“用事实说话”。  相似文献   

9.
任何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发生的。记者在写作新闻时,不仅要及时准确地报道事实,而且要向读者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它的意义和影响。这后一个任务,主要是用交代新闻背景的方法来完成。 西方记者在新闻写作中运用背景材料,有着较  相似文献   

10.
到今天,在我看过的稿子中,生硬的概念加例子的稿件仍然存在,讲一个论点,引一个例子的现象十分普遍。当然,例子所写的材料应该承认是事实,但是,事实一旦被当作例子,便直接违反了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原则。我反对在新闻中写例子,其理由是:新闻本身就是事实,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事实,来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根本不需要再附加任何例子来证明什么。如果例子本身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事实,那么就应该直截了当地把它写出来,甚至写在最前面,不应把它当作例子  相似文献   

11.
人常说,新闻写作“无米难为炊”。这强调的是必须深入采访,占有大量第一手材料,用事实说话,才能把报道写好。从另一方面看,有“米”则应巧为“炊”。这是说在掌握了素材之后,还应当讲究写作章法和技巧,力求把稿子写好。在编辑工作中,笔者发现有的年轻记者(或通讯员)好不容易抓到一些具有新闻价值的材料。却不知怎样选用具体的、有说服力的事实来表达;有的手头虽然掌握了好线索,却不注意往深处挖,开掘不出新  相似文献   

12.
李林涛 《新闻窗》2014,(3):83-83
新闻工作就其主要方式来说,是一项写作的工作。写作要有材料,事实是一种材料,背景也是一种材料,都要靠平时的观察积累。对于新闻写作来说,临时性的采集材料是必须的,但是要不断地写作,在材料问题上,就不能只是“现趸现卖”,而要建立一个自己的仓库,有计划地进行持续的收集工作。记者现采访,现写作,也能完成任务,但难于写出有分量、有深度的报道,这是因为:新闻事实的发现,往往依赖于记者平时的情况贮存,并且只有在材料的观照下,新闻事实的重要性才能被认知和充分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正>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的历史条件、环境条件以及其它有关新闻事实的内部联系、外部联系。在多数情形下, 写新闻是不能不写背景的,尤其是环境新闻,涉及面非常广。有人说环保工作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这句话虽然不是很准确,却也道出了环境保护工作关系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环境新闻的写作中,不交代必要的背景材料,就很难显示出它的新闻价值,而恰到好处地运用背景材料,则有利于读者理解和接受环境新闻事实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和发展过程;有助于读者从环境事物的联系中来认识事物,全面地、辩证地对待事物,  相似文献   

14.
写新闻要用事实说话,是在记者判断这一事件或人物可以作为新闻报道的前提下进行的。这就是说,记者对新闻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的采访,搜集了大量的、生动的事例和材料,但因新闻篇幅有限,以及主题的需要,许多事例和材料不能一一报道,这就要对事实进行推选。一般说,应注意推选如下五种新闻事实: (一)选取“以一当十”的典型事实。我国有句古话:“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孙子兵法以一当十”。这两句话用来衡量记者的采访与写作是很恰当的。记者采访时,应有“韩信点兵”的态度,采访的材料越多越好,目的是写新闻报道时有挑选的余地。  相似文献   

15.
任何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发生的。记者在写作新闻时,不仅要及时准确地报道事实,而且要向读者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它的意义和影响。这后一个任务,主要是用交代新闻背景的方法来完成的。西方记者在新闻写作中运用背景材料,有着较长的历史。最早运用新闻背景材料的稿件出现在16op年9月万日美国波士顿的《公共事件》报上。那是一则报道天花的新闻,作者将当时的天花流行状况,与12年前的一次天花流行进行比较。19世纪末以后,在新闻写作中,运用背景材料进入成熟期,记者根据报道事实的需要,灵活巧…  相似文献   

16.
新闻里能不能讲道理?对于这个问题,西方的新闻理论是断然否定的。他们有一条所谓的新闻客观性法则,宣称记者的责任就是把发生的事实报道出来,而不作判断和推理,不加个人评论。有的资产阶级大报,甚至在报头上印出“报道事实,而不报道意见”的字样,以显示其超然和客观。实际情况当然并非如此。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说话”不就是发表意  相似文献   

17.
一 新闻是用脚"跑"出来的,因为新闻采访必须亲临现场。但是,"体力跋涉"并不能概括一篇新闻作品的生产特性,它还必须历经"思想的跋涉"。任何新闻报道都是记者对新闻事实选择取舍的结果。选择,就是价值判断,就是为了思想表达而进行"事实剪辑"。因此,新闻作品是记者体力和思想双重跋涉的结晶。  相似文献   

18.
批评报道的主题确定之后,紧接着的工作是选择典型的新闻事实,以便充分而鲜明地体现和表达主题。 一篇批评报道的主题是它的全部新闻事实(材料)思想意义的集中概括。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新闻批评报道的材料是第一性的,主题是第二性的;主题是从材料中引发出来的,是包含在材料(新闻事实)之中的道理。但材料并不是道理本身,它只是供作者提炼主题的原料。换句话说,主题是作者在观察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在写作的时候,材料又必须由主题来统摄,如果没有主题来统摄,不分主次的、散乱无序的材料,不仅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有时甚至会损害主题,造成不良的社会效果。王夫之说过:“意(主题)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堂永曰绪论内编》)批评报道写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选择典型的新闻事实来体现和表达主题。  相似文献   

19.
刊林漫步     
反对概念加例子的写法穆青说:到今天,在我看过的稿子中,生硬的概念加例子的稿件仍然存在,讲一个论点,引一个例子的现象十分普遍。当然,例子所写的材料应该承认是事实,但是,事实一旦被当作例子,便直接违反了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原则。我反对在新闻中写例子,其理由是:新闻本身就是事实,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事实,来表达一定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新闻写作中,在主题思想和结构大体确定之后,就是选材了。比起其它文体来,新闻的选材尤为重要,因为新闻必须完全真实,必须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就要用具体的材料写新闻。离开了具体的材料,只能说空话,那就不成其为新闻了。因此,有经验的记者(通讯员),总是极为重视新闻的选材的,总是通过采访占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具体说来,主要应占有如下几方面内容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