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训诂方法 ,参稽《后汉书》与《汉书》等典籍 ,考释《后汉书》中的四词条 ,或解释原书之疑义 ,或纠正李贤注之错谬 ,或有补于辞书释义之不足  相似文献   

2.
南朝宋范晔所著《后汉书》是研究东汉史的基本史料,自问世后历代皆不乏研究者和整理点校者,并且取得不菲的成就。中华书局1965年唐李贤等注《后汉书》点校本,虽然广泛吸悔前代诸家之校证成果,但《后汉书》中原有的错误亦未得到校勘和清理。  相似文献   

3.
李晓明 《文教资料》2011,(28):83-85
范晔《后汉书》与袁宏《后汉纪》行世日久,同时代其他诸家后汉史书逐渐被淘汰。但范氏和袁氏之外的诸家《后汉书》亦有特点,保有珍贵史料,可补《后汉书》与《后汉纪》之不足。有鉴于此,清代辑佚学家开展诸家《后汉书》的辑佚工作,成果颇丰。  相似文献   

4.
后汉史书有12家之多,但除晋袁宏的《后汉纪》和范晔《后汉书》完整流传至今外,其他10家均已亡佚。迄今为止,除刘义庆、萧子显所著二书已无从考见,暂置不论外,还有吴谢承的《后汉书》、晋薛莹的《后汉记》、晋司马彪的《续汉书》等8家后汉史书还可从相关文史之注,以及种种类书中,略窥一斑。只有建立在查考大量征引已佚后汉史书文字的原始文献、参考其他相关史料,并在先贤们已取得的诸多成就的基础上,对各家后汉史书继续进行辑录,才能最大程度地恢复已佚古书的原貌。  相似文献   

5.
一、容易混淆的作品 1.《汉书》与《后汉书》 两书均为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的作者是东汉史学家班固,《后汉书》的作者是南北朝史学家范哗。  相似文献   

6.
华峤继承了马班创设的以纪、志、传、表撰史的纪传体,所著《后汉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诸家后汉史中体例最完备的一部,该书不仅有“迁固之规,实录之风”,而且行文“秀辞简质,叙致温雅”,为后世所取法。  相似文献   

7.
唐朝李贤为《后汉书》作注,注重文字的训诂,成就很大,但疏漏驳杂之处仍然难免。通过对《后汉书》李贤注中的十个注释进行商榷,以期更深入地推进《后汉书》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背景链接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顺阳人。其所著《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是我国史学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史记》三家注、《汉书》颜注与《后汉书》李注均为名注,然亦有张冠李戴、倒误、以引文之注语当为引文、以引者所引当为原文、据本文改引文及误合等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史通》对范哗《后汉书》的评论,主要涉及体例和史料采择诸方面。其评论既有精到的地方,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总结得失,明其利弊,对于我们学习《史通》和充分认识《后汉书》在中国史学上的地位和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刘知栽在《史通》中经常提到“三史”,周一良先生认为这“三史”是指“旧三史”(《史记》、《汉书》、《东观汉记》)而非“新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他说:“徐坚《初学记》卷二一《文部·史传二》云:‘世以《史记》、班固《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矣。’知开元中犹承六代旧习,目此三者为三史。刘子玄之作《史通》,其心目中三史亦指此三书也。”(《敦煌写本杂钞考》)并以《史通》中《叙事》篇“《晋》、《宋》杀青,又三史之不若”与《书事》篇“王隐、何法盛之徒所撰《晋史》,……异乎三史之所书,五经之所载也。范晔博采众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华书局本《后汉书》《三国志》《魏书》《南史》《太平御览》等典籍,校勘中华书局1974年版《宋书·符瑞志》,得拙见数则.  相似文献   

13.
阿布 《现代语文》2004,120(6):18-18
《汉书》共100篇,后人以十二帝纪、七十列传、十表、八志析分为120卷。因与《后汉书》对,故亦称《前汉书》。  相似文献   

14.
今传《后汉书》作者非一人,注释于众手,在流传过程中时分时合,难免出现各种问题。在今天看来。最主要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各种版本刊刻署名或有不妥,二是后人对各部分的撰人产生误解,三是历代学者对其分合过程聚讼纷纭。因此,有必要考察《后汉书》的版本及其内容分合情况。辨讹祛疑。以求其是。避免后人再度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15.
背景链接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顺阳人。其所著《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是我国史学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纵观中国文学史,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往往在其作品中反复申述忠奸之别,辨明忠奸之义由此成为中国士大夫文学一大主题。范晔《后汉书》序论赞虽非文学文本,但其在辨明忠奸这一文学主题上对中国文学史起着上承下传的作用,而其显著的艺术特色也对后世文学家具有较大滋养意义。由此可见,范晔《后汉书》序论赞不惟有重要史学价值,亦具明显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清代是《后汉书》研究的总结集成时期,成果突出。其研究领域广泛,投身学者众多,引用材料详实,运用方法科学,既注重考据,又有史意阐发,在《后汉书》研究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范晔(公元398-445),字蔚宗,南朝顺阳人。其所著《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是我国史学的典范。明代的军事理论家茅元仪在他的《武备志·战略考》里分析了虞诩破羌的战例:“兵到乃发者,利诱之也;日夜兼进者,  相似文献   

19.
唐朝李贤为《后汉书》作注,注重文字的训诂,成就很大,但疏漏驳杂之处仍然难免。本文对李贤《后汉书注》中同义复词的现象进行探讨和商榷,以期更深入地推进《后汉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对中华书局整理本《后汉书》李贤注称引《史记》材料所存在的校点问题,结合有关资料,提出12则作讨论辨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