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从银行卡产业发展的现状着手,从受理市场规模和现有磁条银行卡的安全问题两个方面分析了制约银行卡产业发展的瓶颈,并针对银行卡产业发展存在的瓶颈提出了发展银行卡产业应该从抓住机遇、改善受理环境、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和加快银行卡人才培养四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银行卡诈骗案件的频发,储户金额的大笔丢失,除了与目前金融行业因追逐利润压低成本而不采用高技术手段有关,还与立法缺失、责任认定不明关系甚大.深入分析两个学科特点,从各自角度综合建立一个分层安全框架.针对不同种类的银行卡和实际案例情形,对于各层的安全技术和法律层面都予以明确,且提出应对措施,为未来进一步制定与规范用卡标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银行卡业务是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实施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研究银行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的现状和问题,并在综述国外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最新发展的基础上,探讨我国进一步发展银行卡业务的具体策略及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4.
伴随银行卡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展,银行卡欺诈案件也越来越多。这不仅使持卡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同时也使得银行卡业务的法律风险不断增加,银行卡欺诈涉及民事与刑事两种法律关系,且二者相互衔接和补充.共同构成了我国保护银行卡交易的法律体系。本文主要以银行卡欺诈,特别是银行卡冒用的民事法律责任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探讨其与刑事责任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银行卡产业在全球产业的背景下如何适应全球化的挑战,实现产业升级正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而全球价值链的兴起为银行卡产业升级提供了一种分析工具。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银行卡产业的现状,根据GVC和产业升级的理论.指出了我国银行卡产业嵌人GVC以促进产业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自80年代中期第一张银行卡诞生,中国的银行卡业务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目前相当多的因素制约着我国银行卡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的目的在于考察中国银行卡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有利于其发展的政策建议。文章分三部分,分别阐述了我国银行卡及银行卡市场发展的概况以及相应的创新对策,希望能对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7.
银行卡是由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向持卡人发行的具有多种功能的结算凭证,是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一种支付结算工具。目前,银行卡恶意透支的情况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分析恶意透支的原因及其危害后果,论述了利用银行卡恶意透支的构成要件、归责原则以及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犯罪手段层出不穷,克隆他人银行卡进行现金套取,致使受害人遭受重大财产损失的同时,如不能及时侦破案件,会致使受害人再次受到打击。当事人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常采民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即通过民事诉讼起诉银行,依据是银行未尽到审慎义务,造成储户资金的损失。从银行角度出发,在不能追回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下,银行就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样就会使银行造成极大损失。本文力图从该类案件刑民适用角度分析,就纠纷解决方式和途径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别被忽悠了     
《科技文萃》2014,(2):14-14
从去年12月份起,我在某银行开通的“超级网银”就开始转不了帐了。去到柜台,有关服务人员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我的银行卡所关联的某某银行设置了限制.以阻止资金的转出。由此看来,从某某行转出的资金的数额一定不会少。  相似文献   

10.
花旗银行于6月9日确认,其客户账户被在线非授权访问。花旗在声明中表示,黑客影响到的账户非常有限,仅有美国北部区域1%左右的银行卡用户受到影响,被窃取的信息包括用户姓名、银行账号、包括电子邮箱在内的联系方式等信息。花旗银行表示,用户的社会安全号码、出生日期、银行卡有效期、银行卡安全代码等信息没有被盗。但客户联系方式等信息的失窃仍然会影响到客户,银行方面已经采取了改进措施避免类似的失窃发生。  相似文献   

11.
交换费是一种调节银行卡发卡市场和收单市场平衡发展的制度安排.垄断竞争市场下的交换费水平受市场势力、产品成本及交叉弹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对不同的商户和银行卡产品确定不同的交换费水平,改革收单市场的定价方式,对促进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快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司法判决是联系公民和法律的桥梁,公民通过司法判决来认识法律。提高司法艺术,坚持司法公正,将法律的要求通过司法判决完整地展现给公民,实现“内在观点”与“外在观点”的统一,法律就不是仅仅从外在观点来看的不具有确定性的“预测论”,而是从内在观点来看的具有确定性的“义务论”,如此才能建立公民和法律之间稳定的“熟人关系”,法律权威在这种“熟人关系”中才有牢固的根基。  相似文献   

13.
数据库权利作为一种特殊权利保护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并且已经在欧盟境内变成了一种法律现实。这种观点认为,版权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技术措施等不能提供足够的经济激励,因此必须在现有法律保护模式之外创设一种新的保护模式,以保护数据库制作者对其享有的权益,这就是特殊权利保护模式。从价值目标的角度看,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的合理性在于兼顾了公平和效率的双重价值目标。从法律经济学角度看,数据库权利作为特殊权利保护对数据库制作者和社会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民法基本原则是民法理论的重要问题。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从主体看有平等原则,从内容看有权利不得侵犯原则、公平原则,从民事法律关系产生的原因事实看有意思自治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权利不得滥用原则,作为法律的补充原则有遵守国家政策原则、遵守公序良俗原则。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预付式消费作为一种新型消费方式应运而生。但由于国内对预付式消费的法律制度缺位、诚信机制不健全、企业自我约束较差等原因,预付式消费在实践中产生了诸多问题。从法律上看,预付式消费双方形成了预付式消费合同的法律关系,本文将从预付式消费合同的含义、性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明确对于预付式消费合同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规制预付式消费合同。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贵在实践。基于中国国情和法治的视角,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解决好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制度构建上的法治化;二是秩序保障上的和谐化;三是法律观念上的权利化和生态化。  相似文献   

17.
法律与伦理之间的冲突一直是理论研究者最敏感的话题,站在伦理的角度评价法律的价值,只有设想一个秩序是"委托"另一个秩序的,才有可能从完全相同的观点把法律和道德看作是同时有效的。法律在伦理上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当法律进入道德的领域,对于那些批判则显得无辜。通过法律可以减少社会上的罪恶,可以稳定人心,可以得到伦理上的"善"和"快乐",使得法律的工具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然而多数情况下,法律与道德发生了冲突,人们更倾向于不确定论。法律在伦理上的功能分析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法治与德治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是我国法律赋予劳动者的辞职的权利,目的在于保护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自由择业权。从法律角度来看,劳动者辞职程序简单,条件宽松。但是由于现实情况的复杂性及劳动者法律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劳动者在行使辞职权利时,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瑕疵,以致于使劳动者处于不利地位,甚至承担不利后果。  相似文献   

19.
亲亲相隐制度是我国古代法律中的一项重要刑法原则,期待可能性理论是20世纪以来在大陆法系国家日益兴盛起来的理论。从人性的角度,从亲亲相隐制度出发,探析亲亲相隐制度和期待可能性理论所蕴涵的普世性价值,借鉴期待可能性理论完成亲亲相隐制度的现代建构,使我们在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中明智地对待这两项制度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