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另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志。泸州以塑造"酒+N"文化品牌为契机打造城市主题文化是挖掘城市特质的主要途径和塑造城市品牌形象的主要载体,是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文化强市的必然选择。当前泸州城市主题文化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城市主题文化整体规划缺乏、城市主题文化基础设施特色不鲜明、城市主题文化产业发展不足、城市酒文化主题推广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2.
当前,旅游业发展已步入品牌时代,依品牌传播与品牌竞争、靠品牌制胜对于促进旅游业发展意义重大。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世博会素有"经济、文化、科技奥林匹克"之称,世博旅游作为世博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推广对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及旅游文化品牌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针对当前旅游文化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世博旅游文化的成功推广进行探讨,并对城市旅游文化品牌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21世纪以来,以休闲养生、娱乐放松为主题的温泉文化主题酒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着温泉旅游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旅游城市的经济收入增长和城市建设的步骤。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温泉度假酒店的建设发展相对落后,大部分温泉度假酒店的特色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缺乏一定的吸引游客的特色,目前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在积极改善和解决。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家和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方法推动行业的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调查显示,国内外旅游业的增长持续较快的速度,其中热带地区的温泉度假酒店的发展速度较快,由于该地区受到气候的影响,常年气候适宜,因此这些地区的温泉酒店较受游客欢迎,今儿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旅游业的经济收入已占国名经济的重要比重。  相似文献   

4.
丽江主题文化客栈发展现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丽江作为一个旅游名城,其客栈行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蓬勃发展。作为新兴的客栈业态—主题文化客栈也在丽江初现端倪,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丽江主题文化客栈在经营发展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何优化丽江主题文化客栈的经营管理,让丽江主题文化客栈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中健康地发展已经成了当前丽江主题文化客栈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在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外出旅行,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从旅游文化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而旅游则是文化的传播载体,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产品成为当前旅游业市场发展中的热门产品。文化旅游产品需要文化知识、文化资源作为支撑,在城市旅游业发展中,如何将城市的文化资源,体现在文化旅游产品中,为城市发展创造经济收益,并产生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是当前城市旅游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从文化资本下的城市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以及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外文化旅游发展迅速,并成为全球旅游发展的亮点和主流,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池州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文化旅游市场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促进池州经济、文化、环境发展均有重大意义,文章在对池州市文化旅游市场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对文化旅游市场开发进行了定位,提出了国际化、品牌化、可持续发展、旅游即城市、区域联动等具体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7.
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打造特色主题经济集群,有利于运用文化特色资源,带动经济、贸易、旅游等行业的发展,从而创新城市特色经济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双赢,创建和谐的环境。本文目的在于广泛挖掘城市文化特色,探讨适合烟台文化载体建设和完善的道路,最终实现城市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洛阳老城历史文化街区是洛阳古都历史风貌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段,是洛阳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历史文物古迹众多,文化积淀深厚,具有发展旅游的良好基础。目前街区的旅游开发存在着旅游主题不统一、旅游氛围不和谐、旅游资源品位较低、街区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对此,洛阳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需要对街区进行进一步的功能分区,整治街区景观,提高旅游资源品位,完善街区管理体制,营造和谐、安全的旅游氛围,形成一个能展现洛阳古都"神韵"的旅游品牌街区。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化协同共生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独具特色,盱眙的自然生态、文化基础条件得天独厚.在自然遗址与文化遗产相互交融的生态中、在人文历史与生态环境的互动中发展基于精神旅行的文化消费形态,构成乡村生态与生态城市、自然生态与人的精神世界、城市文化与形象营销的耦合关联.盱眙要依托生态文化发展“五色循环互动机制”,建设乡村、户外、博物、科普旅游等新兴业态,从而提出淮河生态文化实验区主题培育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城市主题文化的确立与打造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及保护历史文化的核心战略;城市品牌战略的创建与实施是城市形象重塑和提升的全面构想与重要决策;城市价值观的选择与弘扬是城市文明建设的强力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11.
今天,在现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透过城市之间“文化力”的种种较量以及“文化魅力的全面显示,无不昭示这样一个崭新的命题:城市的内涵是文化,城市的竞争,实质上是文化的竞争。城市的形象问题,说到底就是城市的文化品位问题。一言以蔽之,谁把握了城市发展的文化定位,  相似文献   

12.
承德旅游文化名城建设是旅游、文化、城建三要素的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研究历史文化与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旅游名城建设中深入挖掘历史资源,遵从历史文化理念,在城市建设中彰显古城特色和魅力,才能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承德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3.
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共识的一种价值体系,而学校主题文化是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因此,主题的文化创作应该以内核和外延作为指导原则,注重挖掘优秀的文化理念,实现文化品味的提升,才能促进特色校园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现代旅游者追求高层次的旅游体验和审美享受,将历史文物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品牌优势,是提升旅游目的地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阐述了旅游文化品牌建设应采取持续发展、品牌特色、品牌体系及市场导向的原则,提出了广府旅游文化品牌建设措施是准确定位广府品牌特色、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提升广府品牌知名度,发挥历史文物资源独特优势建设广府旅游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5.
旅游文化品牌塑造即通过旅游文化的主题定位和整合创新,保持当地的文脉,促进旅游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它不仅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而且对旅游地和整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也有重要意义.塑造旅游文化品牌在未来旅游业的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区域文化风采的展现,更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整体形象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郴州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旅游形象定位不够充分。要想在旅游市场中独树一帜,赢得旅游者的眷顾与青睐,必须充分利用本地的历史文化,赋予本地旅游产品更多的文化价值。郴州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整合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福地文化、简牍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曲艺文化和体育文化。对郴州的历史文化进行解读,并将其转化为旅游经济资源,一要增加郴州历史文化旅游的丰度和深度,二要包装郴州历史文化旅游的精品,三要文化地宣传郴州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7.
2017年出台的《河北省旅游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了把张家口、承德、秦皇岛打造成三大国际化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作为具有中国历史文化特色的红色旅游是河北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借助红色文化传播和红色资源挖掘助力国际化城市建设是当前我省旅游业发展需要考虑的内容之一。本文以秦皇岛市为例,探讨如何通过鉍色旅游诗詞文化开发助力河北省红色旅游发展和国际化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8.
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城市文化建设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西安城市建设中应批判地继承发挥周公的“仁道”,吸取周公“仁道”的人本之精华,摒弃“仁道”专制、集权之糟粕。建议在城市文化战略上,要把西安建设成“东方仁都”;在心理建设上,运用高科技手段,宣传西安“仁道”传统及其当代转型;维护生态平衡,推进“绿色化”设计和建造;体现“诗意化”特征。打造文化主题建筑。  相似文献   

19.
要提升泸州城市文化建设水平,艺术领域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艺术早已超越了艺术家们自我提升和简单的商业功能,已经成为拉动整个精神文化建设的领跑者,在一个城市中艺术领域的建设程度能彰显出城市文化素质的层次。目前,泸州的城市文化建设观念滞后,城市文化打造档次不高,城市文化建设水平亟须提高,在泸州开展提升城市文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应在确立历史文化总体原则的基础上,打造泸州原创艺术产业基地。只有把原创艺术成功引入市场,带动城市文化素质建设、教育产业、旅游开发,经济产业等,社会效益才会得到更好的提升,泸州城市文化建设也才能走向高品质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有着丰富的道教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道教名山宫观众多,道教文化艺术体系完整,具有开发道教专项旅游的条件和基础。本文中对河南省道教文化旅游的主题形象定位为"中原仙山,老子故里",为河南省道教文化旅游策划了六个核心旅游产品和两类线路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