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图书馆运行机制的角度,提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即“文献中心型”时期、“馆员中心型”时期和“读者中心型”时期;论述三个不同时期图书馆的核心特征、表象特征及其差异  相似文献   

2.
徐红玉 《图书馆》2021,(1):84-91
文章在“信息—知识—智能转换规律”视野下,遵循“三个背景框架”构建、运行原理,研究“三个时期”图书馆空间转型策略与案例。分析“整合、重组、关联、互动”在图书馆空间建设和转型中的信息学功能,归纳图书馆空间转型对“三个背景框架”构建的信息学意义和对图书馆职能履行的社会价值。研究表明:三种形态的图书馆在“三个时期”的空间转型,其形态创设和策略选择与知识论的“三段论”和信息论的“三个背景框架”原理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特色"刍议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图书馆发展的特色化趋势被称为中国图书馆人开启新世纪之门的“钥匙”。在考察图书馆特色化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文中对图书馆之“特色”的内涵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营造图书馆特色的三方面对策。  相似文献   

4.
"杂家"观念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英 《图书馆》1998,(3):44-46
理想的“杂家”观念是图书馆人企图超越现实压力的一种不切实际的意想,它流行的结果,使图书馆变成了“大杂院”,图书馆人变成了“勤杂工”,图书馆工作停留在表面而不能自拔。图书馆人要完成信息传递的使命,必须重新设计自己,走专业化的道路,以自身特有的价值满足社会的需要,这才是图书馆人发挥图书馆作用赢得社会尊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图书馆的形态也在不断的变化,本文总结国内外关于未来图书馆形态的三种代表性观点即: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阐述了这三种形态图书馆的概念、结构、特征和作用。通过对三者的比较认为,数字图书馆应是未来图书馆的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6.
对“图书馆应该更名”、“图书馆即将消亡”等议论进行了剖析,认为二者实为一种论调的两种表述。它们根源于论者对图书馆的表层认识以及图书馆界的躁动情绪和潜在的自卑心理,其根本错误在于把现象当作本质,把预测当作现实。指出目前图书馆的转型刚刚开始,应该审慎看待图书馆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试析民营图书馆生存空间的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厘清“民营图书馆”的概念,结合我国民营图书馆发展的事例,从资金来源、办馆规模和服务形态三个方面总结出民营图书馆的4种常见类型,并归纳出民营图书馆的4大生存空间特征:基于社区已有的集中需求、市场细分形成生存基础、定位主要限于社区图书馆、通过连锁经营或者缔结联盟形成生存网络。最后,从公共财政以及与民营图书馆发展相协调的角度出发,提出当前应重点在三种社区建设公共图书馆。  相似文献   

8.
试论"图书馆产业"与"图书馆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图书馆产业化”这个名词在我们图书馆界广为流传,也频频出现在我们图书馆学刊物上。“图书馆产业化”的理论影响着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论述了图书馆能不能产业化、如何判别图书馆产业化的部分。结论是:图书馆是产业,但不能产业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指出“图书馆精神”的现状不是“公平迷信”,而是一种处于图书馆精神危机状况下的“公平迷失”,但我们的再选择还是图书馆的“公平精神”。  相似文献   

10.
对图书馆界有学者提出“图书馆员第一”与“读者第一”二个理念存在“虚实关系,从属关系,并行关系”的观点提出质疑,对所谓“虚”概念进行了剖析,对三种“关系”之关系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读者第一”的本亚函义,认灶我论是单纯的取代还是有着何种“关系”的双重理念并存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读者第一”永远是图书馆不可动摇的信条。  相似文献   

11.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科学发展的要义是发展图书馆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发展人人共享;基本要求是实现图书馆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图书馆。构建和谐图书馆表现为三个层面:总体上,图书馆与社会文明进步相适应;行业中,不同类型图书馆层次与结构合理;具体看,图书馆构成要素合理配置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了解国内外图书馆出版服务现状,探索图书馆出版的发展趋势,为图书馆出版服务实践提供基本策略。[方法/过程]研究过程中浏览国内外图书馆主页,阅读代表文献,通过内容分析,归纳图书馆出版的演进脉络和发展趋势。[结果/结论]图书馆出版的演化历程经历3个阶段;出版内容发展有5个层次;在与用户合作的基础上,图书馆出版向内与图书馆各项业务不断融合,向外与出版社和数字出版领域其他机构逐步合作或整合。最终提出不同类型图书馆的出版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Public libraries have seen a decline in public funding, relying on a mixture of external types of funding to keep services running. With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continuing to face financial pressures, some libraries have explored alternative ways to maximize funding, by forming library districts. This report aimed at exploring library districts in three states, Colorado, Michigan, and Oregon, which have similar funding structures. The report found more stable and predictable funding patterns in library districts versus their counterparts and provides evidence that is a strong alternative for public libraries seeking a change in the way they obtain funds.  相似文献   

14.
论图书馆价值观建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从图书馆价值观对图书馆发展的意义入手,阐发了建设图书馆价值观的意义。同时,分析了图书馆价值观的类型和特点,最后,提出培育图书馆价值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界定我国高校图书馆组织氛围的层次类型及其评定基线,为高校图书馆组织氛围的自我测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高校图书馆组织氛围的抽样调查,选取江苏省11所图书馆全体馆员进行组织氛围测评,根据我国高校图书馆组织氛围的现状、各个参与馆组织氛围的特点和发展水平的高低,使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图书馆组织氛围进行分类并界定其基线。[结果/结论]我国高校图书馆组织氛围可以分为:中立型、激发型和高效型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Purpose/significance] This paper defines the hierarchical types and baselines of organizational climate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China, provides a value judgment and reference basis for self-assess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y organizational climate.[Method/process] A nationwide survey of the library organizational climate was conducted, and 11 libraries were selected to take assessmen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participating libraries, the clustering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classify and define the baseline.[Result/conclusion] The organizational climate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neutral, stimulating and efficient.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各种类型图书馆及其特点的介绍,揭示辛亥革命时期我国近代图书馆体系已经建立;以《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通俗图书馆规程》和《图书馆规程》为例,说明各类图书馆规程的颁布成为我国近代图书馆立法的开端.最后,对这一时期开始萌芽的图书馆学研究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政策是国家机关、党(团、工会)组织、图书馆、国内外图书馆行业组织及其相关组织,为调控和引导图书馆系统的运行和发展,按照一定的程序所制定的不属于法的范畴的行为规范、准则或行动计划。根据其制定主体、影响范围、客体、目标等属性差异,可将图书馆政策划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政策可形成不同的结构,如塔形、链形、圈层、网状、矩阵和群落结构。然而,合理的图书馆政策结构起码应具备三个要件,即有序化、分级控制与严格的组合秩序。  相似文献   

19.
采访业务外包:图书馆与书商关系的选择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指出图书馆的业务重组和书商服务的提升为图书馆实行采访业务外包创造了条件;按照外包的程度,将采访业务外包划分为部分外包和完全外包两种模式;阐明采访业务外包中存在图书馆失控、历史断层和书商配套服务欠缺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更新理念、多方合作和加强沟通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江苏高校图书馆区域联盟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就"不同类属关系、不同获益程度、不同效益预期和不同个性诉求"4个方面研究影响图书馆联盟自身发展的利益冲突因素,进而从"制度建设,公平合理、团队目标"3项基本内容探讨图书馆联盟内部利益均衡机制构建的实现途径,从"营造联盟文化氛围、拓宽成员交流渠道和危机预警管理体系构建"3项具体措施探讨图书馆利益均衡机制有效运作的保障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