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人物访谈节目几乎是每一个电视频道都会有的节目样式,而人物访谈栏目可以说是每一个有追求的电视台都会设立的.但一个人物访谈栏目的功能如何设计?仅仅是做一个自己所理解的人物访谈栏目,还是从频道层面考虑这个栏目的功能?显然,应当是后者.  相似文献   

2.
兰州电视台的《“一把手”上电视》于2005年6月开办。这一栏目由中共兰州市委书记倡导,兰州电视台组织制作队伍承办的《“一把手”上电视》在当地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地方行  相似文献   

3.
吕午飞 《视听纵横》2007,(1):115-116
为推出观众耐看的电视节目,结合县级电视台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访谈类节目的优势,奉化电视台于2006年元月推出了一档崭新的访谈类专题栏目——《奉城纪事》。奉化电视台乃属首次推出该类栏目,即便在整个宁波市亦不多见。究其原因在于访谈类专题节目是以  相似文献   

4.
兰州电视台的《“一把手”上电视》于2005年6月开办。这一栏目由中共兰州市委书记倡导.兰州电视台组织制作队伍承办的《“一把手”上电视》在当地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地方行政管理的廉洁高效,推进民众的参政议政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这档节目也使媒体惯常的舆论监督发生了变化.舆论监督由民众的诉求上升为政治交流平台的搭建,上升为协商对话的机制.使传统意义上的舆论监督得到了升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频道制的实施,有些电视台开始对栏目运行机制进行改革,"主编主播制"就是针对传统栏目运行机制的一种创新。顾名思义,就是主编与主播两个职位由一个人承担,这种栏目运行机制实质上就是主播中心制。在国际电视界,这种栏目运行机制早已有之,而我国才刚刚起步。  相似文献   

6.
彭涛  陈月异 《传媒》2016,(13):39-41
从2005年兰州电视台创办的《一把手上电视》栏目中所展现的问政雏形,到2011年武汉电视台首度推出的"电视问政"栏目的问政小高潮,再到2012年国内各地争相模仿武汉电视台而掀起的问政大高潮,经过几年的发展,"电视问政"节目已经以不同的形式与版本在各地出现.分析"电视问政"节目中由符号所体现出的显隐性权力及其惩戒性特征,对促进"电视问政"节目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水浒传》里有个泼皮无赖叫“牛二”。日前,在某县担任县委书记的朋友宋某来济,和我谈了多次遭遇被“牛二”敲诈的事。该县前几年为了引进一个大项目,采取先上车后买票的方式,搞了一个加工区,土地手续正在补办当中,这事不知怎么被京城一些小报小刊得知。一天,县里来了两名某报记者,拿着一篇批评稿,找到他,说是要曝光,宋某作为县里一把手,自然不希望曝光,于是乎,安排二位记者住进县里最豪华的宾馆,高标准宴请  相似文献   

8.
刘庭康 《新闻窗》2010,(1):70-70
为适应媒介市场化竞争环境。满足电视受众需求,各级电视台除了办好新闻栏目外,纷纷打造各种类型的品牌栏目,访谈类栏目就是其中之一。如江苏电视台的《人间》、贵州电视台的《人生》、四川电视台的《非常话题》、内蒙古电视台的《现场》等。这各式各样的情感类访谈节目,制作和题材都很有故事看点,拢聚了相当一批“铁杆”观众,在收视率方面成绩不菲。  相似文献   

9.
深圳电视台的《法治纵横》栏目是1995年11月在广东省将深圳确定为依法治市试点市的大背景下推出的,迄今已播出350多期,经过7年多的“洗礼”和磨练,逐渐成熟并成为全国同类栏目中的知名品牌,节目在全国近20个省市电视台交流播出,1997-2002年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电视法制栏目类一等奖,短片类一、二等奖和中广学会城市电视社教节目评比栏目类二等奖。是深圳电视台少数“存活期”超过7年的栏目之一。  相似文献   

10.
"固化"对一同新闻的记忆——央视《新闻周刊》创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电视的新闻周刊栏目发展很快,一方面,观众面对庞杂的一周新闻,需要透过镜头看背后,通过现象看本质.另一方面,电视台在一周内拥有庞大的新闻资源(包括内容和图像),有效地挖掘这个富矿,对纷繁复杂的新闻内容进行梳理.是电视台进行资源再利用的必然途径.央视<新闻周刊>主持人白岩松提出"新闻胶囊"的说法.栏目制片人为此解释说,在周末的45分钟相对短的时间里介绍给观众一周国内最重要的新闻,一个人吃下这颗"新闻胶囊",就会固化他对一周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应该是与他最有关的,作为一个社会人最应该知道的."新闻胶囊"的提法得到了栏目创作组的认同.我们不妨沿着固化记忆的角度,探析<新闻周刊>的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心理访谈节目在我国电视荧屏上悄然升温。继中央电视台开办了我国第一档以现场个案访谈为电视表现形式的心理栏目《心理访谈》后,上海、哈尔滨、深圳、广州等电视台也陆续开办了《心灵花园》、《心理时间》、《守望心灵》、《夜话》等栏目。心理访谈节目以其对现代人心理状态的关注、独特的节目定位和人文关怀的节  相似文献   

12.
2014年年初,我开始担任深圳特区报“民生面对面”工作室主任。“民生面对面”是深圳特区报一个全新的栏目,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由主持人与一位部门或单位的“一把手”就有关民生话题面对面访谈,第二天相关内容在深圳特区报显著版位报道。  相似文献   

13.
沛县电视台对农栏目《农村科苑》创办以来,从栏目自身的定位、内容到运作形式,都以追求“三贴近”为特色,成为沛县电视台的一档精品栏目,曾被评为“徐州市十大品牌栏目”和“徐州市十大名牌栏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访谈一向有着吸引力强、可塑性高及节目内容深浅度可灵活把握的优势。但是,受访谈栏目时长有限、主题严肃、内容枯燥等很多实际问题的困扰,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操作难度很大,想做得“好看”并非容易。在这一背景下,吉安广播电视台《文琼视点--直通百姓》作为电视深度报道的后来者,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一条地方电视台访谈栏目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卷头语     
《视听界》1998,(3)
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和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对广播影视工作的要求,江苏省厅1998年一个重要举措是决定实施精品工程,即省属电台、电视台要分别推出三个重要栏目、三个重要节目、三个重大系列报道;省有线电视台和13个市局各推出一个重要栏目、一个重要节目、一个重要系列报道,以此在全系统强化  相似文献   

16.
《视听界》2013,(4):6
吴江电视台1993年10月开播.已经走过20个春秋。现有员工150多名,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90%以上。目前开设自办栏目10多个,每天播出自办节目时长超120分钟,基本形成了以新闻为主体,专题、访谈、资讯、联办等各类栏目齐头发展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17.
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在生活中的许多行为都需要用法律来规范。针对群众对法律知识的渴望.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电视台也都开设了法制宣传栏目.法制电视节目像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兴起。据央视一索福瑞媒介研究发布的《中国电视栏目发展报告》显示,截止到2004年6月15日.全国有8家电视台开办了法制专业频道.还有60个法制栏目。  相似文献   

18.
重庆《有线报道》是一个典型的都市电视新闻栏目。她出生和成长在中国西部特大型都市重庆的主城区里。自有线电视台1994年9月6日创办《有线报道》以来,在重庆电视新闻发展和改革的轨迹上留下了几个足迹:  相似文献   

19.
访谈节目关系到电视台的收视率和知名度,办好访谈节目也成为各个电视台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而主持人是一个节目的“商标”和形象代言人,其语言表达技巧的高低对访谈节目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如今众多电视频道的竞争中,风凰卫视的几个主打栏目已经成了很多地方电视台竞相模仿的对象。在短短九年的时间里,风凰电视台打造了一个全球性的华语媒体,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娱乐频道发展到拥有中台、资讯台、美洲台、欧洲台、电影台,和拥有一大批品牌栏目、名牌主持人的能够覆盖全球的华语权威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