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思维导图是一种高纬度思维与图文并茂形式结合的可视化的知识表征工具,它能够化繁为简,以简驭繁。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以翻译的方式将知识点罗列在学生面前,而将思维导图工具应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去,以用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和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思维逻辑,加强课堂交流,真正提升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难得的一部趣味逻辑学──《与中学生趣谈逻辑》读后杨殿勋形式逻辑,又称普通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及其结构的科学。它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们认识事物、获得新知识的必要条件,是提高人们逻辑思维能力的手段。说话、写文章都要讲究逻辑,而社会越发...  相似文献   

3.
<正> 形式逻辑是一门既古老又时时焕发青春活力的科学,它所研究的诸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个运用头脑想问题的人不可须臾缺少的。形式逻辑的生命在于联系实际思维,它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我认为当前在对于形式逻辑这门学科的研究问题上应当加强对逻辑应用问题的研究,从这里入手去丰富和发展传统逻辑的科学体系,决不可以使之成为书斋里的空谈。学逻辑旨在应用,如果学习逻辑知识不与实际思维相结合,如果仅仅是熟炼掌握形式逻辑的规律和规则而不去涉足现实,漠视现实生活,那么逻辑知识便毫无价值,  相似文献   

4.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思维工具。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核心点,并由此向外散发无数的分支,而这些分支之间又相互产生了关联。通过这样的方式去理解概念并分清概念间的联系与逻辑框架,对记忆大批量知识,形成一定逻辑思维模式有重要帮助。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作为一种依靠发散性思维运转的学习工具,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逻辑化、系统化,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领域,思维导图(Mind Map)与概念图一样是盛行于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一种有效的知识表示工具,它利用图形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维和理论等,是把人脑中隐形知识显性化、可视化。目前,国内对它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思维导图的应用会更加广泛,因此,认识它、研究它、探索它的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思维导图属于一种现代化先进的表达工具,目前在教育实践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但由于不同学科的逻辑结构和知识体系各不相同,因此在对思维导图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重新对其进行定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思维导图的教学实践价值。本文主要对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1986年国家教委修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取消了逻辑知识,当时在语文界以至整个知识界引起了震动,曾展开一场争论。今天,我们回头反思,有必要旧话重提:中学到底应不应该教学逻辑知识。首先应弄清逻辑学的内涵。“逻辑学就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也叫形式逻辑。”可见,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思维,逻辑知识就是帮助人们自觉地遵守思维规律,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发现思维的重要工具。因此,学习逻辑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学会如何思维.  相似文献   

8.
王通通 《天津教育》2022,(19):53-54
<正>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先进的思维工具,正逐渐被应用到各领域的教学中。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与阅读教学的思路有着许多契合点,群文阅读教学就是一个有益探索。一、思维导图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思维导图也称“心智图”,是人们在研究思维方法过程中探索出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思维辅助工具。思维导图从人的思维活动特点出发,将各种知识按照一定逻辑进行关联,依靠各种图形、线条构建起直观的知识网络,从而使知识间的联系更加可视化。同时,  相似文献   

9.
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基本的逻辑知识是认识问题和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普通高中新教材中的简易逻辑知识包括逻辑联结词、4种命题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3部分,内容虽然是“简易”的,但它们的结构形式极易相互干扰,其真假性的判断也扑朔迷离.如何使学生排除困惑,对比分析、对比论证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问题是探究的起始点,是课堂的兴奋点,是知识的生成点,是智慧的增值点,问题对于课堂教学具有核心价值。笔者以为,教师应当研究问题的设计角度,才可能让问题真正成为学生思维的发动机。一、从因果的角度设计问题,即逻辑型问题所谓逻辑型问题,就是涉及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的问题。这类问题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去探究因果相关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  相似文献   

11.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of an educational system is to teach the student how to think, how to look for answers and to make him capable of participating in his country's educational project. Each nation establishes its educational system within its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ircumstance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hould be an instrument in this context.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视频与视频字符叠加实验仪的研制背景、组成、工作原理、主要电路的设计方法及应用情况。实验仪电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信号分离电路、控制计数电路和切换开关电路。实验内容设计为开放式、研究性,因而通过本实验仪器,学生不仅可以巩固视频技术知识,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应用进展情况,而且在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应用和硬件描述语言方面的学习也将得到提高。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通过该实验仪不但可以开阔视野,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3.
雍琦教授是在我国法学逻辑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学者。他主张逻辑课程的教学必须注意发挥其应用功能,法律逻辑的教学与研究必须与法学的实质内容相融合。如何最大程度地让大学课堂成为普及逻辑学的重要阵地,如何加强贴近生活面向社会的逻辑学科普工作,是雍琦教授留给我们继续思考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古代逻辑源于对辩论传统中真实论证的研究,但是之后数个世纪,这门学科变得高度抽象化和理论化.高度抽象化、理论化的背后潜伏着某些风险:距离普通人越来越远;与数学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学科界定的错位.逻辑研究将何去何从?逻辑的目的是如何使我们有效地思维,从而做出对与错的判定,逻辑研究也应该回归到这一普遍的意义上来,唯有如此,逻辑才能走入大众,逻辑的力量才能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15.
道义悖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义逻辑是逻辑学发展的新分支,道义悖论也因此成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四种重要的道义悖论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逻辑悖论。其中影响最大的悖论是齐硕姆悖论,它主要涉及到如何可靠地表达条件义务的问题,因此,要想可靠地表达条件义务,必须建立二元道义系统。  相似文献   

16.
分享经济是信息革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新型经济形态,仪器设备共享是以满足供需双方为基础崇尚物尽其用的新的消费观和发展观。当前,科研仪器设备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共享平台不断搭建但共享壁垒依然存在。近几年,国家层面在各类报告文件中力促科研仪器设备面向全社会开放共享。但如何盘活存量调控增量、以市场为导向的第三方共享服务平台如何健康运行、从提供单一检测向提供完整解决方案转变、多点执业政策落地难、对仪器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的考量、仪器设备建设方案书公开、测试数据的知识产权等问题仍是仪器设备共享建设中亟待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Internet的高速发展为优化外语教学和学习环境带来无限生机和希望。目前,Internet已成为英语教学的一种重要工具,使用互联网进行外语教学的潜力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利用这种工具为外语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evaluative account of its authors’ involvement in three major national improvement initiatives. Set in the context of three of the countries that make up the UK, these developments were focused in particular on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al equity. Unusually, the analysis provided compares evidence collected from an insider perspective with data generated through independent evaluations. In so doing, it considers how research and researchers can contribute to system change by using research evidence to influence policy-makers and practitioners at all levels of the system.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this requires the coming together of different perspectives in a process of social learning and knowledge creation within particular settings. This means that researchers have to overcome a number of barriers related to soci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factors. They therefore have to develop skills in creating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s that span boundaries between actors who have different types of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It is argued that researchers also need to mobilise support in dealing with the pressures that this involves.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the presentation of a strategic framework that can be used to think about how school systems can be helped to make better use of research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9.
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师教育,除了具有教育实践的一般特征之外,还有其自身发展的逻辑.对于教师教育的研究不能用理论的逻辑代替实践的逻辑,教师教育研究要面对实践形态的教师教育,要将一种实践状态的教师教育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去寻找实践的轨迹,解释实践的逻辑.用实践的理论来分析,用实践的逻辑来思考,用实践的话语来表达对教师教育实践的研究,正是其实践意蕴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