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2004年审查通过)金属钠在空气中加热燃烧有两处:①第29页[实验2—2]观察用刀切开钠的表面所发生的变化。把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燃烧,观察发生的现象。②第166页。将黄豆粒大小的一块钠放入玻璃管中部,并用试管夹夹住玻璃管加热,当钠熔成小球并开始燃烧时,停止加热。  相似文献   

2.
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修订本(科学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48页[实验2—7]金属钠在氯气中的燃烧实验:操作时是将盛有金属钠的燃烧匙加热待钠燃烧后,伸进集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本实验操作有时不易成功,也不能补救;实验中现象不够明显,容易产生一些负面现象(加热点燃时,由于燃烧匙是铜做的,易产生Cu的焰色);实验过程中,未反应完的氯气易溢出,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3.
观察金属钠色态的演示器郑云宝(福建省永泰一中350700)高级中学课本第一册(必修)第83页“钠的物理性质”的演示实验。课本上是取一块钠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的颜色,由于切开外皮的钠暴露在空气中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在很短的时间内,钠的“...  相似文献   

4.
在做金属钠和水反应学生分组实验时,经常出现危险,这主要是没有合理仪器的缘故。从现在所用的仪器看,用铝箔包好金属钠,用大头针在铝箔上扎眼,再用镊子夹住铝箔伸入水中,操作繁杂,反应缓慢,并造成两大不安全隐患。其一,在做实验过程中,钠容易从铝箔中跑出来,使正在聚精会神做实验的学生受到伤害。其二,在做完实验后,对铝箔中未完全反应的钠处理不当,遇上易燃易爆品容易发生灾害,后果难以估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实验不安全隐患,提高实验工作效率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氢气的性质和用途》和第五节《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教学中,教师要做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按书上的仪器装置实验时,教师需事先制取氯气。教师在制取氯气的过程中以及在做上述实验时,都会有一定量的氯气扩散到实验室或教室里。由于氯气有刺激性气味,是有毒气体,因此危害师生的身体健康,由于教室里氯气的气味很长时间不会消失,不仅污染空气也影响同学们的学习情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这两个演示实验的装置做了改进,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取一支T型管(口径合适),用一支细玻璃管在酒…  相似文献   

6.
正1设计思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中,设计了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教材是这样设计的: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你看到什么现象?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发现由于钠与水反应非常剧烈,实验持续时间短,常伴有轻微的爆炸,不够安全,更没有设计气体产物的检验,存在一些缺陷。2创新之处1仪器创新:本实验采用了微型实验装置,使  相似文献   

7.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基础 ,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不仅能很好地配合知识讲授 ,提高教学质量 ,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探究精神 ,对培养跨世纪的建设人才具有重要意义。1 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艺术化的实验教学具有无穷的魅力 ,能够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并引起探索的动机和行为 ,从而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态势。例如 ,“钠”这节课的引入。以演示趣味实验一滴水生火开始。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金属钠和少许乙醚 ,然后滴入几滴水 ,发现异常现象 :灭火的水滴入蒸发皿后 ,钠立即燃烧起来 ,学生…  相似文献   

8.
一、测定乙醇分子结构的实验 1.取一弯导管,用A端对准吸净煤油的大块金属钠按下,使钠进入导管1cm左右,然后用玻棒将金属钠投至C处,用未打透孔的胶塞封上A端、使已装入钠的导管呈图1(甲)所示的情况,从B端用接种疫苗的注射器注入0.20ml无水乙醇,再用单孔塞(一头大孔,一头小孔)连在100ml注射器上,见图1(乙)。  相似文献   

9.
钠与水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是高一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它既有教师演示实验,又有学生分组实验。现行教材中的实验装置是用铝箔包住金属钠,并在铝箔上刺些小孔,用镊子夹住,放在盛满水的试管口下面,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虽然装置比较安伞可靠,但操作较繁琐,有时也排不出气体,有时排出的气体不能全部进入试管。下面设计一种实验方案,是将钠跟水反应的喷泉实验、钠  相似文献   

10.
高中《化学》教材中此实验的做法是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可观察到钠熔化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在石棉网上留下一层黑色物质,并有少量淡黄色过氧化钠存在。实验中,因钠燃烧后留下的黑色物质较多,使得学生较难观察到钠燃烧产物过氧化钠的颜色。可将实验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11.
高中《化学》教材中此实验的做法是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可观察到钠熔化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在石棉网上留下一层黑色物质,并有少量淡黄色过氧化钠存在。实验中,因钠燃烧后留下的黑色物质较多,使得学生较难观察到钠燃烧产物过氧化钠的颜色。可将实验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高中化学第一册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 2 9页设置了一个用塑料瓶为主要实验“仪器”的钠与水反应的实验 ,不少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至少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①钠跟水反应产生的氢气可能会将橡胶塞顶出 ;②熔化的钠球易烧透塑料瓶壁而发生危险 ;③实验操作不方便。为解决上述问题 ,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 ,供广大教师教学中借鉴与参考。1 实验用品圆底烧瓶、分液漏斗和量筒各 1个 ,带导气管的双孔塞 1个 ,带橡胶管的尖嘴导管 1根 ,铁架台 (含铁圈和铁夹 ) 1个 ,酒精灯 1个 ,止水夹 1个 ,火柴 1盒。金属钠、水、酚酞试液 ,煤油。2 实验装置 (见…  相似文献   

13.
对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教学内容及其价值进行初步分析,结合学生对金属钠和水反应产物的预测和金属铁与水反应的可能性猜测及实验验证,阐述了如何恰当借助实验促进学生形成研究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实验证明钠能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剧烈反应、燃烧,产生黄红色火焰,而在低温情况下只是缓慢反应,并不燃烧,钠的表面出现黑色物质;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炭和碳酸钠。  相似文献   

15.
正1原实验存在的不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将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至燃烧,再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燃烧的钠上面。教学中笔者发现其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对钠加热时间长,则消耗钠的量多,与氯气反应的量就减少;对钠加热的时间短,则可能观察不到钠与氯气反应的现象;对钠加热时会生成氧化钠,将钠与氯气隔开,反应可能无法继续进行;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集气瓶倒扣时,容易造成氯气泄露而污染空气,危害  相似文献   

16.
(2)为了测定乙醇分子的结构简式是CH4-O-CH3还是CH3CH2OH,实验室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乙醇与钠反应(ΔH〈0)生成氢气的体积,并据此计算乙醇分子中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氢原子的数目。试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7.
2教学建议 [实验3—1]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建议教师采用探究法进行实验,效果会更好。 ①每个实验小组分别给一块金属钠、玻璃片、小刀、镊子、滤纸、导电器等器材。  相似文献   

18.
“钠在氯气里燃烧”的实验。教师普遍反映实验效果不太理想。主要是实验稳定性差,重复性不太好,燃烧时现象不清晰,生成的白烟常常掩盖了燃烧现象,同时实验操作也不简便,还偶见有集气瓶破裂的情况。该实验如能作如下改进,以上缺点均可得到克服。  相似文献   

19.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实验2—2]是关于钠的燃烧实验,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钠熔化成小球后易发生滚动,所以很难在石棉网上留下较多的过氧化钠,淡黄色颜色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在做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许多学生在思考: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是与氧气反应,也能与二氧化碳、氮气反应。就金属活动性而言,钠比镁还,略强些,猜测加热时钠也能与二氧化碳、氮气反应。为验证学生们的猜想,我设计了下列两套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