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训大都言简意赅、易于朗诵且内涵丰富,体现了大学历史和文化积淀.本文从中西方大学校训的语言特点出发,提供可参考的相关校训的译文,从而探讨可循的校训翻译的原则.这对语言翻译实践和深入考察中西方大学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校训蕴藏着大学的教育理念、校园历史和文化,是大学思想灵魂的宣示,在学校对外宣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拟以湖南省高校的校训英译为例,结合西方大学校训的平行文本,探讨在翻译生态大环境中,如何结合翻译生态学中的整体观和多维视角适应论等观点探讨中国校训的英译问题,确定校训英译的"生态"定位。  相似文献   

3.
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也是这所大学的文化精神和灵魂在语言上的凝结。校训文本是一种特殊的功能性应用文体,它的主要功能是信息功能和祈使功能,起着文化交流和对外宣传的作用。本文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校训翻译为例,运用语言分析和对比研究方法、针对我国的大学校训翻译进行原则性分析并提出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4.
校训是一所大学的文化品牌和精神宣言,是其办学理念和特色的集中表述,因此校训的准确翻译对于学校的对外宣传与合作至关重要。本文将互文性的概念运用到校训翻译中,指出互文性理论开拓了校训翻译的新思路,为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大学校训是将高校人才培养要求和学校治学精神进行充分凝练后的符号展示,本文以当代中国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校训为研究对象,总结大学校训的来源及语言特征,从文化翻译论的视角对校训翻译原则进行分析,为当代大学校训的翻译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校训是大学精神和文化的浓缩,也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具有言简意赅、易于朗诵且内涵丰富等特点。从功能的角度看,校训是一种具有训示功能的应用文体。本文从分析国外大学校训的语言特点出发,寻找译入语的内在属性,从而探讨可循的校训汉英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7.
李建峰 《文教资料》2008,(9):155-156
大学形象融大学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一体,是校园文化最直接的呈现.在大学形象建设过程中因理念识别、视觉识别或行为识别的不统一而出现种种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助于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形成良性循环,并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为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8.
大学校训承载了一所大学的理念与理想、历史与传统,是大学的"文化名片",然而,我国大学校训却存在雷同、刻板等现象,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讨论与反思,这直接推动了近年来大学更改校训的"热潮".反思大学校训,不能仅停留在文字推敲层面,还要透视校训背后的文化根源--大学校训之思实质上是大学文化之思.  相似文献   

9.
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的浓缩。在中国大学与国外的交流中,得体、准确的校训译文发挥着"急先锋"的重要作用。文章首先对比中西大学校训的异同,然后提出校训翻译应遵循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学校训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走势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大学校训作为大学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演进历程反映了不同时期大学教育理念与大学文化的价值追求。在中国大学校训百余年的发展演变中,早期是"百花齐放";解放后,大学校训经历了批判、动乱与迷失自我阶段,自我意识苏醒阶段,文化自觉阶段;进入21世纪,大学校训文化再次繁荣,但同时显示出新的教育理念的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