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疑义共析“渡河”解宋淑琴汉乐府中有一篇题为《悲歌》的作品,很有名。其中有两句诗写道:“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学教研室古代文学组选注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把“欲渡河无船”一句注释为“比喻没有回家的办法”,显然是不够准确...  相似文献   

2.
前言 (一)教学要求: “中国古代文学”是把“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有机地综合在一起的学科,是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依照历史的顺序,阐述中国古代文学的渊源、发展变化及其主流,分析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一些主要的作家、作品。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过程,提高阅读、鉴赏古代作品的能力,并能给予比较正确的评价,为今后能胜任中学古文教学打好基础。本大纲是根据游国恩等五人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拟定的。 (二)教时安排:  相似文献   

3.
于非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及其配套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编得颇为成功,自1988年问世以来,很受人们的欢迎,为我国卫星电视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不过,从小处看,该教材即使是1994年的修订版,可商与错漏之处,亦着实不少。为降低其负值,笔者不揣浅薄,陈其可商之处,以就教于编者与海内学人;订其疏忽之误,以免以讹传讹而讹焉不已。一、商榷卫、(中国古代文学)(以下引此书仅标页码)PZ3:“如(周南>中的(葛罩>:‘……言告师民,言告言归。……。’这首诗是写女奴们给贵族家割葛、煮葛、织布等劳…  相似文献   

4.
2000年5月10日至11日,“新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学术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遗产》与《文学评论》编辑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主办,《文学遗产》的编委、通讯编委及来自全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共五十余人,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风气、学术规范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5.
俞惠平 《中国考试》2004,(11):24-26
200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课程代码0533)是按考纲进行全国统一命题的考试。命题宗旨.是以全日制高校相同层次课程的同等水平为标准:坚持学以致用原则,注重考核自学应考者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来阅读、鉴赏、分析、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本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考试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6.
《文选全译》注释述评张开城(贵州大学中文系)《文选》为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选,故世称《昭明文选》。《文选》共选作品700余篇,有赋、诗、骚各种文体38类。所选作家作品,除屈原、宋玉等少数作家外,绝大多数是汉、魏、晋及南朝宋、齐、梁各代的作家作品,因而...  相似文献   

7.
张采民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在庄学研究、汉魏文学研究、唐诗研究等方面颇多建树,先后出版了《建安七子诗笺注》(与郁贤皓合作,巴蜀书社1990年)、《新编先秦诗歌三百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  相似文献   

8.
当代学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古代诗歌教学受到较大干扰。古代文学教师应该改变教学现状,开展以作品鉴赏为主的审美教学,引导学生围绕吟诗、画诗、演诗、选诗、写诗等进行趣味阅读,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9.
杜牧,字牧之(公元803-852年),唐朝京兆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是著名的诗人,兼擅古文、填词、书画,而诗歌造诣尤高,在晚唐独树一帜,“人号‘小杜’,以别于杜甫”(《新唐书》本传),主要作品皆收录于《樊川文集》。杜牧的绝句诗一向受到人们称赞,许多抒情写景的七言绝句名篇,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山行》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杨树郁,1962年出生,黑龙江宁安人,汉族,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教授。1983年7月毕业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中文系。先后曾在黑河教育学院、黑河学院任教;2007年起作为特殊专家聘入我校。长期从事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多年主讲“中国古代文学”、“大学语文”等基础课程,曾开设有“诗经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思维与修辞研究”、“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人物鉴评”等专业专题研究课程。先后承担(或参与)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五”计划课题重点课题《从认知性分析到艺术性鉴赏》、《在古代文学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十余项。  相似文献   

11.
晓苏推荐     
我的老师兼朋友江凯波先生.1954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五华县郭田镇上光村,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工作,现任华南师范大学《语文月刊》杂志主编、副编审,广东秦牧创作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副会长。编写出版的书有《当代诗歌名篇选》《爱我中华爱我广东》《语文博览续编》《精短散文佳作赏析》《港台精美散文鉴赏》《散文佳作鉴赏》等多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历史上的十位女诗(词)人班予西汉楼烦(今山西宁武)人,班固的祖姑,有《自悼赋》等作品传世。蔡琰字文姬,汉末陈留(今河南杞县)人,蔡邕之女,著五言《悲愤诗》和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左芬西晋齐国临淄(今属山东)人,左思*之妹。今传有《啄木鸟》等词。...  相似文献   

13.
雅诗凡105篇,就其内容来分,计有怨刺诗34篇,赞颂诗25篇,宴饮诗13篇,爱情诗13篇,史诗5篇,其它诗15篇(内容各有所述,但同一主题又不足5篇,姑且归为一)。由上统计可知,怨刺诗占了雅诗的三分之一左右。怨刺诗不仅数量大,而且,如把《诗经》放在历史上来考察,那么,对中国古代思想、古代政治和古代文学影响最大的,也是这些怨刺诗。笔者对刺话已作过一些探讨(拙作《二雅刺诗内容深》和《二雅刺诗再探》分别见《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和《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一期),本文拟对怨诗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和怨诗产生的原…  相似文献   

14.
陈静 《现代语文》2011,(10):45-46
2011年江西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选择的是黄庭坚的《清明》,诗后有注释: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这条注释介绍了诗人创作《清明》的背景,极大地帮助了考生理解诗人感叹“人生无常,世事无情”、“看似消极,实则愤激”的思想感情。2010年全国卷II古诗词鉴赏,选的是欧阳修的《梦中作》,注释中这样说道:“本诗约作于皇佑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相似文献   

15.
学人风采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30(6):F0002-F0002
王亚南,1956年5月生于云南昆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曾任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哲学研究所所长,现任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学术方向为民俗学和文化研究,兼及文化人类学和民族社会学,被评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社会兼职:《民族文学研究》编委、《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编委、《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执行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特约撰稿人,云南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16.
《金瓶梅词话》难解词语释义校补拾遗赵景波《金瓶梅词语》整理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八五版,以下简称《金》书)问世以后,注家蜂起,释者如云,堪称卓跞冠群者,当推《金瓶梅词典》(王利器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八八版,以下简称《词典》)与《金瓶梅词话鉴赏辞典》(上海...  相似文献   

17.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280页有篇鉴赏罗隐《雪》的文章,其开头一段是:“有一类诗,刚接触时感到质木无文,平淡无奇,反复涵咏,却发现它自有一种发人深省的艺术力量。罗隐的《雪》就是这样的作品。”品读这段话,“反复涵咏”令人生疑,  相似文献   

18.
结合实例介绍古代文学作品中拟声的常见手法,对于分析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谭玉良,男,汉族,1945年11月出生。1969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古代文学教授、四川省鲁迅研究学会会员、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约顾问和《川东学刊》特约撰稿人。长期从事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国文字学、文献检索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对中国古代文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和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都有较深入的研究。近二十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苏轼研究》、参编《情系巴塘》大型纪实文学著作。其中1992年在《西藏研究》第四期上发表的《格萨尔实有其人考》一文,后被《中国藏学》转载…  相似文献   

20.
咏史怀古诗是古诗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咏史诗”是针对古人古事陈说见地,总结历史教训;“怀古诗”是由登临地之景所诱发而抒发感慨。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语文试题的古诗鉴赏题所考的唐朝杜牧的《过华清官》及宋代杜常的《题华清官》就是“咏史”与“怀古”的代表之作。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背诵的30首古诗词曲中,咏史怀古诗就有5首——《石头城》、《桂枝香》(登临送目)、《念奴娇》(大江东去)、《永遇乐》(千古江山)、《扬州慢》(淮左名郡)。如何对这类题材的古诗进行鉴赏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