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道路交通安全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找出事故多发路段,确定它们的改道次序一直是交通安全工作的主要目标。研究如何正确鉴别事故多发路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事故多发路段的定义事故多发路段的鉴别是改善道路安全状况的重要措施之一。事故多发点又称黑点,是指道路上交通事故显著突出的路段或地点,一般面积较小的区域或较短的路段,称为事故多发点,具有一定长度(100—1500m)的路段称为事故多发路段。 2、累计频率法简介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面向用户信息需求为移动商务平台设计个性化的在线评论效用评价方法,满足用户对商品在 线评论的个性化需求,辅助用户进行消费决策。【方法/过程】首先分析利用GA-BP神经网络设计个性化移动商务 用户在线评论效用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意义,然后结合移动商务用户在线评论的特点,从评论内容、评论者、评论 阅读者、评论时效性4 个维度,选取10 个影响评论效用的指标,基于GA-BP神经网络设计了效用评价方法。最后 采集美团APP美食版块数据,通过与标准BP神经网络实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结 论】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移动商务用户在线评论效用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运用GA-BP神经 网络稳定性高,能够提升效用评价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灰色多层次方法的企业知识集成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企业知识集成能力的涵义,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化能力、外部化能力、组合化能力和内部化能力四个方面设计了知识集成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灰色评价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论述了灰色多层次方法应用于知识集成能力评价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4.
弯道是公路最常见的交通瓶颈,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基于力平衡、力矩平衡、圆周运动原理对弯道路段行驶车辆进行力学分析;研究高等级公路超高弯道路段行驶车辆存在各种潜在危险的影响因素及临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等级公路的超高弯道路段上行驶的车辆存在六种潜在危险。最后,结合道路条件、交通条件、道路交通安全法为道路交通设计提供合理的建议,提出提高超高弯道路段车辆行驶稳定性、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的有效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CIO胜任力模型的灰色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pencer提出的五个通用胜任特征模型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构建C IO的胜任力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层次C IO胜任力指标的权重;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给出C IO胜任力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并给出应用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较其它评价方法更适合于对指标中含有大量定性指标评价模型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汪新凡 《情报科学》2006,24(12):1845-1848
搜索引擎性能的评价一般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给出搜索引擎性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搜索引擎性能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事故多发点和危险路段频发交通事故的原因,提出了避免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山区道路由于其地形限制,长大连续纵坡路段难以避免。长大纵坡路段对载重车辆行驶很不利,上坡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会使前行车速减慢、妨碍后续车辆,强超硬会的可能性增大;而下坡过程中,同样由于重力的作用,车速加快,频繁的制动会使制动器过热、制动效能减弱,造成车辆调挡失控的状况发生。根据对历年交通事故资料分析,下坡路段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及频率均明显大于上坡路段,各条公路的事故多发点均为长大下坡路段。因此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车辆在长大下坡路段的行驶安全,本文着重对长大连续下坡路段的安全设施设计进行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道路黑点是描述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的路段。对于道路黑点的识别、分析与处理被广泛认为是预防交通事故最有效的办法。介绍和分析了部分正被世界各国采用的黑点识别方法,这将有利于我国对道路黑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专家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体育建筑设计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对体育建筑设计进行了评价,通过算例分析,此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潘帅 《科教文汇》2014,(5):218-220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交通事故与公众的联系日渐密切。而作为交通事故处理的关键环节,交通事故认定存在着规则不清晰、不统一的局面,引发了大量的争议。通过分析可知,交通事故认定实质上是一种行政确认行为,而行政确认是要式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的特点,也迫切需要制定完善统一明确的技术规范。交通事故认定规则的完善,需要避免和道路交通行政执法观念重叠,而“险情避让理论”较为符合交通事故形成的客观原理。根据这个理论模型推导,结合法律条文,交通事故认定的基本原则可概括为因果关系原则和过错责任原则。交通事故认定的因果关系原则,指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的确定,应该在与交通事故的发生及损害后果有因果关系的行为范围内确定。过错责任原则,指在认定当中,要根据当事人主客观过错的大小,来划分当事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11年和2012年乌鲁木齐市道路交通噪声常规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受机动车保有量增加及城市基础设施开建造成道路拥堵等因素的影响,2012年全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呈现出小幅上升之势,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增强协调联动、实施统一监管,完善交通管理,提高中心城区道路质量、改善机动车车况,加强绿化和隔声屏障建设,以及加大对交通噪声污染的宣传力度、提高民众防护意识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日美英交通事故信息搜集、汽车召回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事故的信息成为推动最近丰田召回事件的最为关键的因素,汽车安全对中国百姓的安全息息相关.本文对中国与日本、美国、英国三个发达国家相关管理体制的对比,在交通事故信息搜集与汽车召回管理体系关系方面,发现了中国现有汽车召回和交通安全监管体系的问题,为完善中国的相关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梁伟 《科教文汇》2012,(12):203-204
改革开放至今,处理交通事故赔偿纠纷的归责原则在不断改革更新。文章叙述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的发展,并结合交通事故实例分析了当前交通事故归责原则方法及特殊情况下的归责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问题历来被人们所重视。针对农村公路超速现象严重、事故频发现象,以北方某地市农村公路现状为研究载体,分析交通流与限速标准的关系,采用现场调查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提出了农村公路限速方法;提出限速区最小长度和横向干扰量等指标,研究得出车辆运行速度与横向干扰的关系模型,推荐出合理的限速标准。经过近两年的实际应用,有效遏制了农村公路车辆超速现象,极大地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资源通过网络平台交易实现价值转化与增值。作为一种非标准化的新兴商品,数据资源具有成本模糊、类型多样、不确定性高等典型特征,传统价值评估理论难以对其价值进行准确衡量。[方法/过程]对此,文章提出了AGA-BP神经网络的数据资源价值评估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诸多影响因素与数据资源价值的非线性关系,通过自适应遗传算法(AGA)优化传统BP神经网络提升价值评估的精度,解决BP神经网络极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较慢等问题。以此方法为基础,收集武汉东湖大数据交易中心的244条数据资源交易信息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基于AGA-BP神经网络的数据资源价值评估方法相比于GA-BP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性能提升明显;该方法在仿真能力、误差水平、拟合数据能力等方面表现出突出优势,具有更好的价值评估仿真效果。该方法在减少数据交易平台买卖双方交易成本,完善数据交易平台的定价机制和策略方面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陆荣秀 《科技广场》2004,(11):80-81
本文对南昌市近几年交通事故进行了分析,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多,经济损失大。因此必须加强宣传教育,重点做好预防工作,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8.
基于动态交通流量的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目前可变车道多为手动定时控制、感应控制而引起的可变车道利用率不高以及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首先对影响可变车道属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以实时的交通流量数据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交通流量的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方法,实时地改变可变车道的属性,充分利用可变车道,提高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PARAMICS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可变车道的利用率,减小信号交叉口的交通延误。  相似文献   

19.
针对诸暨市在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交通问题,研究了缓解诸暨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对策。首先对市区内的路段交通进行了优化设计;其次针对市区停车难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并就市区内公交现状,提出了具体的公交优先措施;同时对市区内的交通流组织做了优化处理,建议实施四条单行线路,而且在相应的路口建议采用禁左措施,并以诸暨中学为例对学校进出口交通做了优化。最后建设市区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加强路网协调,以确保诸暨市城区交通的畅通。  相似文献   

20.
语音流量、视所流量、PS域分组流量是UMTS网络模型中Iub接口所有流量中的基本业务流量,是传输接口带宽的主体与基调,在计算校园3G网的接口流量中占有重要地位。Iub接口流量的算法较多,但由于涉及的内容十分繁杂,计算工作繁重。该文基于Iub接口协议结构,重点考虑FP/AAL2/ATM三层的总协议利用率,以电信实际业务典型数据为依据,以某高校拟建3G校园网为实例,通过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仅对基本业务流量进行估算,其结果与实际工程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