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人的改变,有时是自觉地,有时却是在无意中完成的一种无法逃脱的历史的选择.对任何一个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人来说,丁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巨大存在,她的大胆的充满叛逆精神的作品曾经是那个时代最敏感的声音而一度成为“最正统的共产党作家”.1957年,这个曾经被鲁迅称赞为“唯一的无产阶级作家”的丁玲,被毛泽东“钦点”为中国文艺界最大的“右派”,进入80年代又因为言必称马列,被许多人之称为“右派”.丁玲,这个曾被誉为中国最负盛名的女作家,建国后我们很少再听到真正属于"作家丁玲"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丁玲之于中国文坛举足轻重。可以说,其近60年写作生涯的大半都显性存在于中国文学史,作家丁玲一直是时代的代言人;作为共产党领导下文艺体制内部的工作者和领导阶层,她亲历了新文学体制在政治体制规约之下从建立到形成的全过程。到了晚年,丁玲仍作为中国文坛的“旗帜”参与到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去,成为中国主流文学的代言人之一。纵观丁玲的一生,对合理社会制度的热切追求贯穿始终,其对自我、社会、人生的不懈求索与积极探寻都体现出同时代女性知识分子、作家中鲜有的激情、勇气和主体实践精神。然而,现实境遇中的丁玲却时时陷身于有形、无形、肉体、精神的“牢狱”。从丁玲个案探讨体制内外女作家主体性精神建构的困境,正是本文题旨所在。  相似文献   

3.
咱们中国有一位世界闻名的女作家,她就是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作者丁玲。去年10月4日,是丁玲奶奶诞生100周年纪念日。1951年,毛主席在国庆节观礼台上问丁玲:“中国有没有培养青年作家的学校?”丁玲说没有。毛主席说:“那你就创办一个吧。”于是丁玲就创办了“中央文学研究所”(即现在的鲁迅文学院)。当年,我就是丁玲奶奶的学生。她给  相似文献   

4.
提起丁玲,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一本书主义”。五十年代,“一本书主义”是作为丁玲的反党罪证之一而被赫然公诸报刊的。从那个时候起,“一本书主义”就象一副沉重的枷锁套在丁玲的脖子上,将丁玲从精神到肉体,残酷地折磨了二十多年。1979年,丁玲复出。五月二十三日上午,笔者有幸在北京友谊宾馆拜访了不久前从山西长治老顶山下的嶂头村回到北京的丁玲。谈话间,丁玲不无感慨地提到她回到北京后哭笑不得的遭遇,她说:“我到北京来,碰到青年人,他们就说:‘你就是丁玲,我知道你是一本书主义。’我都笑了。他们知道什么是‘一本书主义’!”的确,对于多数人,特别是青年人来说,“一本书主义”的来龙去脉、原委曲直是不甚了然的。因此,有心要将当年“一本书主义”炮制出笼的事实真相,一一理清,大白于天下,为“彻底推倒强加给她(指丁玲——笔者注)的一切不实之词”作一点切实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杜晚香》是丁玲创作“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重要实践成果之一,只是在“新人”逐渐为“英雄”所取代的历史背景下,丁玲的创作思想也受到了影响,使得笔下的杜晚香显露出被“提纯复壮”的痕迹,且具有构成“女英雄”形象的一些特质,《杜晚香》的文本因此出现了明显的缺憾。而丁玲对作品“散文”属性的坚持,使杜晚香最终没有成为一个完全“神化”的“英雄”,基本保持着她的“新人”面貌。  相似文献   

6.
当我还是一个偏僻山村的小学生时,就知道丁玲的名字。五十年代,陆续读过她的一些作品。直到1980年,有位日本青年学者要到复旦大学进修,我才把丁玲的作品找来按年代先后读一遍,并读了若干有关资料。后来,忙于别的事,连新出的许多论著也只偶而读一点,谈不上有什么研究。然而,我觉得丁玲很值得研究。看了许华斌同志的《丁玲和她的小说》之后,更觉如此。丁玲非常坎坷的人生道路,近三百万字的作品,主编的好几种重要杂志和副刊,文学、文化方面许多活动,少有的浮沉荣辱,国内外的广泛影响……这些互相关联的方面,构成了中国特有而又耐人寻味的“丁玲现象”。  相似文献   

7.
75年来,丁玲以《莎菲女士的日记》的创作,而震惊了30年代的坛,因《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获奖而驰誉国际苑。可是在“反右’,风暴的浪涛里.丁玲竟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变为令人齿寒的“复仇女神”,从而湮没了24年。新时期丁玲复出后,丁玲研究才从恶梦中惊醒过来.将丁玲研究由“拨乱反正”而逐步走向深入;1986年丁玲逝世后,研究站在时代和历史的聚焦点上,去告别死去的丁玲,同时又去寻觅还活着的丁玲,让丁玲创作的“生命力”要在“承受过去.向着未来”的时代浪涛里,闪烁艺术美的火花。  相似文献   

8.
建国之初的一天,黄土高原风呼呼,沙漫漫。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迎着风沙,爬上黄土高坡,站在山梁上。一群孩子提着竹篮,背着竹筐,兴高采烈地跑着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毛主席听着听着,陷入沉思,周总理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笑吟吟地问道:“主席,您在想什么呢?”毛主席回答:“我在想孩子们唱的这首歌,想想看,我们共产党创立才28年呀,而我们的祖国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怎么能说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呢?”周总理意味深长地说:“您是诗人嘛!您给改一改吧!”毛主席胸有成竹地说:“在‘中国’前…  相似文献   

9.
在“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教学中,讲到我国的政党制度时,总有一些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国必须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而不是实行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有哪些优越性?本文就此问题做些分析。一、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由中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的核心力量,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观代化建设的进程,决定了中国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把共产党建设好。对此邓小平同志郑重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枉共产党内部,”中国的“关键是把共产党内部搞好”。建设好中国共产党,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就此谈些体会,以求教于专家、同行。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下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章中,有几个知识点容易弄错。在教学中应引起重视。一、“反右派斗争”没有错,错在“严重扩大化”。1957年中共开展整风运动。在整风运动过程中,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向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地进攻。为了分清大是大非,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和党中央发动了反右派斗争,这在当  相似文献   

12.
右派分子口口声声说:“党不能领导科学文化艺术,党员是外行,是老粗,外行不能领导内行”;“解放后教育事业搞糟了”;“党委退出学校、新闻出版事业”;“党员当领导干部是党天下”;“成绩是主要的,偏差错误是个别的,是教条主义,是新八股”;“共产党不为人民服务”;“群众要推翻共产党”;“不要共产党领导,人家也不会卖国”等等。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共产党下台、下轎”。这些无耻的(?)论,这些在整风中趁机捞一把的恶毒的阴谋,现在是昭然若揭了。共产党是不是能够领导新中国呢?  相似文献   

13.
从1932年5月《现代》杂志创刊到1933年5月丁玲被捕,《现代》与丁玲的关系是一个文学刊物和一个知名作家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现代》及时报道了丁玲的文艺活动,刊发了有关丁玲的书讯,多次向丁玲约稿并发表了丁玲的作品;另一方面,丁玲也以自己的作品和批评表现出了对《现代》的关注和重视。从1933年5月至1934年11月,因丁玲的被囚失语,二者的关系演变为单向的授受关系:《现代》通过及时报道丁玲被捕消息、精心编发(搜集)丁玲相关资料、多次刊登丁玲著作广告和组织刊发丁玲创作评论,一再表现出了对丁玲的关注、声援与追念。二者这一“互动一授受”关系,呈现出了30年代“自由主义文人”与“左翼文人”这两个文人群体关系之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分别从自审意识确立、异性形象审视、同性情谊书写等方面对丁玲早期精典文本进行解读,凸显出丁玲小说的独特价值在于:丁玲笔下塑造了一批具有真正性别内涵的新“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5.
“祖国可爱,共产党伟大,社会主义制度好!”这是我学习中国近代史以后最深刻的体会。我们是在十年动乱中长大的一代青年。十年期间,我们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制度、对祖国的爱是形式主义的,比较抽象的。因此,打倒“四人帮”后不久,由于受社会上一些错误的、消极的言论的影响,我们便轻易地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制度、对祖国产生了怀疑,片面地觉得资产阶级高明,资本主义制度优越,祖国的一切都是落后的。通过学习近代史,从大量活生生的事实中,从新旧社会的对比中,我确确实实觉得:“祖国可爱,共产党伟大,社会主义制度好!”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女作家丁玲同志因病不幸逝世,这是我国文艺界的一大损失。人们正以各种方式沉痛哀掉这位文学前辈。《丁玲作品欣赏》(郭成、陈宗敏著)一书,最近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表达了广大丁玲作品的爱好者和研究者深切的悼念之情。书名虽冠以“欣赏”,但并不同于一般的浅析,而是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宏观研究出发,通过对丁玲这位在新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进行微观艺术解剖,力求揭示文学发展的必然规律.大致说来,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丁玲,是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她一生中启用的笔名很多,其中用得最多、影响最大的是“丁玲”。尽管这一名字在一九二四年就启用了,但以此作为笔名出现于中国文坛,却是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在叶圣陶主编的《小说月报》上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梦珂》才有的事。继处女作《梦珂》后发表,一九二八年二月又发表了《莎菲女士的日记》,后者比前者更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震动了国内的整个文艺界。到了四十年代长篇巨著《太阳照在桑乾河上》问世后,丁玲已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了。关于她的这一笔名的含义及其启用的原因,早在一九三三年,茅盾就有过解释:“我们的作家丁玲女士,就是那平民女学的学生。那时候,她不叫丁玲,叫丁冰之;按照中国的习惯,她应该用她  相似文献   

18.
萨坡赛路204号,是丁玲在上海生涯中值得纪念的一处住址。从一九二八年秋至一九二九年夏,丁玲、胡也频、沈从文三人在此联合发起成立了“红黑出版处”,编辑出版了《红黑》月刊、《人间》月刊和“二○四号丛书”。他们的合作与努力,在上海文坛有较大的影响,曾在戴望舒、施蛰存、杜衡之外,被誉为又一个“三个火抢手”。丁玲由此创办刊物,发表作品,开始了从《红黑》到《中国》漫长文学编辑工作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启蒙与“革命”哲学的关系视角探讨了丁玲1940-1942年间的思想与创作,分别从启蒙认同与知识分子的身份自觉、“革命”哲学的内涵与品格及其丁玲的文学实践等方面,阐释了丁玲的文学启蒙乃是一种“革命”哲学品格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一、“耀高丘”之谜去年,闲翻《鲁迅先生纪念集》,在“函电” 一栏内,偶然发现:丁玲来函吊唁,却署名——耀高丘.就我的孤闻寡见,从没听说丁玲同志还有个笔名——耀高丘?自然,就与鲁迅《悼丁君》诗末一句“可怜无女耀高丘”联系起来了.那时,我产生了一个天真的想法:必是丁玲曾经用过“耀高丘”作笔名,当年鲁迅是知道的.因此,鲁迅在听了遥传丁玲不在人世之后,悲愤而写了《悼丁君》时,将“耀高丘”写进诗里去了.一年多以来,“耀高丘”三个字,不时在我脑中出现.一天,闲逛书店,一本书目映入眼帘,赫然两个字——《母亲》.我求售货员拿下一看,见是丁玲所著,如获至宝,立即买下.我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买回书后,总爱前后翻翻,看看序言、后记一类的文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