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2 毫秒
1.
测定并分析巨菌草混合中药渣栽培的茶树菇YBS 408的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评定。依据国标及常规方法,测定茶树菇子实体部分的灰分、蛋白质、矿质元素、17种氨基酸等含量并分析、评定。测定结果表明:茶树菇子实体中灰分、蛋白质的含量依次为10.4%,28.9%;含有多种矿物质元素,其中,钾和磷含量最高;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总量为15.92 g/kg,其中,赖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量的21.36%;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6.29%。巨菌草混合中药废渣栽培的茶树菇营养成分全面,营养价值高,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富硒无籽罗汉果与无籽罗汉果及其速溶罗汉果饮品和普通罗汉果中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其均含有丰富的罗汉果总苷、罗汉果甜苷Ⅴ、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以及钙、镁、钾、钠、铜、铁、锌、硒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或矿物质,而富硒无籽罗汉果中硒更为丰富,为富硒无籽罗汉果的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黑龙江不同品种和不同种植区域的大米样本,分别对蛋白质、糙米白度、精米白度、整精米率、最高粘度、崩解值、消减值和食味计评分等主要品质评价指标进行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给出了大米的品质因数分析和比对结果。  相似文献   

4.
浅析青稞原料主要营养成分与青稞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青稞含有的丰富氨基酸、微量元素和β-葡聚糖,以及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的功能,同时叙述了青稞产业在西藏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西藏野生荨麻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为进一步开发西藏野生荨麻资源,本文对西藏野生荨麻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它含有人体所必须的各种氨基酸,且氨基酸总量为28.94g/100g,特别是富含人体和动物不能合成而又不可缺少的赖氨酸和色氨酸,灰分含量较高,并开发加工出系列产品,为西藏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荨麻资源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西藏野生蕨菜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为进一步开发西藏野生蕨菜资源,对西藏野生蕨菜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含有人体所必须的各种氨基酸,且氨基酸总量为26.26g/100g,特别是富含人体和动物不能合成而又不可缺少的赖氨酸和色氨酸,灰分含量较高,并开发加工出系列产品,为西藏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蕨菜资源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信息》2003,(15):61-61
蚕蛹(包括桑蚕蛹和柞蚕蛹)含粗蛋白60%以上,而且是全价蛋白质,含有较为齐全的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蚕蛹蛋白质水解液含有人体需要的18%氨基酸,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之和为37.5%,而且18种氨基酸的平衡分配程度也接FAO/WHO标准。此外,它还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还值得一提的是,占蚕蛹  相似文献   

8.
接骨木果实营养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仪器,对接骨木果实氨基酸含量,微量元素含量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从而为接骨木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营养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药佛手柑中微量元素与氨基酸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中药佛手柑的微量元素与各种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发现佛手柑不仅在临床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 ,而且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化学元素 ,其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亦很高 ,具有一定的营养与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超高产早稻新品种嘉育253,进行了不同播期、施N量与播种量的大田试验,通过对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及稻谷、糙米及精米植酸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就单因子而言,播期为4月15日的产量最高,而施N总量为13kgN/667m2或播种量为6kg/667m2的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就播种期、播种量与施N总量三因子的综合影响而言,4月8日播种、施N总量为13kg/667m2、播种量为6kg/667m2的实际产量最高;就植酸含量而言,糙米植酸含量在不同播期间、不同施N量间存在显著差异,随播期延后或随施N量的增加,糙米植酸含量呈递减的趋势;不同播种量问糙米植酸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而不同播期、播种量与施N总量对精米的植酸含量没有明显影响.这表明,高产配套的农艺措施对精米植酸含量影响不显著,不会明显影响精米中的矿质营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完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世界约一半以上人口的主要口粮。水稻作为禾本科植物基因组研究的模式作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率先完成了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的第4号染色体全长序列的精确测序,该成果已在英国的《自然》杂志发表。本文简要报告水稻基因组测序的意义和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已取得的进展,并着重介绍水稻基因组4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和分析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物超弱发光的稻谷霉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稻谷霉变与超弱发光特性的相关性以及样品温度、样品量、暗处理时间对霉变稻谷超弱发光的影响规律,并对霉变稻谷超弱发光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双曲线、指数曲线、双指数曲线和直线拟合。结果发现:霉变稻谷的超弱发光随样品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检测时间的延长而减弱、随霉变程度与霉变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双指数曲线拟合和双曲线能够更好的给出霉变稻谷超弱发光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以及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中国25个水稻主产省主要种植的水稻品种,探讨我国水稻品种改良进程和水稻品种性状的变化,并采用水稻成本数据研究品种改良对水稻生产的贡献。结果表明我国品种改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对水稻生产贡献份额达30%。与20年前相比,水稻审定的品种个数增加了1.5倍。抗病虫害品种的种植面积提高了10%;优质品种的种植面积增加了50%。然而,从90年代中后期品种改良对水稻生产的贡献逐渐下降。鉴于此,政府应鼓励育种人员进一步发掘优异种质,提高水稻育种水平,突破目前单产停滞不前的现象,从而更好的为水稻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4.
水稻的微波散射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了在广东肇庆实测水稻生长参数和气象数据,推导了水稻叶子和秆的散射振幅函数,依据辐射传输理论,建立了水稻整体散射模型,计算得到全极化、多波段、多入射角、不同水稻生长参数等情况下的一、二级后向散射系数  相似文献   

15.
翁醒华  周姚宇 《科技通报》1995,11(2):102-106
以二叶期水稻的两个不育系和相应保持系以及由三个恢复产生的6个组合的杂种F1代共13个品种的叶绿体为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薄层等电聚焦电泳法,分析了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细胞色素氧化酶Cyt的同工酶谱,结果如下:(1)酯酶同工酶出现19条酶带,基本酶带6条,F1中出现了偏父本杂交型,完全互补型,父本显性型和父本部分显性型四种类型酶谱。(2)过氧物酶同工酶显示30余条酶带。A区有5条酶带仅见  相似文献   

16.
水稻同源四倍体杂种优势利用技术新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遗传育种、细胞工程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对同源四倍体水稻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成果如下:创制了同源四倍体水稻材料近1000份。选育出同源四倍体水稻雄性不育系6份、不育系材料46份;保持系22份、保持系材料100多份;恢复系28份、恢复系材料500多份;成功地实现了四倍体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三系配套。培育出T462A×T4509等四倍体杂交稻新组合。三系及杂种的细胞学研究表明,其染色体数为48条,为二倍体水稻染色体数的2倍,证明是同源四倍体。并初步开展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喷施铁肥对铁蛋白转基因水稻的稻米增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豌豆铁蛋白转基因富铁水稻纯系(Fer34)及其原始对照(秀水11)为试材,开展有关转基因富铁系稻米铁含量积累和变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CK相比,转基因富铁稻(Fer34)确有更强的稻米积累铁含量功能,但这种富铁程度与所处土壤、气候等生态环境有关;对其灌浆期进行叶面喷施铁肥处理,可以明显增加其稻米的铁含量,且不改变稻米主要外观和蒸煮食用品质,对淀粉特性和结构的RVA谱参数也无明显影响.这表明选用铁蛋白转基因富铁稻,并结合灌浆期喷施铁肥的栽培技术,来生产高效富铁大米,解决人类铁营养缺乏症的技术路线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水稻能量积累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志明  孙国夫 《科技通报》1993,9(4):257-259
利用CA-3岛津绝热式能量计测定水稻各生育期的能量,建立水稻能量积累的Logictic模型.该模型能有效地模拟一定试验条件下水稻能量积累的动态变化;揭示一定试验条件下水稻能量积累的饱和值和转折期.  相似文献   

19.
用三元能量对谷子进行了诱变处理,并对S2的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了解某些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为谷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优质稻高产优化施肥与栽培配套技术专家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了影响广东省优质稻栽培的因素及相互作用关系和收集完整的技术参数的基础上,运用农业系统工程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总结与汇集专家的施肥经验,依靠各种基础资料数据库,研制出“优质稻高产优化施肥与栽培配套技术专家系统”。该系统采用人机对话形式,根据用户提供的相关参数,由电脑进行推理、预测预报一年两季水稻的栽培密谋、施肥量及肥料产中分配比例,并打印出技术操作清单,交由农户执行,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