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儒家忠恕的核心含义为"尽己而推己",其关键是一"推"字。就其深层意涵而言,忠恕不仅是一种"尽己而推"的道德思维,而且也是一种"因忠而恕"的道德信仰。同时,忠恕更体现为一种宽容的道德态度、推己及人以爱人的道德精神和道德境界。如此阐释,不仅助于全面准确地把握儒家忠恕的深刻涵义,而且对于理解忠恕之于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资源性支持作用也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孟子的推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事物或现象的同,异为据,以“类”推之为的推类,是中国古代广泛运用的一种推理论说形式和思维方法,它既影响着人学士普遍采用的艺术手法,也是思想家们用来阐发自家思想和主张的重要手段。被儒家学尊奉为“亚圣”的孟子,在阐发其政治伦理思想中大量地运用了推类的思维方法,他提出了“凡同类,举相似也”的类观念,采用了寓言明理,博喻巧譬,层层推进,以谬制谬推论的推类方式,从而丰富了中国古代推类思想多姿多彩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诚"的概念作为儒家思想重要的范畴,在知人论世和对性与天道的把握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诚"字来源于古代战争,后来被引申为真实无妄的情感,表现人的内在本性。"诚"的概念不仅作为一种本体论贯穿于儒家尽心—知性—知天和知言—知礼—知道的思想体系中,体现在个体修身以及天人关系上,还影响着儒家的思维模式,即以主观内省为基础的思维模式,以"天人合一"为原则的整体性思维,以自身作为实践和思维的主体性原则以及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知识进路。  相似文献   

4.
"痴"作为一个概念,走入艺术领域,成为一种喜爱,一种依恋,一种生活态度,在中国古代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所体现和折射的是中国传统文人人格精神、艺术情调、哲人深思。中国古代所体现出的对"痴"的审美与文化认知,已经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养料,规范着文人士子们的艺术生活和文学创作,塑造着儒家传统所希冀的理想人格。相较于西方的"酒神"精神说和"疯"的范畴,"痴"具有更为深广圆融的审美与文化价值内涵,也显示了中华思维的固有模式。  相似文献   

5.
此研究从儒家传统出发,在以往他人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和确定了儒家式应对问卷,并使用抑郁、焦虑、心理韧性和中国人思维方式作为外部效标工具,确定了儒家式应对心理结构的有效性。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了儒家应对思维可以分为天命思想、亲挫折思想和责任思想3个维度。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天命思想会增加焦虑,责任思想会降低焦虑;亲挫折思想和责任思想均会降低抑郁和增加心理韧性个人力。研究还发现亲挫折思想与中国人的联系性和变化性思维存在显著正相关;责任思想与变化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天命思想与变化性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对我们了解中国文化对中国人应对方式的影响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言意之辩"从先秦时期便已存在,主要探讨语言与思维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的问题。关于言意关系的争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以儒家学派为主的"言尽意"说,一是以道家学派为主的"言不尽意"说。文章对中国哲学范畴中的"言意之辩"进行了梳理和重构,并概略评论了"言意之辩"在中国哲学与文化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先秦儒家与道家对人之生命意义的解读有其自身的立足点和理论模式。儒家将个体、社会之人的生命意义分别规定为"仁"和"礼";道家将个体、社会之人的生命意义分别规定为以"见素抱朴"为目的的个人修养和以"无知无欲"为目的的社会实践。儒道两家对于人之生命意义的解读共同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这一结构在中国哲学、文化、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援类而推的方法,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并广泛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是按照两种不同事物、现象在"类"属性或"类"事理上具有某种同一性或相似性,因此可以由此达彼、由言事而论道的一种推理论说方式.这种方法的特质是建立在"类"概念基础之上的,其发展演变成为中国古代主导的推类"法式",是一个由兽名至祭名、善名、族类名、种类名、法式名的历史的过程,铸就了中国古代的主导推理类型.这种具有普遍适用的逻辑思维方法论意义的"推类"法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和思维发展的必然,有其稳定的由"言事"而"言道"的推理结构.其成立的依据是事物类属性、类事理的相似性或同一性,表明了思维的确定性认识,使之具有了法则的一般规律的意义,使"推类"思维方法的逻辑性越来越明显,推理功能越来越显著.其取法标准既有伦理的标准,也有逻辑的标准,使得先秦逻辑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了伦理化倾向.其思维进程是通过比照事例而分类,进而援类而推.在其大量的实践应用中,"推类"法式反映了中国人在生活态度上更偏重于精神感受,积淀在中华文化的血脉里,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通过对它演进过程的梳理,以及对其背后的逻辑原则、文化传统、人文精神的了解,可以从逻辑与文化的角度增强我们对传统思维方法论意义、文化认同意义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出,中华民族的思维是一种以人的生存为出发点和归宿、以人的主体性为中心、追求天人合一的生命一体化、以精神生命的涵养来调节情欲生命的思维。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文化艺术的思维。研究中国文化艺术思维,则是为了对这一内涵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传统思维模式进行审视和反思,从而为建构有着高度民主科学内核及其理性特质又不乏感性智慧的新的思维模式提供一个参照系。  相似文献   

10.
治国是做为一种技术而被中外古代思想家所重视与研究。治国思想是一种治国技艺的系统总结的化形态。儒家的“治国思想”与柏拉图的“治国思想”是不太相同的。集中表现在儒家强调“人治”,柏拉图崇尚“法治。”中国儒家在治国,君权问题的思维上,神化王权,缺少辩证,有些僵化,陷入形而上学唯心论泥坑。  相似文献   

11.
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时也支配着语言。中英思维方式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了语言的差异。翻译本质上是思维方式的转换。研究汉英思维差异对科技翻译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思维是语言的基础和前提,思维差异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不同民族语言差异的形成。汉英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汉英语言会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学生由于受汉文化思维惯性的影响和干扰,容易在英语表达上产生负迁移现象。消除负迁移的关键在于掌握英语思维方式,不断改进英语学习技巧。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具有丰富的内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它内在地蕴含着社会发展思维方式的转变:理念维度上,由单向度思维转向多向度思维;价值维度上,由目标性思维转向过程性思维;方法论维度上,由理论性思维转向实践性思维。从思维方式转变的视角解读中国梦,有助于从深层次上辨明其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与思维关系密切。语言的差异是思维方式差异的表现形式。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缩略词语是一种反映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的特殊语言现象。本文以英汉缩略词语的构建方式为依据,对其进行归纳分类,分析比较英汉缩略词语在组合成分、组合特点、组合方式及组合结果几方面存在的差异,从中透视出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这种语言的差异与两个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英语和汉语民族的思维模式存在很大差异,汉语母语者通过改变原有思维模式的方法习得英语词汇几乎不可能。然而,两个民族的思维模式又存在着组块化这一共同特征。通过从信息加工角度对汉语和英语词汇习得过程的分析,论证了理据性、层次性和系统性的组块化过程是英汉词汇生成和理解机制的共同点。汉语母语者从组块化出发能够实现用汉族思维模式理解英语词汇的生成机制和理解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现代化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强调整体统一、偏重知觉体验、崇尚中庸调和、侧重内倾意向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以其封闭、保守、漠视个性、忽视理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阻碍。而注重知性思维,能够采用分析方法、实验方法、逻辑方法和综合方法相结合的现代思维方式具有创新性,对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实现传统思维方式的自我扬弃,并向现代思维方式转化。  相似文献   

17.
不同的语言结构反映不同的思维方式.汉英语言在丈字结构及其发展、词语构成、使用与理解、句法和语篇结构上的不同折射出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了解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及其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把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并增强处理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不同的思维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包含着不同的哲学思想。英汉两种语言因受不同思维模式的影响,在表达上各有不同,因此,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所犯的英语表达错误大部分是由思维模式差异引起的。这些语言表达错误主要表现在:主谓不一致、前后指代不一致、时态随意转换、语句间没有正确连接、过多使用动词、语气欠妥这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汉民族和德意志民族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哲学宗教以及不同的社会发展经历.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代表了东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从两个民族的社交语用上探讨和研究这种差异,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因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相异的思维方式而产生的不必要误解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燕 《绥化学院学报》2011,31(3):123-124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是英汉两种语言思维模式的重大区别。了解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对于掌握相应英汉口译技巧,提高双语转换能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