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唐银华  钱美娟 《考试周刊》2013,(65):194-195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和传统气管切开术(OT)在ICU的应用及护理差异。主要采取的方法是临床选择60例患者(分PDT试验组30例及OT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及术后并发症并进行比较。发现对照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明显高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切口大小明显大于试验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多于试验组,且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可见,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更适合在ICU危重患者抢救中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分析经皮气管切开术后气管狭窄的原因。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ICU经皮气管切开术后6例出现气管狭窄的原因及2期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例患者行"⊥"硅胶管气管扩张术后半年全部拔管,无呼吸困难及气管狭窄。结论:气管前外侧壁软骨环损伤、推入是经皮气管切开术后气管狭窄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喉癌患者术后气管切开的气道管理.方法:对42例中老年人喉癌术后气道管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喉癌患者行气管切开后通过精心的护理,只1例患者因特殊原因套管内形成痰痂发生堵管,余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强化气道管理(有效排痰、合理湿化、减少不必要的气道刺激),加强基础护理,是预防和减少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陈义连  黄爱珍 《宜春学院学报》2006,28(4):103-103,150
目的:探讨一次性气管套管在吸入性损伤治疗中的有效性以及患者气管切开置管后护理注意事项.方法:对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使用一次性气管套管,并针对其特点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置管后采取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心理指导;保持气道湿化,降低痰液黏弹性;护患充分配合,促进气道分泌物排出等.结果:24例置管后气道通畅,气道清理效果好,并发症少,置管时间短,气道修复快.且护理方便,省时省力.结论:一次性气管套管为吸入性损伤患者有效清理气道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针对其特点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是确保气道畅通,减少并发症,促进损伤气道恢复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的知识结构和内容有了明显的扩展,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气管切开术的病人,同样需要心理护理。(昏迷病人除外),因为对于大多数的病人,在行气管切开前没有任何心理准备,而术后又不能通过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不适,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运用沟通的技巧,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满足其心理需要。现将对气管切开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分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引起气管痉挛的相关因素,寻找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科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294例,对气管痉挛的患者进行分析。结论:术前护士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术前麻醉以及富有经验的熟练护士助手是顺利完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术是解除喉阻塞,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挽救病人生命的有力措施。我科3年来先后为15例胸部疾病的患者施行了气管切开术,均治愈出院。气管切开后的护理十分重要,如果护理不当,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人痛苦,甚至危及生命。现将笔者对15名气管切开病人的观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阿瓦斯丁全身化疗的观察与护理。方法:1例左上肺癌晚期患者伴2型糖尿病,在应用阿瓦斯丁过程中,药液采用生理盐水现配现用,微泵控制输液速度,300 mg药液于90 min内输注完毕,心电监护患者生命体征,随时倾听患者的主诉,做好心理护理。结果:患者使用阿瓦斯丁后未出现过敏反应,无严重高血压及出血,生命体征稳定。结论: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能减少应用阿瓦斯丁的副作用,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CU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医源性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对15例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气管切开76例,15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19.7%。呼吸道的防御机能受损,病室内空气、环境的污染,各种仪器、物品的接触感染,频繁吸痰等是感染最常见的几种原因。结论:加强ICU全方位管理和感染监测,严格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掌握吸痰技巧及气道的管理,加强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和勤洗手是降低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52例颈椎骨折脱位及相应水平脊髓损伤并截瘫患者行前路开窗减压和取自体髂骨植骨术,针对病人的病情及手术的特点,作者总结了护理要点,认为术前应加强心理护理,指导气管推移训练,并为病人配制颈托。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颈部呈水平状,严格轴向翻身,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指导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癌痛护理在缓解晚期癌症疼痛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语言评价量表(VRS)对患者疼痛进行评分,观察73例癌痛患者在采取护理措施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疼痛护理的止痛效果.结果 癌痛护理前Ⅰ °疼痛患者4例(5.5%);Ⅱ°疼痛64例(87.7%);Ⅲ°疼痛5例6.8%).在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完全缓解至无痛的60例(82.2%),部分缓解为10例(14%),无效3例(4%).结论 护理人员对晚期癌症疼痛患者采取了综合性护理措施,使疼痛得到有效控制,能主动地配合治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如何提高晚期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笔者自2003年4月~2005年4月共收晚期癌症病人72例,从72例临终病人的护理过程中,笔者认为:尽量满足临终病人的心理需要;帮助患者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协助患者减轻躯体和心理的痛苦;做好家属的护理工作等四个方面是让临终病人宁静、舒适地度过余生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对比实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高级护理专业医疗保健体育教学进行调研分析。结论:医疗保健体育教学与护理专业技能培养形成了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了高职生身心健康水平,促进高职生掌握医疗保健专业知识;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更好地服务专业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对策:提高学生对医疗保健体育价值的认识;把医疗保健体育作为基础课纳入护理专业教学体系;加强医疗保健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脉介入治疗宫颈癌的护理。方法:对38例宫颈癌患者采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进行针对性护理,严密观察。结果:38例患者介入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通过有效的护理治疗,均不同程度的降低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介入治疗和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疗效和生存质量,为肿瘤根治性切除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总结8例直肠癌根治术后行结肠造瘘术艾滋病患者的手术前后心理干预及造口的处理方法。方法:通过术前艾滋病知识宣教,防护措施指导,以及术后造口的观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切口Ⅰ期愈合7例,Ⅱ期愈合1例,经积极换药后顺利愈合,患者及家属接受手术、接受造口,掌握造口护理技能。结论:耐心细致的造口护理指导可使患者掌握造口护理技能,家属掌握正确防护措施,接受艾滋病患者,提高艾滋病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活信心,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重度吸入性损伤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重度吸入性损伤治疗中的护理要点、注意事项和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对44例重度吸入性损伤进行机械通气呼吸支持的护理与观察,对其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归纳。结果总结出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中护理工作的特点与注意事项。结论呼吸机的使用、呼吸道的管理、机械通气并发症的监护和心理护理等全面的护理对于重度吸入性损伤救治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28例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护理、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均满意,无一例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保证了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零缺陷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赣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切口护理、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零缺陷护理模式。两组均干预1个月,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NIHSS)、生活自理能力评分(FIM)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FI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般健康状况、生活能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零缺陷护理模式能提高脑出血患者患者神经功能修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临床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9.
胃肠减压是腹部外科的常见操作技术,重点阐述了腹部外科病人胃肠减压的方法、胃管的选择、插入的深度和固定方法的改进,对胃肠减压期间引流不畅的原因和护理也做了总结,提出要保证有效的胃肠减压需做好心理护理,注意置管方法、置管深度、固定方法及密切观察引流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癌患者的资料.结果:258例肺癌中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246例(95.3%),6例术后、4例经皮肺组织穿刺病理证实,2例淋巴结转移灶活检确诊.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中心型肺癌患者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