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是实现育才育德的必然路径,而如何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使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合二为一的研究还相对匮乏.文章以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为例,以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目标的确定、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以及开展课程思政的"四度"标准为主线,探讨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的教学设计与实现路...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专业课程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是教学面临的难题.针对理工科专业课程的特性,以"Linux操作系统"课程为例,剖析课程内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根据课程的地位与作用确立知识、能力和思政目标,以真实案例为素材,构建思政内容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在教学中嵌入思政元素,以达到课程...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高职通信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现状,以"移动通信设备与维护"课程为例,深入研究和探讨EIP-CDIO模式下工程教育模式与通信专业课程思政相融合的教学理念和实施途径:构思环节,深挖思政德育元素,调整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设计环节,组建思政教学团队,强化课程设计,深度挖掘和提炼思政教学素材;实现环节,优化与创新课程思政教学...  相似文献   

4.
针对智能医疗装备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课程思政元素不明显、难以体现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相融合等缺点,以专业课"医用电子仪器分析与维护"为例,挖掘八个课程思政案例,融入课程教学.结合线上平台,上传思政微课案例视频,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人文情怀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5.
以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思政建设为例,简述了教学团队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元素挖掘策略、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组织原则和课程思政教学开展方法探索上的思考与实践。相关经验与方法对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素材的挖掘与实施过程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理工科专业课程塑造学生价值、传授学生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三者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是当下我国实现"立德树人"育才任务的重要举措,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课程思政育人战略主体。通过分析车辆工程专业核心课"车辆试验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入手,结合车辆工程专业课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过程的现状和实际问题,提出"车辆试验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即明确课程特色与育人目标、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思想政治元素挖掘与价值塑造、教学方法改革等四方面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将"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作为心理学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可以从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思想方法等方面入手,挖掘蕴藏于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设计教学任务,调整实务评价细则.以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习为例,研究开设相关专业课程思政教学.  相似文献   

8.
"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程,"生物化学"知识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因此,为提升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水平、全方位育人,本课程教学团队充分挖掘《生物化学》内容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探索相应的实施策略,将创新意识,坚持不懈、刻苦奋斗意识,文化自信,伦理道德,敬仰英雄安全意识等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入"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机结合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学从而提高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想道德教学的质量,最终达到"课程思政"育人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土建专业因其专业性、技能性、精确性等特点,在传统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侧重知识技能的教授,而忽略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渗透,难以实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本文通过挖掘土建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并以《建筑材料》课程为例,对思政教学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及课程设计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是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一些专业课程的专业性较强,如何把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引入课堂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传热学课程为例,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根据课程内容精心设计思政元素融入点,实现专业课的思政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艺术设计专业广告学课程思政改革为例,分析了广告学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并以案例教学为切入点,结合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挖掘了广告案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探索了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以及专业课教师实现课程思政转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张世杰  黄军左  何富安 《科教导刊》2021,(2):126-127,130
新形势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逐渐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课程思政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培养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本文以"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课程为例,介绍课程思政的含义及其价值,对专业课程进行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进行探索,根据课程目标和培养计划要求,从各部分授课内容中发掘课程思政元素结合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高职教育高护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为例,通过论述高职院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从调动教师积极性,提升"主力军"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革新教学内容,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立德树人的思政元素;优化教学设计,实现专业课教学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营造"三全育人"氛围,完善课程思政体制机制构建四个方面,探索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对同类型高职院校医药类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高职教育高护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为例,通过论述高职院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从调动教师积极性,提升"主力军"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革新教学内容,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立德树人的思政元素;优化教学设计,实现专业课教学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营造"三全育人"氛围,完善课程思政体制机制构建四个方面,探索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对同类型高职院校医药类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理工科专业课程专业性强,引入课程思政难度大,缺少具体的引入课程思政的方法和策略的问题,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深入研究理工科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的方法,总结出依据课程发展史角度、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角度、培养学生"三观"方面、培养学生矛盾观的角度以及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反省的学习习惯方面挖掘五种策略.结合理工科专业课...  相似文献   

16.
"工程水文学"是我国高校众多涉水工程本科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挖掘蕴含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对丰富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阐述"工程水文学"课程思政必要性的基础上,以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的成长过程为例,从水文学发展史、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概念、水文分析计算、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四个方面,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职业素养和科学探索精神,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西北工业大学的航空航天专业课程,围绕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考核方式等,本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挖掘其中潜在的思政元素,探索性地对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旨在将思政元素渗透性、浸润性地融入工科专业课程中。以两个教学实践片段为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并对其预设成效进行评估,所提出的航空航天专业课程改革路径将对推进西北工业大学专业课程思政实践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是协同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键手段,也是提升育人成效、实现学生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渠道。为改善传统课程思政元素采集方法存在的挖掘层次较浅、思政覆盖面窄等不足,对通信类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策略展开研究。以“光纤通信”课程为例,分别从纵向和横向对不同知识点的课程思政元素展开深入挖掘,采用故事讲述法和问题引导法对思政要点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等进行探究,对思政元素的专业意义和教育意义展开分析对比。有效拓宽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政效果明显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专业课程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要以专业课教师的主导意识养成为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育人;正确处理专业和思政间关系,做到共生融合;抓住学生这一主体,做好"人"的工作,以此为原则深度挖掘高校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基于此,本文以《公共管理学》为例,探索形成专业和思政共生模式的教学理念,系统化提炼课程思政元素,并寻求教学方法的内在优化和外向延伸,通过师生双向测评共同促进专业课思政教育良性循环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食品包装学为例,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并开展探索与实践。不仅让学生学会食品包装学课程的基本知识,达到课程的专业目标,同时又达到德育目标,为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食品专业学生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促进教师团队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政治素养,为其他专业课程思政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