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问题。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3.
冷与热,是艺术创作中的一对矛盾,所谓“冷”,指冷清、冷淡;所谓“热”,指热烈、热情。有的作品以冷为基调,显得冷竣,有的作品以热为基调,显得热闹。高明的艺术家常常以热衬冷,或者以冷衬热。以热衬冷,是指表面上写得热热闹闹,实际上却冷冷清清。《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常常对薜宝钗丧示赞扬和钦佩,他们似乎关系密切。其实,这并不表明他们之间存在火热的爱情,这里作者采用以  相似文献   

4.
也许有的人天天看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去决定穿什么衣裳;也许有的人根本不看天气预报,每天胡乱穿一件衣服去上学,根本不管是冷还是热。我却不是,我有一个特殊的“天气预报台”。“它”在每天早上5点半左右就出去了,大约在我起来的时候,“它”就回来了。等我洗完脸,吃完早饭,“它”就向我报告天气情况,我根据“它”的预报去决定穿什么衣裳。  相似文献   

5.
在这个世上,有的人富可敌国.春风得意;有的人却四壁空空,穷困潦倒。有的人一帆风顺,功成名就;有的人却命运多舛,郁郁而终。有的人呼婢使佣。美女香车;有的人劳劳碌碌,苦苦挣扎。大千世界,不一样的人走着不一样的路。于是.当我们人生不得意时,我们常常用一个词来安慰自己——命运。  相似文献   

6.
2013年安徽省高考作文还是材料作文,与去年相比,也是将两种情况放在一块,属于“比较式”材料作文。【作文真题】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012年的安徽高考作文将两种做法放在一起比较,其结果差异明显,人们的价值取向也非常明晰,那就是“梯子不用请横放”的条幅,与“请注意安全”条幅相比,前者将事情“落到了实处”,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究其原因,可从“角度”、“细节”入手。可2013年的作文.两个方面的比较就不那么简单了。虽有差异,但不能简单判断谁好谁差。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告诉我们,处在小学阶段的儿童,是依据外界反映来进行自我评价的。有的学生成绩优异,表现也好,经常得到老师表扬,便认为自己“顶呱呱”,头脑一发热,便骄傲自满起来。为了抑制这种倾向,有的班主任采取“停止表扬”的机械措施。殊不知易“热”者同样易“冷”,他们一旦得不到自己听惯了的表扬,就会象泄气的皮  相似文献   

8.
汪雁苑 《广东教育》2003,(10):15-15
谈话是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感情,对学生施行教育的重要手段。俗话说:“会说说人笑,不会说说人跳。”假如你是班主任,一定期望自己与学生的谈话充满魅力,像一把金钥匙一下子就能打开学生心头的锁。但有时往往事与愿违,有的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像不着边际的风,学生听了入耳不入心;有的更像一把锤子向门上砸去,只能在门上留下累累伤痕,却不得而入。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与学生的谈话变得有魅力,取得理想的效果呢?我认为应遵守“三有”原则,即:有趣、有据、有度。  相似文献   

9.
真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10.
书是同学们最熟悉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读书条件优越却不懂得珍惜,有人渴望读书却被拒之校外。有人被书所累,有人为书而醉。有的人,把书当作装饰品,摆在书架上;有的人,见了书就像饥饿的孩子看见面包,舍不得放手……对于书,相信同学们都有很多话想说,那么请你以“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你身边的人和[中考精题]事,也可以编一个故事 ,写一则寓言,或者抒发自己的感情,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不脱离“书”这个话题都可以。要求:(1)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体裁不限;(3)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5)卷面…  相似文献   

11.
<正>【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年有365个日子。有的人过了365天;有的人只过1天,重复365次。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特征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相似文献   

12.
人是一本书。 看人如看书。人的外表不就是封面吗?人的内心不就是内容吗?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样高雅;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等粗俗。有的人,“封面”很不起眼,“内容”却精彩无比;有的人,“封面”如金似玉,“内容”却不堪入目。  相似文献   

13.
<正>【题目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我们每一次与他人的冲突、与外界的冲突,都是自己内在的冲突。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选自浙江省台州市2024届高三“一模”试题)  相似文献   

14.
梦想     
<正>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在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与艺术创作里,一直活跃着“侠”这个群体。他们惩恶扬善,扶危济困,为国为民,奋不顾身。但在当代,“侠”却常被视为好勇斗狠、目无纲纪的代名词,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写成诗歌;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15.
正一、文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能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013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  相似文献   

16.
我想有个家     
“家”,有的人理解为房子;有的人理解为居住的地方;有的人理解为亲人、温暖。而有的人却二者都没有,比方说……我因父母离异,被寄养在爷爷家。爷爷家虽然也是我家,但我却从不把它当作我家。总认为我家在爸妈那儿,而不是在爷爷奶奶这儿。从小失去“家”的我,比任何同龄人都要坚强,也比任何同龄人都要脆弱。于是我迫使自己学会“奸诈”,学会伪装,不然我脆弱的一面便会暴露无遗。因此,我比较健谈、比较会圆谎。在同学面前,我是个“幽默大师”,因为我只能用这种方法来获得同学的笑声,并用笑声来弥补我内心的空虚。说白了,我利用了同学。你说我“…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与人生     
以教育认识自己天下最可怜的事情莫过于自己不认识自己。有的人因为不认识自己而走入歧途,一切堕落,事业不得成功,甚至危及生命,这是何等的危险。认识自己有两方面:一为自己的主体,或称“自我”;一为自己的环境,或称“外物”或“客体”。单是自我,不会有正确的认识;单是被认识的客体,也不能认识自己:必须明白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认识了环境,方能认识自己。所以我们首先要认识的就是我们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题目]心是一扇无形的窗,有的人紧紧关闭,有的人半虚半掩,有的人全然敞开,于是心灵世界就有了不同的色彩,人生的舞台上便演绎出了各不相同的故事。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似文献   

19.
“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是一条高压线,教育界人士都知道!然而,就是这条“地球人都知道”的行规,教师却经常触犯。明明知道“高压线”触不得、碰不得,触了碰了往往既伤学生也伤自己,可还有人“以身试法”,  相似文献   

20.
散打比赛不同类型对手战术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打比赛局势瞬息万变,并非实力高就能赢。全面地分析各种不同类型运动员的打法特点,进而找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战术策略,是比赛制胜的关键。只有做到战术策略上的冷静和清醒,因人而变以扬长避短,因时而变以随机而事,因变而变以不拘定格,做到“热拳冷脑”与“热脑冷拳”的辩证统一,才能对自己的行动做出适时的、有针对性的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