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山石 《初中生》2007,(3):56-57
很多人都认为这样评价理查德·费曼是恰如其分的:“这家伙,完全是天才,完全是滑稽演员。”确实,在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中,费曼是独特的,他是天才与滑稽演员完美结合的一个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一节好课离不开两个方面的支撑:一是教学设计,二是教师基本功。教学设计好比剧本,教师好比演员。有了好剧本,没有好演员不行;同样,有了好演员,没有好剧本也不行。由于备战省优质课评选的缘故,近期在课堂上听课的频率明显增多。听课时发现了一个较  相似文献   

3.
<正>人们常常将教师的上课比作演员的登台。也是的,"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二者何其相似;抛开个人的喜怒哀乐,全身心地进入事先设定的"角色",两者亦可谓异曲同工。至于通过自身的精神劳动以达到对受众的陶冶、感染、教化之功,则同样是教师、演员的应尽之责。由是观之,人们将操教师、演员这两种职业的人冠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雅号",实在是良有以也。  相似文献   

4.
有专家将教师的角色界定为"有着导演智慧的优秀演员"。我不认同!教师不是演员,教学不是演戏!持有这样观点的人无非是看到二者之间的一些关联:教师这个角色需要综合素养,不亚于演员;演员要对得起观众,教师要对得起学生,学生就是最为特殊的"观众"。后面两点我是支持的!在近二十年的执教生涯中,我看到惨不忍睹的"对不起观众"的教学常态还真不少:有因自己的不良情绪而带着怒气走进课堂的;有因个别孩子的不  相似文献   

5.
<正>说相声,优秀演员和一般演员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抖包袱"(向观众递送笑料)的水平。优秀的演员善于将一些生动的"包袱儿"巧妙地"系"在一起,然后一层层地"抖出",妙趣横生的语言不仅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常将教师的上课比作演员的登台。也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二何其相似;抛开个人的喜怒哀乐.全身心地进入事先设定的“角色”,两亦可谓异曲同工。至于通过自身的精神劳动以达到对受众的陶冶、感染、教化之功,则同样是教师、演员的应尽之责。南是观之.人们将操教师、演员这两种职业的人冠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雅号”,实在是良有以也。  相似文献   

7.
从小到大,我都没见过妈妈过生日。她整天忙里忙外,只记得我们的生日,自己的却忘得一干二净。我决定今年,一定要让妈妈过个难忘的生日。我把想法告诉爸爸和弟弟,他们一致赞同。于是,我们分工合作,开始策划妈妈的生日PARTY!爸爸负责道具、场景布置,以及生日当天的美味大餐;弟弟是节目演员,负责自编自演;我呢,则集总导演、主持人、节目编导、节目演员于一身。准备好了吗?咱们的好戏就要上演啦!  相似文献   

8.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讲台就是展现才能的最好的舞台,对于一位演员来说,舞台才是真正表现艺术家才能和艺术的地方。教师教书育人,把浩瀚的知识教授给他的学生,演员把他对一首乐曲的理解和精湛的技巧展示  相似文献   

9.
我们做教师的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因为它和很多艺术有相通之处。譬如表演艺术:一出好戏、一部好电影,具有好的脚本、好的演员固然重要,但导演的作用更是功不可没,因为他能启发、调动演员进入角色,创造性地再现作者意图。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拨学生的灵性,使其对学习充满兴趣,把握好角色特征,共同演出一幕幕引人入胜的好戏,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猎取知识,正是教师探索课堂教学艺术的最终目的。 语文学科,在内容方面涉及政治、历  相似文献   

10.
“撮泰吉”从四个方面充分体现出它的戏剧艺术性:一是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一个含有矛盾冲突的故事;二是具备演员、角色、观众三位一体的戏剧特质;三是其语言唱腔、服饰道具、舞蹈乐器等方面的艺术性;四是具备戏剧的表演虚拟性(象征性)、程式性和综合性.所以说,“撮泰吉”是彝族一出古戏,是一出仪式程式和戏剧因素兼备的傩戏.既不能凭其民俗事项的内容,来否定其戏剧性形式.同时,说其是“一种健全的戏剧形态”,亦过之.  相似文献   

11.
这是《鸿门宴》的第二课时,内容是分析人物形象。我首先说:“《鸿门宴》是个大舞台,谁是演技最高超的演员?谁是演技最不过关的演员?谁是操作难度最大的演员?幕后导演又是谁?现在要进行奥斯卡评选,请各位评委发表意见。”当四个问题一抛出,教室中立即弥漫着惊奇兴奋的情绪,作为教师的我明显感受到学生们参与的热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春节看报纸时时,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名词,就是人们把表演戏曲的演员称为"梨园弟子"。我很纳闷,难道戏曲演员都是在"梨园"里学戏的么?但想来想去,又觉得这个结论很荒唐,于是,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终于弄明白了"梨园"和"梨园子弟"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3.
何宗焕 《教师博览》2023,(20):47-49
<正>日本著名芭蕾舞演员森下洋子在其自传《一个芭蕾舞女演员的热情》中说,练习芭蕾舞有个讲究,叫作“开绷直立”,意思是“开得舒展,绷得紧致,直得挺拔,立得高贵”。一位优秀的芭蕾舞演员,以自己全部青春和生命演绎的“开绷直立”,其生动和精彩,其痛苦和艰难,远不是这一句话可以概括得了的。“开绷直立”是芭蕾舞演员的舞台风采和专业追求,我以为也是语文课堂的品格写照。  相似文献   

14.
耀忠 《少年月刊》2012,(22):4-8
你一定对拍影视剧感兴趣,一般演员倒没什么,那些动物演员是怎么控制的呢?尤其是用量巨大的马,那些战马还要冲锋(feng)陷阵,更是要选取优良品种,受过严格训练。关于这些"马演员",你知道多少呢?现在拍电影用的全是"马王"孙文瑞的马,他有400匹良种马,是集良种培育、驯养、休闲娱乐、马匹租赁(lin)、马匹  相似文献   

15.
当代流行三个词语,即“下乡”“下海”和“下岗”。它们是什么意思呢?“下乡”:到农村去。(《现代汉语词典》)“乡”是“下”的目的地。“下海”:①到海中去;②(渔民)到海上(捕鱼);③指业余戏曲演员成为职业演员;④旧指从事某些行业(如娼妓、舞女等);  相似文献   

16.
你若将大地呈给天空的水汽,幻化成五彩云朵;你若将山泉汇聚给大海的细流,变得波澜壮阔;我想大地会缄默而窃喜,山泉会高兴而欢歌。可不是一切改变都那么令人惬意。表演者将剧作家的台词改变了,剧作家有些不快。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意愿。真可谓各执一端,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7.
这几年大家看文艺类电视,发现主持人似乎有点“累”。观众私下说,主持人别去“主持”,少说点儿话,少抢点镜头如何? 说实在的,好的主持人并不处处显示自己是“台主”,而是把位子让给演员;好的主持人并不夸夸其谈,满台子乱转,而是把话留给演员去说,把时间奉送给演员;好的主持人也决不不懂装懂,临场随意发挥,而是让“上帝”自己去品味……,但是不少主持人,却往往做不到。有的主持人,一拿起  相似文献   

18.
王洪彬 《考试周刊》2013,(44):31-31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动机,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本文从激情让学生分享收获的喜悦;激情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情让学生走进课文去感受三个方面,阐述了语文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和良好的语文素养,还应该是"演员",用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内外」焉能「有别」曾经有人将教师的上课比作演员的登台。的确,“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二者何其相似;抛开个人的喜怒哀乐,全身心地进入既定“角色”,两者也是异曲同工。至于通过自身的劳动以达到对听众的陶冶、感染、教化之目的则更是演员、教师的应尽之责。...  相似文献   

20.
<正>谈起相声,大家一定会津津乐道,精神倍增。因为相声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说、学、逗、唱"是相声演员的四项基本技艺。许多人之所以爱听相声,是因为相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