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镇依法筹措教育经费初探赵进民[编者按]江苏省泰兴市河失镇,地处苏中腹地,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近几年来,该镇党委,政府从振兴、本地经济的高度着眼,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五年累计投入400多万元,在全市率先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受到了国家教委与省市的好评.本栏...  相似文献   

2.
任国平  朱哲 《人民教育》2012,(18):18-28
姑苏古城,崇文尚教传统源远流长。公元1035年,宋代范仲淹在江苏苏州举办府学,首开东南兴学之风,也奠定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色。此后,古城文风昌隆,文人雅士辈出。仅近代以来,苏州便涌现出来了100多位院士以及叶圣陶、钱穆、钱钟书等众多文化名流,足可管窥这座古城的深厚文化底蕴。再看近30多年来苏州教育的发展历程。1982年苏州率先在全国基本普及小学教育,1992年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8年率先普及高中教育,2004年率先普及高等教育,2006年率先实现免费义务教育,2007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过去的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足以让苏州教育人引以为豪。  相似文献   

3.
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论解开「穷财政大教育」矛盾的死结●周贝隆“科教兴国”,我国教育规模的发展举世瞩目: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8.5%,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97%),在发展中大国里率先追求近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教在校生居世界第二,1995年5...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天津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自1994年在全国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又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并在2004年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教育事业十年跨越发展,十年大变样。优质的教育服务,丰富的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即将出台的天津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为全市教育发展绘制了更加美好的蓝图。在这种情势下,如何努力实现教育发展的宏伟目标,已是摆在全市教育战线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一向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系统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与创新,扎扎实实地进行教育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着力促进教育公平,事业发展实现了新跨越。仅“十五”期间教育发展就跃上四大台阶:2001年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2002年基本普及了学前三年教育;2004年成为全国普及高等教育的第三座城市;  相似文献   

6.
江总书记在全教会上强调指出:“努力办好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篇大文章。现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虽然已经有了发展,但总体来说,还刚刚开始做。各地各部门要狠狠抓它十年二十年,必会大见成效。”这为我国职业教育的跨世纪发展指明了方向。最近,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浙江要在2005年率先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这是继“普九”、扫盲后的又一项硬任务。现实情况告诉我们,普及高中段教育的难点在中职;中职的发展必须顺应形势、转变观念,从大处着眼进行前瞻性思考,提出不同以往的发展思路及对策。面向21世纪的浙江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7.
上海积极推动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的进程,强化英语、试验双语的改革方案已经拟就,并将在今秋起逐步实施。   从今年秋季起,上海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将率先全面普及外语教育,在课表里将安排每天一节外语课,整个中小学阶段学习外语的课时从 1000多节增加到 2000多节;  相似文献   

8.
为教育播种希望的人孙钰有位教育家撰文说过,在中国搞“普九”、“扫盲”工程,是应该有精卫填海的精神和气魄的。只不过,我们面对的不是大海,而是一块不容忽视的教育荒漠;我们所投的也不是石块,而是知识的种子,绿色的希望。在密山市和平朝鲜族乡,有一位有精卫填海...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苏州市在1992年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各级教育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齐心协力,由点到面,由乡镇到县(市和区)到全市,朝着教育现代化目标迈进。1998年率先普及高中段教育和15年教育,2004  相似文献   

10.
常逢生 《江苏教育》2006,(3A):16-17
“九五”期间盐城教育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历史性跨越——在苏北地区率先实现“双基”目标;“十五”期间,盐城教育又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育成了盐城名闻省内外的一张名片;“十一五”.盐城教育将实现第三次历史性跨越——建成教育强市、在苏北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次跨越与前几次相比,时间更紧、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省民族教育事业在党和国家的关心重视下,各级党委和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两基”工作成效显著,14个民族县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4个县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举办不同层次的民族班,加快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步伐;千方百计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入,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实践中,探索出了适合我省民族教育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2.
王秀云1969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班主任、学年组长、教务处副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她工作任劳任怨,业绩突出。1980年至1999年连续被评为密山市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牡丹江市优秀教师标兵、省优秀教师、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3年被评为特级教师。1996年3月,她挑起了黑龙江省首批标准化小学———密山市逸夫小学校长的重担。自任逸夫小学校长以来,她带领校领导一班人,团结合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她锐意改革,积极进取,使逸夫小学在教育…  相似文献   

13.
冯旭 《广东教育》2011,(12):4-6
作为广东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三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之一的惠州市,近年来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 2008年,惠州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教师待遇“两相当”。2009年,惠州市比省定时间提前两年成功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前一年全部解决代课教师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河西教育的发展可谓有目共睹:建设教育强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已深入人心;高中示范校建设及成效业已显现;规范化学校建设带来了全区中小学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教育人才高地战略的实施带来了人才效益;教育科研与改革推动了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从去年教师节开始,  相似文献   

15.
2月 9日山西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本次会议是为了传达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确定的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的战略任务;总结交流近年来全省各地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经验;明确该省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以及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指导思想、目标规划和主要任务;研究部署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政策措施和当前工作。   省教育厅副厅长安焕晓同志作了题为《科学规划、认真实施、大力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报告,她首先介绍了当前全省中小…  相似文献   

16.
殷建义  许永 《江苏教育》2007,(21):22-23
锡山在全国最早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全省率先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首批国家级实验区。坚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题和制度创新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学前教育托幼一体化整体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高水平普及,各项教育发展指标始终位于全省和全国前列。2005-2006年度,无锡市锡山区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双高普九”先进区、幼儿教育先进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先进区、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区和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区。  相似文献   

17.
一、日本中小学教师考评制度的缘起 二战后,日本的社会经济在一片废墟上迅速崛起,成为亚洲率先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经济大国,其关键在于日本教育的振兴。在明治政府时期,日本就逐渐形成了“教育先行”的传统,举国上下都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进入21世纪,日本顺利实现成为教育发达国家的目标,普及义务教育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完成。2000年,高中教育基本达到准义务教育水平;高等教育的质量得到全球教育界的高度评价。日本教育能达到世界的较高水平,核心原因是有一支高素后的新师队伍。  相似文献   

18.
省教育厅提出了全省10年内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要坚持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十五”期间,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把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率先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经济比较发达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贫困地区要真正认识到普及信息技  相似文献   

19.
今年6月,省里提出到2007年.全省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到2010年.学前三年幼儿教育人园率达到9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规模相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这一奋斗目标的确定,是浓墨重彩共绘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蓝图。  相似文献   

20.
一个拥有110余万人口的山区大县,义务教育各项指标稳定保持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内,顺利通过了省“两基”复查;在全省率先普及了实验教学;高考连续三年名列临沂全市之首,且进线人数每年以4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2年高考本科录取人数2209人,是1999年的2.1倍;两年来考入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