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动材料,运用天然材料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真实的感受。在农村  相似文献   

2.
一、设计思路在孩子的眼中,春天意味着什么?我们怎样让幼儿通过他们自己亲身的体验,来感受春天这个季节所带给他们的变化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动材料,运用天然材料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真实的感受。"春天是温暖的,因为它给我  相似文献   

3.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地处西北小县城的幼儿园把环保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是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的。每年新学期我们幼儿园都要开展以只有一个地球的环保主题系列活动,将绿色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的启蒙教育,萌发幼儿爱护环境的情感,习得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尝试运用了几种不同的教育方法,结合实际谈三点见解:一、因地制宜,对幼儿进行环保启蒙教育1.自然观察中的环保教育。在主题活动的初期,我们带领幼儿来到小区的公园,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草地上游戏、玩耍,也可以带领幼儿到幼儿园附近的农村让幼儿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享受绿色带来的清新空气。同时,老师也带领幼儿参观小区的垃圾场,让幼儿谈谈哪里的环境美,通过观察、比较,让幼儿知道保护  相似文献   

4.
主题墙饰有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它是使主题教学得以顺利、高效开展的媒介;是记录主题教学中幼儿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载体;是主题教学中幼儿与同伴、幼儿与教师之间近距离接触、交流的平台。它承载着我们的教育意图,并能引发幼儿获得经验上的提升、能力水平上的提高、情感上的愉悦,在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个性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对奠定幼儿可持续学习的作用也不言而喻。因此,我们教师应针对主题教学开展过程中有关"主题墙"创设方面得困惑和误区,创设一面真正能让幼儿喜欢、与之积极互动,并能促进其主动发展的主题墙。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的种植活动不只是科学活动,而是一种探究性活动,是幼儿亲近大自然的过程,更是幼儿关爱周围事物的过程。教师可以在自然背景下开展探究性主题活动,鼓励幼儿积极探索,满足幼儿贴近大自然的需要,增进他们对自然及其生长发展过程的探究,使幼儿在"做"和"活动"中自然地去探究事物、认知世界,从而获得知识、发展他们独特的探究能力,并养成主动"习得"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0,(99):167-168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是在与环境和人的积极互动中获得发展的。"教师都知道,自然角是环境创设的一部分,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更是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时间,是幼儿了解、认识自然的窗口,产生教育形式的驿站。幼儿在这点滴时间里主动探究、动手操作、积极感知的过程中获得各类经验和认知。老师通过观察发掘幼儿活动中的疑问,提炼判断,结合主题活动,让自然角成为幼儿教育课程的一部分,是实施个别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冬天”主题教育活动的目的,是对幼儿进行初步的自然科学教育,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现象的正确态度,让幼儿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学做大自然的小主人。围绕“冬天”这个大主题,我们组织了以下几个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丰富的本土资源是我们生动的活动教材,这都是农村大自然赐给我们最好的科学教育礼物。我们积极利用本土资源在幼儿教育中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让本区域特色资源进入幼儿课堂和体育锻炼等活动,利用本土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教育活动。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利用种子、蔬菜、植物安全废旧器物等充实幼儿区域活动,让幼儿教育回归生活,让幼儿在自然社会中学会探究、学习与生活,全面落实《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新理念。  相似文献   

9.
潘秀芹 《山东教育》2012,(Z3):62-63
绿色,生命的颜色。中科院院士杨淑子曾以"科学人文,交融生‘绿’"诠释绿色教育就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携手并进。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区域活动是主题教育强有力的阵地。近年来,我县幼儿园重视区域活动的开展,通过研讨、展评等方式将区域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了  相似文献   

10.
关于秋天的主题活动幼儿园各年龄班每年都要进行.在乡村,如何因地制宜开展相关的活动,真正做到教育"生活化""本土化"呢?我们结合<纲要>"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利用自然环境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以及"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的要求,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利用大自然赋予的优势开展了"秋天来到田野里"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幼教之父,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提出了"活"教育理论,他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幼儿教育就是要引导幼儿在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生活中学习,在文化学习中会生活。目前幼儿园的课程大多数是以主题活动呈现的,这也是一种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性课程。为了促进幼儿园主题课程贯彻生活化原则,把富有教育价值的传统文化内容纳入课程中,让幼儿在生活的实践、参与、体验中学习和发展,我们站在区域学前教研的视角上.  相似文献   

12.
<正>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好地球可以造福千千万万子孙后代。雨果曾说过:"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幼儿是未来的主人,对他们加强保护环境教育意义深远而重大。《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通过实践发现,环境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能让幼儿从小树立保护环境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  相似文献   

13.
正【设计意图】本次活动设计的灵感来自于幼儿身处的生活和大自然。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音乐题材,自然界的奇花异果、花鸟鱼虫等都包含了妙趣横生的艺术素材,是幼儿艺术创意表现的源泉。由此我们产生了以"冒险岛之旅"为主线,围绕"探险"这个主题开展系列音乐活动的思路。我们以冒险岛旅行为线索,创设开心果园——神秘花园——动物世界——海底乐园——昆虫王国的情境,让幼儿在多姿多彩的万千世界里探险,观察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随着音乐大胆地表现和创造,经历一次次奇妙的音乐与创造之旅。  相似文献   

14.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发生交流,环境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幼儿只有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获得发展,可见,环境对促进幼儿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园地处乡镇,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幼儿园周围的自然环境资源,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一、让大自然成为主题教学的根据地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它的内容比我们的教材要丰富的多、生动的多。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对幼儿有着莫大  相似文献   

15.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中指出"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我园尝试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开展艺术情趣活动与主题、一日生活、艺术项目活动等融合的尝试。让幼儿走近艺术,在艺术活动中尽享自主与快乐。一、融合主题特色活动——让幼儿走进艺术  相似文献   

16.
陆彩琴 《教师》2023,(24):66-68
大自然是最直观、最生动的教育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大自然中开展教育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亲自然理念以大自然为教育载体,要求教师深度挖掘自然资源并将其合理运用,以拉近幼儿与自然间的距离,让幼儿获取有益于其身心发展的学习经验。文章作者对亲自然理念下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开展与实践进行探讨,简述亲自然理念概念及其特点,分析该理念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价值,从幼儿自主探究、深度学习、艺术欣赏、材料收集、思维创新五个视角出发提出几点教育建议,以期让幼儿能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提升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17.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区角游戏是主题活动的延伸,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途径之一。环境主题化是发挥环境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在进行主题活动时,我们要重视区角游戏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让环境创设为主题活动服务,让幼儿在主题背景下的区角活动中,在与周围环境及活动材料的相互作用下,使主题活动的开展得以延伸,从而保持幼儿对主题活动的热情和表现欲望,不断地积累经验,在其原有的水平上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丰富优美的自然社会环境,处处为孩子提供有趣的活动材料和场所,这些都是孩子的快乐之源。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引入本土游戏,拓展幼儿园课程内容,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游戏活动,让幼儿体验到游戏带来的快乐,更为本土游戏资源与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的结合找到了适宜可行的途径。一、本土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本土游戏有着很强的地方性和趣味性,游戏过程多采用幼儿  相似文献   

19.
<正>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中指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展教育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把目光投向幼儿周围的生活环境,利用好丰富的本土教育资源,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主动、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主题活动是一个以“幼儿发展为本”、突出“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它需要教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动机、兴趣、需要,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和不同发展方向的要求,从而真正地实现在课程中让孩子做主。两年来,我班开展了“玩具”“、鞋子”“、兔子”、“秋天”“、汽车”等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亲近社会、亲近生活、亲近科学、亲近大自然,不但激发了幼儿强烈的好奇心,还增强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欲望和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发挥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自主性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