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在本科生实验教学中的作用,结合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中有关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将激光雷达观测气溶胶的变化作为环评实验课开设。通过了解激光雷达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后,要求学生根据连续24 h的观测结果计算垂直高度PM10浓度的变化,然后分析污染边界层日平均变化趋势。学生完成的实验结果显示夜间至清晨的污染边界层高度高于白天的污染边界层高度。激光雷达实验的开设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提高了大型设备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2.
2006年3月,美国航空航天局(N A SA)的德尔塔2型火箭将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将两颗新的对地观测卫星———“云卫星”(C loudSat)和“卡里普索”卫星(C A LIPSO,全称为“云-汽溶胶激光雷达和红外开拓者观测卫星”)送入地球近地轨道。在与运载火箭分离后,这两颗卫星将自行调整姿态和位置,加入到已经在轨的法国“太阳伞”(全称“通过激光雷达观测大气科学的反射率极化和各项异性”卫星,简称PA R A SO L)卫星、美国的“阿卡”(A qua)和“奥拉”(A ura)卫星组成的“卫星编队”中结伴飞行。到2008年,美国的“轨道二氧化碳观测台”(O C …  相似文献   

3.
针对激光雷达具有高精度和高分辨率,非常适合在无人车上应用的特点,阐述无人车技术领域中激光雷达探测障碍物系统的原理,并根据应用情况对激光雷达进行选型,设计一套完整的基于激光雷达数据的障碍物信息采集系统,可对地面无人车平台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研究水中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特征与处理,对水下目标的探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介绍了水下激光雷达的应用领域,然后从频域角度对激光雷达探测的回波信号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探测回波信号的特征设计了一些对单个回波信号处理的方法以及特征量的提取方法,为今后激光雷达的探测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激光雷达在遥感方面的发展,分别介绍各种激光雷达的基本原理,并指出今后激光雷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成像激光雷达在军事和国民经济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文章分析了CO2成像激光雷达、半导体成像激光雷达和二极管泵浦固体成像激光雷达的现状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依据窄脉冲激光雷达一维高分辨率测距技术及散射成像机理,实验测量了窄脉冲激光距离高分辨回波特征,获取了较精确数据,并对窄脉冲激光雷达一维距离像的目标识别实验测量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实时定位和建图(SLAM)前端优化的解决方法。首先降低算法对雷达精度的要求,对激光雷达数据进行概率霍夫变换与最小二乘法拟合的预处理,降低系统噪声并优化直线数据;用双三次插值算法代替Hector SLAM中使用的双线性插值算法,获取精度更高的栅格地图与地图梯度。然后解决系统对激光雷达高刷新频率的依赖,使用图像处理的常用方法,即通过图像相减与矩阵变换,判定激光雷达的运动形式为平移还是旋转;优化SLAM的关键帧判定机制,不再把由旋转得到的数据更新至地图。经过实践验证,低性能的激光雷达也可以使用优化后的Hector SLAM方法获得优质的地图,并且解决了地图构建重影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Bobac移动机器人的室内S型障碍物避障轨迹规划设计研究,采用激光雷达传感器与双轮控制相结合方式,实现S型障碍物避障轨迹规划,并实现精准定位,达到避障目的。论文主要以Bobac智能移动机器人平台为研究对象,分析智能移动机器人中里程信息不精确的问题,并基于网格Fast SLAM方法环境模型的建立实现提高计算效率以及定位精度。通过对激光雷达精度与距离关系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在精准区与模糊区内建立一种S型障碍物避障方法,引入运动模型和激光雷达传感器测量误差模型进行实时修正。文章采用自适应控制方法在实时估计Bobac机器人与障碍物距离的同时,控制移动机器人渐进跟踪期望轨迹,证明了双轮实时控制与激光雷达配合的稳定性。实验证明,相较于传统的激光雷达避撞方法,本研究所提出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在S型障碍物内避障运动。  相似文献   

10.
气溶胶与大气环境由美国航空航天局与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合作研制的“卡里普索”(C A L IPSO,全称“云-汽溶胶激光雷达和红外开拓者观测”卫星)定于2006年3月发射升空,它的主要任务是观测研究大气中的悬浮质———气溶胶粒子。气溶胶粒子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多种固体微粒和液体微小颗粒,有的来源于自然界,如火山喷发的烟尘、被风吹起的土壤微粒、海水飞溅扬入大气后而被蒸发的盐粒、细菌、微生物、植物的孢子花粉、流星燃烧所产生的细小微粒和宇宙尘埃等;有的是由于人类活动,如煤、油及其他矿物燃料的燃烧物质,以及车辆产生的废气排放至空…  相似文献   

11.
科技要闻     
徐冠华部长出席在东京举行的"国际对地观测第二次部长级会议" 由4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26个国际组织参加的国际对地观测第二次部长级会议于4月25日在东京召开,徐冠华部长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会议采纳了"国际对地观测10年实施计划框架文件",并发表了高峰会议公报。  相似文献   

12.
车用激光雷达分析与改进对策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利用红外激光雷达,对道路前方车辆、行人和障碍物等目标进监视和探测.既目前通称的车辆激光雷达系统,但依旧存在着缺陷。1、分析车辆激光雷达测量距离的原理;2、车辆激光雷达系统的构成和测量方式;3、存在的问题;4、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正在建设基于卫星、平流层飞艇和飞机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完善相应地面系统,建立数据与应用中心。该系统与其他观测手段结合,将形成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覆盖的对地观测能力。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遥感技术项目,包含至少7颗卫星和其他观测平台,分别编号为"高分一号"到"高分七号"。"高分"系列卫星覆盖了从全色、多光谱到高光谱,从光学到雷达,从太阳同步轨道到地球同步轨道等多种类型,构成了一个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的对地观测系统。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一种基于实验室激光目标运动模拟器的校准技术和测试方法,根据非扫描激光雷达探测原理,应用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单元探测器、电荷耦合器件(CCD)和面阵探测器等技术,构建双通道激光被动式非扫描测试系统。对激光实验室目标仿真区域内模拟目标三维运动信息的获取和测量并予以校准,实现对激光雷达运动目标模拟系统的计量与校准,完成当前量值正确地溯源,满足型号装备技术保障的计量技术体系需求。  相似文献   

15.
室内复杂环境下,机器人实时姿态估计是控制机器人的前提。在RF2O运动估计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移动机器人建立五自由度运动学方程,使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实现惯性测量单元(IMU)姿态信息与RF2O数据的融合,以IMU信息作为EKF状态预测方程的输入,RF2O数据作为观测信息。在机器人平台进行多组实地实验,结果表明:扩展卡尔曼滤波融合后的数据与传统数据相比,均方根误差减小了23.9%,同时排除了激光雷达的机械干扰,累积误差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2020年10月,由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黄建平教授、黄忠伟教授领衔的雷达智造团队建设的"一带一路"激光雷达网若羌站揭牌,标志着该雷达观测网国内段7个站全部建成。将来在国外将布置若干站,这些雷达站均以兰州大学自主研发的多波段拉曼偏振激光雷达为主要监测仪器。  相似文献   

17.
激光雷达是智能汽车感知层最重要的一环,随着电动化智能化加速,行业具备较好的成长前景。原来缺点是贵且技术难点多,随着华为等巨头入局,成本和技术双双被攻克。2021年是激光雷达元年,累计有19款新车型配置该技术,明年或将加速放量,产业处于爆发前夕。  相似文献   

18.
激光是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最重大的科学技术成果之一,它是在有理论准备和生产实践迫切需要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激光雷达目前涉及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本文着重介绍了其在大气方面的应用,其中主要包括对气溶胶、云和边界层的探测,大气成分的探测,温度的探测,反演PM2.5浓度的精度等研究.同时介绍了相关的原理,并给出部分实验测试结果,指出了大气激光雷达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科技博览     
《现代语文》2005,(1):21-21
11月16日在京开幕的国际卫星对地观测委员会(CEOS)第18届全会透露,对地观测体系忆在我国气象预报,灾害管理、资源调查与配置、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测提供最基础的数据。“对地观测系统(E O S)”目前已成为一个国际合作项目。2003年7月31日,第一次地球观测部长级会议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市美国国务院举行。这次会议由美国政府发起,来自34个国家和近2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在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峰会的基础上,通过了《华盛顿宣言》,提出为了持续监测地球的状态,增进对地球动态过程的理解,提高对地球系统的预报能力,寻求全面协调国际对地观测活动及其技术产品的广泛应用,并建议建立一个“分布式全球对地观测系统”(G lobal E arth O bserva-tion System ofSystem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