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台学院学报》2014,(3):31-3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逐渐增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日渐突出。通过分析威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状况,及其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行为表现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以便找出解决农村留守家庭教育的对策和措施,从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间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这种现象已经十分普遍。然而,由于进城务工的劳动力大多是中青年,而且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不能将子女带在身边,这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即农村留守儿童。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基于此,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是在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而出现的新问题。这些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缺乏直接的家庭教育和亲情关怀,在学习、生活、心理及人格的发展上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总结了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周公良 《文教资料》2007,(21):184-186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能否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成败,而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在受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农村逐渐形成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出现,给社会发展带来种种隐患,已成为"社会之痛"。文章分析了产生"留守儿童"的各种原因,分别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农村逐渐形成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出现,给社会发展带来种种隐患,已成为"社会之痛".文章分析了产生"留守儿童"的各种原因,分别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7.
于清娇  岳伟 《文教资料》2012,(13):156-157
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缺失将对孩子成长产生难以弥补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农民外出打工人员增多,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并引发的诸多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章主要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在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而伴生出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对于提高全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解决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学校、家庭、社会对留守儿童的生存和成长都肩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一)家庭教育是关键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影响人一生的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因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学校管理存在疏漏、社会关注少、受重视程度低等原因导致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安全意识差等问题。建议政府加大农业投入,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社会应更多的关注留守儿童,营造适宜留守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教育部门和学校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中应起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民工劳动力作为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逐渐转移到城市,使留守儿童的群体规模随之不断扩大,现阶段国家的未来发展需要密切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健康成长。以宜宾市江安县井口镇幼儿园中一班20名留守儿童为观察对象,探讨家庭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金玲 《教育探索》2007,(9):121-122
我国农村地区,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不仅给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带来新的问题,而且由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其社会化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分析家庭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探索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产生。在社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中,国内人口流动频率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更是如此,大批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经商,农村收入增加了,摆脱了贫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由于各种原因,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素质教育问题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河北农村留守儿童素质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学校及家庭教育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景鲜丽 《学周刊C版》2020,(18):191-19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家庭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阐述了新时期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并客观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存在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改善留守儿童缺失家庭教育这一现状,让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流向城市,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由于城乡户籍制度等各种制度的不健全和经济收入偏低等因素,使得农民工子女仍然留在农村,并由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顾和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难以得到良好的关注。自古以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对孩子的品德修养和成长、成才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留守儿童的出现,其家庭教育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让农村留守儿童正常接受家庭教育,或最大程度上弥补其家庭教育的缺失,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劳动力向城市不断转移,"留守儿童"作为农村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开始凸现,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些"留守儿童"因学校教育偏差、家庭教育缺失等诸多原因造成他们在许多方面都存在问题,特别是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的"留守儿童"客易产生自卑、疑虑、妒嫉、逆反和极端等心理问题.如何让这些"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已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留守儿童逐年增加,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日益严重,导致留守儿童不能在很好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基于此,根据不同的监护人类型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西北人口流动的主要流向是由乡村到城市、由脑山地区向川水城镇、由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流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农村目前有留守儿童2000多万,并且每年呈递增的趋势。而西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数量尤为庞大,问题日益突出。据2007年底青海省农村留守儿童摸底调查统计,青海省共有40939名农村留守儿童,他们面临着亲情、家庭教育以及监护权三大缺失。  相似文献   

20.
"留守儿童"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问题给整个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由于缺乏直接的家庭教育和亲情关怀,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的发展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相互配合共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