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我们党报的副刊该如何面对新世纪的受众,使我们的副刊走出传统文学副刊的怪圈,面向大众,引导大众,服务大众,愉悦大众,从而使党报副刊成为党报这个整体的一块不可或缺的、有吸引读者魅力的独特的园地?这是摆在每个党报副刊编辑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广播谈话节目以大众参与的倾诉或讨论为主体,具有较强的可听性,强调平等交流,重视的不是权威性,而是大众参与性,以及由沟通所产生的愉悦性、放松感,是高科技时代对人类情感的一个良好补偿。由于谈话类节目的播出次数比较多,言辞量大且容易出错,属于高难度的节目类型,需要进行精心策划、准备和交流,才能办好。  相似文献   

3.
重视与规划大众读物出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大众读物,顾名思义,是面向大众的、为大众创作的出版物.按照大众阅读取向,广义的大众读物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思想修养读物,如:<雷锋的故事>、<思想修养漫谈>等.这类读物的读者也有想提高主体的道德修养而主动选择阅读的,但大部分阅读则是自上而下,上面号召,下面响应,读者处于被动的阅读.第二类是信息知识类读物.包括文化类知识和实用类知识等.大众选择这类读物,虽然是出于主动,但往往是在某种压力(生存的压力、发展的压力)下的选择,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第三类是愉悦读物.是大众有了休闲时间,有了经济上的基本保障,出于审美、愉悦和娱乐的需要而产生的.这种阅读既不是自上而下,也不是出于某种压力下的选择,完全是读者由衷的需要和喜欢,发自内心而生发的自由选择.狭义的大众读物,专指第三类的大众愉悦读物,它属于大众文化的一个分支.本文所涉及的大众读物,也偏重于第三类. 1  相似文献   

4.
<正>民生新闻以社会大众为视觉,从社会大众的需求出发,把社会大众的身边事作为报道的支点,以"平民化、主人翁、贴近性、服务性、低视觉、广参与"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采用  相似文献   

5.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真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定位于图书馆是“阅读天堂”。主要体现在完善图书馆社会职能、满足读者权利等方面。同时,也对“天堂”作“应该是”和“不一定是”分析,指出当前图书馆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希望“天堂”从应然走向实然。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的一大重要职能就是为高校教师的教学科普、社会大众的科学知识普及提供广泛的服务,这是体现其价值性和功用性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深圳富苑皇冠假日套房酒店是一个可以让最挑剔的客人满意的天堂,这里的客房成功地将英国传统装饰和现代设施结合在一起,所有的客房都使用轻柔的色调和舒适的家具,既符合大众审美的同时又流露出特有的无法效仿的贵族气质,将典雅的氛围,舒适的设施,周到的服务集于一身。酒店位于深圳市中心,被数不胜数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天堂应该是图书馆模样"这句名言,从图书馆管理、图书馆建筑、读者、服务、高校图书馆等角度来理解,阐述"天堂"--图书馆模样的深层涵义.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图书馆的愉悦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的愉悦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使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功能和学生对知识需求情感愉悦相一致,使图书馆的求知环境优化和学生的求知兴趣激发相一致,使图书馆的服务手段网络化和学生的求知过程愉悦相一致,使图书馆的学术活动和学生的素质拓展需求愉悦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有偿享用有线电视服务、订阅或者购买报刊、对推销大众媒体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性广告作出承诺等媒介消费活动,都将使媒介消费者与大众媒体形成一定的合同关系。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一旦公民作为媒介消费者与大众媒体形成了某种媒介消费合同关系,这种关系便受到法律的调整和保护。作者就合同法的条款适用于媒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作了具体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对民生问题的日益重视,"民生幸福"成了我国"十二五"的焦点问题.在档案领域,发掘城建档案的民生价值,让城建档案为"民生幸福"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档案服务民生的现实诉求.转变服务职能,选择城建档案服务民生的路径,让人民在平等中享受公开的城建档案信息、在及时的城建档案服务中收获幸福,是城建民生档案建设的当务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读者幸福感的实证研究,找到了作为高校图书馆催生读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通过调查问卷得到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分析了在相同条件下不同读者的主观幸福感差异及其成因,找到了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方法,进一步提出了提高读者幸福感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李慧敏 《图书馆》2012,(3):63-65
通过对外来农民工信息服务需求实地调查研究,及农民工子女对公共图书馆服务需求的实证调查与统计分析,农民工及其子女文化幸福感与公共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各要素密切相关,政府应为他们提供与城市居民均等化的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4.
李婷 《图书馆》2012,(1):101-10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扩大了政府服务的公益性影响,图书馆在保障居民基本文化权利,实现国民精神满足感,拥有生活"幸福感"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是中国特色档案利用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在本质、行动纲领和“政治承诺”,经过多年建设,已初步形成。它由档案利用服务资源体系、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平台体系、规则体系构成,呈现出政治意识强、范围全覆盖、服务均等化、利用便捷性等总体特征,并以政策推进、多方参与、内外联动、国家保障为其内在运行机制,多方面体现出“中国特色”。“十四五”期间,档案利用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建设完善,不断提升档案利用服务效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员职业幸福管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员职业幸福是图书馆组织创新与和谐发展的关键。近年来的调查研究表明,图书馆员职业幸福感现状不容乐观。图书馆员职业幸福管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有利于实现馆员的幸福最大化和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图书馆员的幸福管理可以通过幸福管理机制来实现,包括信息采集和评估机制、能力开发和培养机制、需求和保障机制以及沟通和反馈机制,各部分管理机制功能不同,互相联系,可有效促进职业幸福管理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幸福是人类社会探寻的永恒主题,馆员幸福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键。图书馆员要成功地发展职业生涯,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发展目标,就必须融入幸福规划这一新鲜元素。图书馆员幸福规划以馆员幸福最大化为目标,使馆员产生幸福体验,开展馆员幸福规划要分析各个要素及其相互联系,按照科学的理念、途径和方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对影响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的10个快乐感来源和10个痛苦感来源,按被调查者自我感受的重要性,分 别进行排序,选取其中具有显著影响的6个快乐感来源和5个痛苦感来源,将这些因素在性别、年龄、职称、职务、 学历等10个指标上的差异性做比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的发展动力是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公共需求,而公共需求的内涵随社会时代的不同而变化.总体上图书馆的发展增进了人民的幸福,图书馆的这种溢出效应与其准公共品属性和经济实惠性紧密相关.心理需要层次理论可作为判定图书馆的空间地位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亚里士多德根据自己的自由理性的人性主张确立了系统的德性论思想,他通过对善、德性、幸福及其关系的论述,以严密的逻辑思维完成了其伦理思想的论述。本文主要从人性视野下亚里士多德德性论之理论基础——善、价值归依——德性、终极关怀———幸福三方面进行论述及论证,认为至善、德性、幸福根本上是统一的,亚里士多德追求的是一种近乎神性的完善的幸福,并具有及其积极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