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
新世纪的大学图书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历史的回顾和对高校馆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分析,指出了虚拟图书馆代表着大学图书馆的未来;图书馆的转型是大学图书馆发展的必然;数字化与书本化收藏相结合,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并存是21世纪中国大学图书馆的可能模式.  相似文献   

2.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10):144-144
运城学院图书馆是1989年12月由原运城师范专科学校、运城地区教育学院、河东大学三校图书馆合并而成的一所以教育类书刊资料为主的综合性高校图书馆。分老校区和新校区:老校区图书馆大楼建于1992年4月,建筑面积4910平方米;新校区为临时馆舍,计2000平方米。馆藏图书57.9万余册(套),电子书刊400万余册(篇),现有职工50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  相似文献   

3.
校长二人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新闻周刊》2003,(6):50-51
人们通过兼容并包的思想而记住了蔡元培,通过“大学者,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的名言而记住了梅贻琦。但是今天的形势要求校长能够为大学争取利益,为大学的发展去找钱。校长,变得越来越像经营大学的CEO  相似文献   

4.
高校名人档案征集规范化程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清华大学校长、现代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大学,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是一所大学的品牌与灵魂,他们的治学态度和人格魅力,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而且铸就了大学的品格.可以说,大学的精神在大师身上得以最集中的体现.因此,为大师组建名人档案,是传承大学精神的必要途径,是高校档案馆应尽的职责.然而,由于名人档案大多具有"私有"的特点,其征集必须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之上,缺乏像书、教学、科研类档案那样强有力的归档制度的保障,因此要使名人建档工作成为档案馆的基本业务之一,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只能通过规范化的征集程序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河南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创建于1912年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图书一室,1923年成为河南省第一所近代意义的大学图书馆——河南中州大学图书馆,1942年为国立河南大学图书馆。建国后历经变迁,先后更名为开封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1984年恢复现名。目前,图书馆有新老校区两座图书馆大楼,总建筑面积6.55万平方米,截至2007年6月31日,图书馆拥有各类文献411万册(件),其中地方文献、民国文献、古籍特藏等为本馆特色藏书。  相似文献   

6.
正1.获10个以上诺贝尔奖迄今世界上已经有30所大学至少10个教授或者科研人员获得了诺贝尔奖。一所大学在科研实力上如果进入不了前30名,就很难说已经是世界一流。2.拥有一批世界级大师清华大学建校早期,校长梅贻琦定义大学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就科学技术领域来说,就是获得各个学科的最高奖者。毫无例外,世界知名大学都有一批获得这类殊荣的教授专家。  相似文献   

7.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是梅贻琦先生在1931年就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时说的话。很多人记住了这句话,却忘了说这话的人。回望中国百年大学史我们可以发现,成就一所大学,既离不开大师们的传道解惑,也离不开大学校长们的筚路蓝缕、承前启后。  相似文献   

8.
陈群 《晋图学刊》2007,(3):73-76
美国大学图书馆在机构设置、人事管理、馆藏建设及服务理念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表现,其高效先进的管理模式是当前图书馆界一致认同和赞成的,随着信息资源的公开和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各大学图书馆应在这些方面借鉴美国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结合本馆实际工作加以利用,使之更好的为各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9.
建设"一流"要靠人来实现,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可是,大学,现在还没有精力把目光投向作为个体的教师。 虽然"以人为本"的口号整天挂在领导的嘴边,而且每位校长都能脱口说出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说的"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但是,依照长期以来形成的惯例,我们在教育投资上,注重盖大楼、买设备,而较少关注人力投资,重视大楼甚于大师。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多媒体共享空间(Media Commons;简称MC)概念以及多媒体共享空间的服务理念。针对大学图书馆多媒体共享空间服务和国内外一些大学图书馆的多媒体服务共享空间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展开了深入探讨,指出多媒体服务共享空间是大学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方向,它代表着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新亮点,为我国各大学图书馆开创新型多媒体共享空间服务的转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11.
建设"一流"要靠人来实现,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可是,大学,现在还没有精力把目光投向作为个体的教师. 虽然"以人为本"的口号整天挂在领导的嘴边,而且每位校长都能脱口说出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说的"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但是,依照长期以来形成的惯例,我们在教育投资上,注重盖大楼、买设备,而较少关注人力投资,重视大楼甚于大师.  相似文献   

12.
鹿璐 《北京档案》2016,(8):42-44
在北京五四大街路北有一幢通体都是红砖砌成的大楼,因这里曾经是北京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的所在地,很多人亲切称它为“北大红楼”.北京大学的校舍原在景山东街的马神庙四公主府,1916年,学校在沙滩兴建学生宿舍楼,因大楼用红砖砌成,故称红楼.1918年8月红楼建成后,改作北京大学校部、图书馆和文科教室,是北京大学的文学院所在地.红楼在建成之后的多年中一直是北京城最高和最有现代气息的建筑之一,但其盛名决非源自建筑本身.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言:“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正是那些生活工作在这里,曾经照耀过历史的大师,如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赋予了红楼更多的含义.  相似文献   

13.
1991年12月,笔者利用去新加坡学习的机会,应邀参观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所见所闻,获益良多。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前新加坡大学图书馆和前南洋大学图书馆,1980年两大学合并时组成。现有一个总馆,下属五个特种图书馆:中文图书馆、法律图书馆、科学图书馆、医学图书馆和韩瑞生纪念图书馆。目前,该馆藏书总量已超过130万册。在此,笔者择要向国内同行介绍颇具特色的中文图书馆。1藏书概况中文图书馆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属下特种图书馆之一,附设于总馆大楼的最高层(六楼),现有各类图书资料38.5万件…  相似文献   

14.
<正>东北大学图书馆由张学良将军捐资修建,由我国著名建筑大师杨廷保先生设计。图书馆大楼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呈飞机形状。楼的高度为三层,一层是书库,二层是借阅室和办公室,三层是阅览大厅。1949年至1954年这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图书馆事业非常发达,特别是大学图书馆更被誉为“学校的心脏”。本文以南达科他州立大学为例,在介绍该校图书馆的一些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图书馆所开展的各项服务工作,供大学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图书馆座落于风景秀丽的汤逊湖畔,占地7900平方米,馆舍面积26600平方米,2005年5月18日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是一座年轻、富有朝阳气息的现代化图书馆。图书馆大楼规模宏大、美丽壮观,馆内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雅,宁静致远。一楼为读者特色活动区,分别设有文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图书馆研究》是融贯中国教会大学史和图书馆史的开山之作,为重建教会大学图书馆真史作了有力的尝试。该书最大的特点是系统性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不足之处是还不够深入细致。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几年来,高校图书馆相继补充了一部分非图书馆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也包括专科毕业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图书馆专业人员奇缺的面貌,使图书馆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作出贡献.但是,总有一些人对这批大学毕业生到图书馆工作存在着种种看法,认为这些大学毕业生从事图书馆工作是"专业不对口"、"改行"、"大材小  相似文献   

19.
刘绍荣 《图书馆工作》2005,(1):55-56,58
近几年高校大幅度的扩招使图书馆的工作受到巨大的冲击,特别是一些著名高校又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更加大了图书馆工作的压力。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无法满足高层次读者群的需求,如何尽快调整图书馆的工作,使其跟上高校发展的步伐,是图书馆迫在眉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今年的七月十一日,对国学界、学术界来说,是个不幸的日子。季羡林、任继愈两位国学大师同日仙逝。是我们国家,特别是知识界、学术界、教育界、图书馆界都是重大损失。对我们中国民主同盟。两位老前辈的逝世。更是特大损失,使我们失去了老战友、好导师。两位大师又都是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老领导,老世臣。我作为民盟成员,又是图书馆同仁。缅怀大师。深感切肤悲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