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天然林树种更新的主要因素。发现天然林树种的更新受气候、海拔等自然因素因素以及凋落物、动物啃食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如果掌握天然林树种更新规律以及预防破坏树种更新的原因,相关林业部门就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人工干预,增加林木的面积,做好防治水土流失等工作。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分析了色季拉山区不同海拔方枝柏侧枝的年轮宽度变化与当地气候主要是温度和降水的关系。1)相关函数分析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降水对年轮宽度的影响由负效应过度到正效应,温度在分布区上段与年轮宽度呈负相关,降水是分布区年轮宽度的主要影响因子。2)对3a移动平均法标准化年轮宽度序列过程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认为该方法会在一定程度降低相关性分析的显著程度,使用时需视情况而定。3)方枝柏侧枝年轮可以反映短期气候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人天混林具有多种生物量资源,通过多物种植物的多样关联性,对土壤水分含量进行交互保护。人天混林分钟有宽落叶松交互幼林、中龄林和成年林木,其中草本层的生物量是松油落叶混交形成的。在纯林条件下,土壤的含水量根据不同物种的性能进行分析。确定人天混林分对林下植被的不同影响作用。针对不同群落的林分对林下植被的影响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混林分对于林下植被的有益优势,从而提高人天混林分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森林病虫害种类繁多,我国林木结构分布十分不合理,树种单一,森林自身的抗病力弱,我国在不断扩大绿化面积,使得人工林的面积在不断扩张。然而由于人工林的树种大多比较单一,病虫害种类繁多,导致林木免疫能力比较低。各类病虫害对林木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已成为林木行业所面临的第一大威胁。本文通过对树种病虫害的相关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5.
论文从5个方面对长白山云冷杉阔叶红松林进行了研究。①研究了主要树木的心腐规律。红松心腐存在反常现象,小径木的心腐率显著地高于大中径木;②研究了主要树木的高生长过程,分析了群落环境的变化对树木高生长过程的影响并根据得到的结论阐述了在红松林宜林地营造所谓“速生”落叶松纯林的错误之处;③分析了主要树木的年龄结构和径级结构并研究了不同树种年龄与胸径之间存在的数学关系,以此为基础,结合种内种间关系的分析,阐明了云冷杉阔叶红松林不同树种的更替规律;④通过对若干类型红松  相似文献   

6.
温州地区黑荆树的种群结构与更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延 《科技通报》2009,25(6):758-764
黑荆树被认为是一种恶性入侵种,已在世界许多地方入侵以后造成严重生态后果。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引入我国以来,目前在国内已经有比较广的分布,但国内一直缺少对其在中国的入侵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本研究调查了温州地区10个黑荆树群落,对其中胸径大于1cm的个体进行了鉴定、测量和定位,重点分析了其中4个群落中黑荆树种群的大小级结构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黑荆树的种群动态受人为干扰影响较大,更新较差且幼苗萌发后受草本层盖度影响较大。由于黑荆树更新依赖于林窗的出现,并受到种子扩散的限制,黑荆树的空间分布以聚集分布为主。黑荆树种群受到Janzen-Connell效应的制约,幼苗很难在母树周围实现更新,所以就空间资源利用上来说黑荆树入侵不会形成纯林。总的来说,黑荆树对本地演替高级阶段群落的入侵性并不高,对这类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破坏能力也有限。  相似文献   

7.
封闭柱壳模型是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声学模型之一,柱壳内部的声场不但会影响结构的正常工作,使结构的实用寿命减短,更有甚者,会使结构直接发生破坏,因此研究封闭柱壳的声场分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对柱壳进行声固耦合分析,研究了谐振力激励下,柱壳内部声场分布问题以及柱壳内流体和边界吸收系数对声场分布的影响,得出了柱壳内部在不同流体和不同吸收边界条件下的声场分布及声压与声压级曲线,给出了不同流体以及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声场变化规律和影响声场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阔叶红松林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阔叶红松林是分布在北温带的多物种、多层次、多价值、多效益的一种森林类型,具有物种丰富、结构复杂、生物量高、自我维持能力强的特点,是被普遍认同的高价值、高产量的森林资源。前苏联林业专家于20世纪30年代、我国学者于建国初期的50年代就开始对阔叶红松林进行了大量研究。至此已有关于阔叶红松林的林型分类、结构、动态、物种间的关系、个体生态、采伐更新、经营技术以及阔叶红松林人工造林等方面的数百篇研究论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对红松及阔叶红松林的研究结果,对指导阔叶红松林的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综合论述了对阔叶红松林群落结构和动态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森林火灾     
森林是满足国家工业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木村的泉源。森林可以战胜水、旱、风、沙、雹等自然灾害,稳定农业生产。森林对於支援工业建设、保障农业丰收,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森林火灾是森林的最狠毒的敌人。它会使一片绿油油的森林,转眼间化为乌有,使国家森林资源遭受很大的损失。它焚毁了正在生长着的林木,严重地影响了森林的更新、树种的更替,烧死益鸟、益兽,引起病虫害蔓延,影响林木的发育和木材的品质。此外,为了扑灭森林火灾,还要消耗许多人力和物力。每年在森林火灾方面的损失是很大的。陕西省汉中专区在1954年春季,因山火损失的林木超过该区同一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内蒙古大兴安岭牙克石林业管理局下的图里河林业局和绰尔林业局的白桦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收集历史资料,研究图里河林业局和绰尔林业局白桦林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直径结构、树高结构、林分密度等,从而分析兴安落叶松林的群落结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图里河和绰尔两个林业局的白桦林群落的乔木层树种结构均比较简单。图里河林业局的直径结构分布有1个正态分布、1个偏正态分布和1个双峰分布;树高分布有1个正态分布、1个近似正态分布和1个反J型分布。绰尔林业局的直径分布有1个多峰分布、1个不规则性多峰分布和1个正态分布。林分密度的差异主要是由林场经营活动引起的;林分总断面受林分类型、林龄、立地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喜马拉雅冷杉是喜马拉雅地区特有植物和主要建群物种。文章通过分析喜马拉雅冷杉林的群落组成和空间分布,采用径级结构替代年龄结构分析其种群动态从而预测其更新趋势。结果表明:喜马拉雅冷杉群落成层现象明显,乔木层物种较少,以壳斗科和槭树科树种为主,灌木层以多种杜鹃和西藏箭竹为主,草本层发达;天然林下喜马拉雅冷杉幼苗缺失,种群径级结构呈现衰退型,次生林下喜马拉雅冷杉幼苗较多,种群径级结构呈现增长型,但径级分布较狭窄,大径级个体数量少。  相似文献   

12.
胡杨对非确定性输水响应的生态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参照对比、实地调查、定点观测的方法,对新疆塔里木河下游长期干旱胁迫输水后不同地下水条件下胡杨生长量、生长势、开花结实以及更新响应的生态表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输水后一定时段内,胡杨一级枝年轮生长量随地下水埋深增加而降低,可以明确标定输水的响应时间、响应范围和响应程度;随着输水的进行,不同地下水条件胡杨年轮生长量逐步趋近;胡杨大树枯枝比与地下水埋深相关良好,是衡量胡杨生态恢复明确、易测的指标:输水后胡杨在一定范围发生更新,但更新范围、更新方式、更新苗长势及开花结实和保持种子活力所需的地下水条件仍爱输水方式、输水量和输水时间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广播电视行业作为传统性的传媒企业具有极强的发展优势,在今后发展中,必须紧紧把控时代发展,掌握相关领域发展动态信息,做好技术改进工作,更新其使用的媒体设备。尤其是在进入到数字化时代之后,数字信号传输技术系统更新,大部分工作单位已经启动无线发射装置,减少信号输送过程中的干扰性因素,现探讨这一现代化发射技术与相关应用问题,给广播电视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民乐县各项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森林、林木资源大幅增加,改善了我县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在新型林业建设中提出的一些整地、造林、树种选择、造林季节的选择和造林技术的应用,对发展和培育森林、林木资源更加有利.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和研究、调查成果,结合我县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立地条件类型,就相关问题进行粗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北坡云冷杉林胸径、树高结构及其生长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云冷杉林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长白山区是云冷杉林类型最多而且分布较广泛的区域,但对它们的结构与动态研究较少。文章根据长白山北坡地区不同海拔高度云冷杉林的200块标准地资料,对林分的胸径和树高与结构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发生变化的状况以及林分林木直径、林木树高与林木株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结果表明:林木直径与林木株数之间存在着幂指数关系,林木树高与林木株数之间亦呈幂指数关系,为今后进一步开展云冷杉林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最后对云冷杉林的经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企业内部知识网络的知识活动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对知识库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知识在企业内的分布是一个动态的知识网络,进而对该网络内存在的三种基本知识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给予详细说明。针对不同企业知识活动水平差异,分析了影响企业内部知识活动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张昌顺  谢高地  陈龙  裴厦  范娜 《资源科学》2012,34(7):1232-1239
地处澜沧江下游热带北缘与南亚热带过渡带的糯扎渡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本文以糯扎渡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了地形和乔木结构对该区域林下不同生长型地表植物生长与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和乔木结构对热带北缘与南亚热带过渡区林下3种生长型地表植物(灌木、层间植物和草本)的生长和分布格局的影响显著,其中地形和乔木结构对灌木生长的作用大于草本,除坡度和乔木密度外,其余指标对灌木盖度或灌木高度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地形和乔木结构对林下不同生长型植被种类组成和结构的影响是不同的,按影响程度大小,影响灌木层种类组成和结构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胸高断面积、树高、乔木种数和香浓维纳指数,对于层间植物,则依次为胸高断面积、树高、海拔、乔木种数和乔木盖度,对于草本层,则依次为胸高断面积、乔木种数、坡向和树高。就整体而言,乔木结构对林下植被结构和种类的影响大于与地形因子,地形因子中,仅海拔和坡向分别对林下层间植物和草本分布的影响显著,说明乔木结构是小尺度研究中影响林下水热条件的主要因子,但海拔和坡向对它们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林国艳 《内江科技》2008,29(6):39-40
异化和归化是两种翻译策略,异化与归化翻译,主要是就译者的倾向而言,即或异化为主或归化为主。本文分析了两者是依社会历史、译者状况、翻译的目的以及文本类型等因素的不同而显示为现实的、具体的和动态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了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核心能力必须动态地更新.本研究采用聚类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方法,对高端装备制造业动态核心能力的构成因素进行分析,运用评估能力、整合能力、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四个维度的内部指标,对动态核心能力构成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作一实证研究,研究得出13个影响高端装备制造业动态核心能力的重要内部因子.结果表明高端装备制造业为提高对外部环境的动态适应性,考虑核心能力提高时,对这13个方面的能力均应进行考虑,不能有所偏废,尤其是对知识转型能力、知识利用能力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20.
历史城区保护面临两大问题:一是缺乏全面系统的策略,二是保护本身无法为历史城区的存续提供合理性依据。然而在现有理论方法框架内,上述二者难以同时解决。鉴于此,本文通过总结米脂古城保护规划实践的相关经验,提出"文化空间叙事性重构"策略,即将历史城区看作一份"叙事文本",从"边界、路径、区域、节点、标志物"等几大要素切入,分析其历史格局,追溯其变迁辙迹,并以此为依据,从空间尺度、城市肌理、文化传统等方面着手重构古城作为一个完整文化空间所应具有的维度。该保护策略能够实现对历史城区在时空二重尺度上的全面、系统性保护,同时又令其赖以生存的历史土壤得以还原,从而获得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