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兴东 《云南教育》2008,(17):41-42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所在,从校长的身上,可以看出一所学校办学格局的层面、办学品质的层次、校风建设的优劣和管理水平的高低。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领袖和不断变革的一面旗帜,一所学校的管理效益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个人魅力、思维水平和处世方式能否引领学校走向内涵发展之路,使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以学校群体为主体,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创造生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其活动的结果。这其中,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建设具有高品位文化素养的教师队伍,以提高办学水平,形成、完善学校鲜明的特色和优良的校风。为此,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校文化心理氛围,使学校真正成为教师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场所,就成为摆在校长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校长个人的品德修养是学校良好文化心理氛围形成的关键学校良好文化心理氛围的形成是一种建设过程,而校长个人的品行则是这种建设过程能否产生实…  相似文献   

3.
学校文化是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建设优秀的、有特色的组织文化是一项战略任务。校长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一所学校的发展,就是校长的智慧、能力的表现,优秀的组织文化往往体现校长的远见卓识,表现他的教育哲学观、管理哲学观。校长是专业人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也是组织内的成员,校长所要担负的除了管理责任外,同时也兼有其他角色。通过对校长角色的分析,达到学校文化构建和有效发展学校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一所学校的发展与特色的形成与校长及其所领导的团队有很大的关系,校长的教育教学理念、管理经验、智慧胆识以及个人魅力等,都能成为其带领学校走出困境、创造业绩的重要因素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一所学校的发展与特色的形成与校长及其所领导的团队有很大的关系,校长的教育教学理念、管理经验、智慧胆识以及个人魅力等,都能成为其带领学校走出困境、创造业绩的重要因素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张娟 《天津教育》2013,(17):41-42
在推进学校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觉到: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突显的基础与源泉,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近年来,我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上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激励每位教师积极主动地提高师德修养、专业素质以及追求事业发展,并将个人发展融入学校整体发展的目标上来。  相似文献   

7.
校长领导一所学校,表现在许多方面。这其中涉及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校长的领导水平,二是校长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水平,三是校长对学校实际情况的了解程度,四是校长个人的特长和风格。其中,校长的教学领导是学校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校长领导教学的方式可分为多种类型,现选择几种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魅力型校长:特质、成长环境和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创新需要魅力型校长。魅力型校长的特质由个人素质和管理方式两方面构成。通过制度创新和理念创新为魅力型校长的形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魅力型校长的使命是要完成教育组织再造,即校长要形成学校的愿景、组建专业化的教师团队、改变学生培养方式等。  相似文献   

9.
校长文化是校长在经营学校过程中,办学理念与管理实践结合而形成的充分体现校长个性的制度文化和组织文化。校长文化具有鲜明的职业特征、时代创新性,体现了主流文化,是校长职业实践的产物。学校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特色文化、区域文化、发展文化。校长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命脉和灵魂,学校文化是校长文化的具体体现。校长文化需要长期积淀,积淀校长文化的过程,也是形成学校文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校长文化是校长在经营学校过程中,办学理念与管理实践结合而形成的充分体现校长个性的制度文化和组织文化。校长文化具有鲜明的职业特征、时代创新性,体现了主流文化,是校长职业实践的产物。学校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特色文化、区域文化、发展文化。校长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命脉和灵魂,学校文化是校长文化的具体体现。校长文化需要长期积淀,积淀校长文化的过程,也是形成学校文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如何让一所新学校或者是一所相对薄弱的学校具有不断升值的动力和能力?笔者认为,校长应该有意识地发现和培育本校的文化特色,利用和整合多种方式与资源进行学校文化建设,这样才有可能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和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2.
魅力型校长的特质教育创新需要魅力型校长。这种性格的魅力是指校长对学校未来的一种创造激情、对学校改革的勇气、对教师团体的感召力、对学校长远的战略考虑、对未来客户———学生需求的把握、对学生培养流程的改变和关注等。在校长的具体实践中,校长个人魅力的形成基于校长的良好素质和新型管理方式。良好的素质是校长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及先进的现代信息素养。学校要实现教育创新,校长必须实现从传统教育体制下的“等级权力控制型”管理向创新教育体制下的“学习型…  相似文献   

13.
校长管理好学校的关键是如何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常见的有八种激励方式:(一)表率式激励。校长在工作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无疑是激励教师的最佳方式。校长不仅要为人师表,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人格修养、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特别是在学校人际关系管理上,要处事民主公正,以赢得教师的信赖,提高自己的威望。(二)关心式激励。教师家庭中会不时地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校长这时要主动地前去过问和帮助解决。这样教师会表现出很大的感激,各项工作不仅能积极主动地干好,而且还能在关键时刻替校长分忧。这无疑…  相似文献   

14.
校长领导力就其本质特征论。就是校长在其职务行为中所表现出的引领和指导学校发展的合力,既有职位权力,更有非职位权力,即校长魅力所表现出的影响力。校长领导力评价观的核心理念为:构建学校愿景;努力增强校长的影响力: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5.
办学特色反映了学校的比较优势,蕴涵着学校的办学理念,表现为校长对学校文化的传承。真正优质的学校一定是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办学风格、鲜明的育人特色的学校。为了进一步提升长郡的办学特色,打造长郡的教育品牌,我们在2009年申报了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朴实沉毅:百年长郡办学特色形成与发展的研究》,作为“特色高中研究专项”批准立项(课题编号:GHA093041)。  相似文献   

16.
专业化视野中校长角色的定位及培训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当代专业化视野中,我们必须确立中小学校长适宜的角色定位,即校长是领导、经营、管理、优质教育资源的创造和促进学校发展的研究。校长培训直接的目标是校长个人素质的提高,终极目标是学校的发展。培训对校长个人来说既更新了教育观念,又是校长个人素质和能力重新组合的过程,对学校来说,“校本战略规划”是培训内容的创新。变革培训方式,培训评价以“导”为主,“督”、“导”结合,评价主体多元化,充分重视校长专业组织对校长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论学校精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校精神是一种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是在长期的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渐积累下来的、被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由群体无意识演变而成)和学校气氛。这种文化是通过学校成员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成。强烈的学术任务感、对学生高度的期望感、牢固的师生亲密关系感、高度的教职员工之间的同心协力与积极肯定个人学术的卓越表现①,构成学校精神质的内涵和丰富的外延。它附着于领导方式、校风班风、人际关系、教师言行、学校道德准则等校园精神文化之上。同时,赋予学校以特有的个性魅力,从而使生活…  相似文献   

18.
校长课程领导力是学校特色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但在当前的课程领导中,校长课程领导力不足,主要表现为课程领导意识不浓、课程开发行为不规范、课程校本化实施水平不高、课程资源整合能力不强。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并积极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素养,优化课程资源配置,最终形成特色的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19.
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高深的综合艺术。它是依靠学校领导自身的科学知识、理论水平、道德修养、思维能力等因素来实现和完善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在管理中充分运用领导艺术来管理学校,以达到优质、高效目的的行为。一、校长的言行艺术言出必行,掷地有声。校长的统驭能力,首先来自于个人的魅力,丧失魅力的领导者,不过是挂着官衣的衣架。何为魅力?可谓校长的审时度势的能力,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人格气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校长就是要以身作则来影响他人,用自身的言论来感召他人,用其浑身散发的光和热,形成一股强大的魅力,来深深地…  相似文献   

20.
唐群 《上海教育》2011,(9):58-59
一所学校的发展需要经历三个层次。一是依靠校长的个人魅力——依人治校;二是依靠刚性的学校制度——依法治校;三是依靠师生已经约定俗成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文化治校。我理想中的学校是一所师生都能"快乐工作、学习每一天"的"无为而治"的学校。这样的学校既讲究科学管理,又能做到民主决策,更能让师生体会到浓浓的人文关怀而脸上呈现微笑,心中进发热情。"无为而治"体现在校长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教师的自律慎独上,与之相应的应该是"润物无声"的无痕状态的管理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