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我国旅游地图现状,对旅游地图编制提出建议,企望能编制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地图,以显示我国的历史、文山、山川名胜古迹和现代建设成就。  相似文献   

2.
《山海经》地图包括《山经》地图和“海荒经”地图。《山经》地图为山川名物考察图,是调查路线图而非职方图,“海荒经”地图为“全域图”或“四裔图”、“四域图”,似有职方图性质。《山海经》地图图标出自“海荒经”图画,来于实地采风。  相似文献   

3.
CorelDRAW是一个优秀的平面设计软件,其强大的矢量绘图功能受到了地图制图领域学者的青睐。基于CorelDRAW在制图领域成功的应用,在《计算机地图制图》课程教学中引入了CorelDRAW教学。通过阐述CorelDRAW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内容安排、教学重点及教师作用等内容,认为结合了corelDRAW教学的《计算机地图制图》课程能很好地实现其教学目的与要求。  相似文献   

4.
试论明代方志地图的编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方志中地图的编制情况目前还较少论及。该文依据对现存天一阁藏明代方志的阅读,认为明代方志地图的编纂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旧志图、地方舆图、历史地图集等地图资料编纂方志地图;二是依据野外踏勘或口述绘制新图。  相似文献   

5.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文章结合星球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对中学地理图册的编制原则从两方面进行了论述:首先应遵循制图的基本原则,选择合适的地图投影和比例尺、地理底图,并适当地进行制图综合;其次,要体现地图的教学性:具有自身独立的知识体系、符合教学需要的表示方法,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与地理教学关系密切。地图教学法是地理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地理教学中应用最广泛、最实用的教学方法,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它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特殊功能。如何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们高等师范教育中面临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7.
区域地理地图化学案导学复习模式以地图为载体,把考纲要求内容转换到采撷或编制的地图上,编制图式学案,利用图式学案分析讲解考纲规定的地理内容,以此达到高质量完成复习要求,提高区域地理复习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地图素养,《中学生地图素养的培养研究》认为有四个方面:一是地图知识,二是地图技能,三是地图思维方式,四是地图意识。笔者认为历史地图素养可于四个方面各冠以“历史”,二字。2005年上海历史卷的第32题(图略),是考查学生历史地图素养的一个经典题。  相似文献   

9.
中学世界史教科书中的地图,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科书的编制和使用过程中、教科书编写者和使用者如果能够认识和注意到地图的一些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够较好地发挥地图的作用。第一、在地图的编制过程中,应该力求选择合适的地图,做到地图与课文的最佳结合,并为地图的合理使用留有一定余地。第二,在地图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地图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注意既要突出地图中的重点,又注意地图中隐含的内容;注意历史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第三,随着教学改革的进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教科书地图的编制也应该有所创新。这一创新可以表现在对地图设计的构思、地图色彩的多样化以及促使学生灵活地使用地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对谭盾的作品多媒体交响乐《地图》的一个全方位的赏析。主要从谭盾的个人经历和风格介绍,谭盾创作《地图》的动机,《地图》四大部分九个乐章的内容和其独特性,以及《地图》带给我们的感受和启发等几个方面入手,从中体现出我们对生活、对历史、对民族应有的反思和寻回。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而老年人这个群体对健康格外的关注。本文针对沈阳市老年人的体育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瑞士旅游业之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是20世纪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兴产业。世界旅游组织预言:21世纪将是旅游的世纪。旅游已经成为新世纪包括中国在内世界各个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经济产业。中国和瑞士自互相开放旅游以来各方面关系发展迅速,探讨两国旅游业的历史及现状,预测发展趋势,必将促进两国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将是一个学习的社会。普通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将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后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方面,面临许多前所未有机遇和挑战,本文试图从观念到理念的聚合上,探讨新时期如何推动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是当代中国新世纪发展的根本要求。“三个代表”既分别从物质明建设上、精神明建设上和政治上是当代中国在新世纪发展的根本要求:“三个代表”作为辩证统一的整体,在坚持全面落实的过程中,又统一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统一于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必将指引我们在新世纪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也必将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大战略。鞍山作为沈阳经济区沈辽鞍营城际连接带的一部分及重要节点,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从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产业与城市统筹发展的角度入手,结合鞍山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产业与城市一体化发展的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教育学学派的创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的教育研究在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问题 :理论体系上的支离破碎、研究方向上的随意性、缺乏创学派的动力与激情、学术导向上的媚外倾向及学术规范意识淡薄等。 2 1世纪的中国呼唤教育学学派 ,这是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深化对复杂教育现象认识的需要、学科发展的需要及教育学实践的需要。教育学学派创生的可能性在于 :教育学主体的学派意识增强了 ,学科相对成熟 ,教育学家群体的素质在提高 ,发表学术论著的渠道相对畅通及具有创学派所需要的组织条件等。 2 1世纪的前 2 0年里 ,中国必将产生自己的教育学学派  相似文献   

17.
人们断定,在21世纪,亚太将是世界经济新的增长中心。包括美、日、欧在内的许多国家都纷纷制定新世纪经济发展战略。谋略各有不同,但各国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亚太。于是,更加剧了有限市场上的无情竞争,地处亚太、经济正快速增长的中国,必须应对由此带来的严峻挑战。在此提出中国的两栖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 中国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认真反思20世纪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认清新世纪给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将有助于我们建立崭新的中国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富有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并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因此,作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 突破口的课程体系改革应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立足于人类文化的本质、发展的基本倾向和终极使命等三大基点上 ,对人类文化在 2 1世纪将可能具有的功能与特性作了预测性的展望 ,认为在新世纪里人类文化将具有更能激励人类面对现实与未来的挑战 ;更具有全球意识和整体人类观 ;更具有文化—科技一体化 ;更具有文化的民主等功能与特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的百年之中,中国高师课程体系经历了清末的初建、民国的发展、新中国的调整和世纪末的多样化态势等四个阶段的变迁。中国百年高师课程体系的结构性、师范性、学术性、人文性等问题,对当前构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