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意注意是人对客观事物无预定目标的、自然而然发生的一种定向反射活动。这种心理活动一般在精神轻松、情绪安定的状态中进行,不需要作什么意志努力,人们的观察就会目不转睛,想象就会自由驰骋,思维就会顿时活跃,智慧的天窗就会随之徐徐打开。在地理教学中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努力追求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2.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不同,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良好的注意力能使学生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提高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合理运用注意规律,提高教学效果。一、根据无意注意的特点组织课堂教学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二:一是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二是人的主观状态。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组织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要利用刺激物…  相似文献   

3.
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的优点就是能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兴致勃勃地进行学习,无需意志和努力也能长时间的集中精神.同时,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注意力仍以无意注意为主.本篇论文就从学生的兴趣发展的特点和易引起无意注意的客观刺激物的特性两方面出发,论述了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4.
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被动的、不由自主地发生的,所以也叫不随意注意。它与有意注意一样,都是一种常见而又重要的心理现象,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订作用,他们情绪易兴趣,注意力不稳定,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他们的认识活动常依靠无意注意,而且运用无意注意的效果也要比运用有意注意的效果好。所以,运用无意注意规律进行教学,对于有效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如果不善于把握学生的注意力,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教学;学生如果不注意听课,就无法较好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因此,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学成绩的重要方法之一。一、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无预定的目  相似文献   

6.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各种心理过程都必须有注意这一心理状态参加.在教学中,无论是感知教材,理解教材,还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都得有学生的注意参加才能完成.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也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分不开.多数学生学习成绩开始下降或成绩不理想,往往都是由于学习时不注意造成的.因此,注意在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下面谈谈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及两种注意转换在教学中的运用.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它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物的特点,主要包括比较强烈的刺激、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新异性.另一方面是人的主观因素,主要是人对该事物的需要和兴趣、人的情绪状态、人已有的知识经验.这些都会引起人的无意注意.无意注意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它可以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脑力消耗,避免过度疲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无意注意,并要在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刺激物的特点和学生内部状态两个方面加以运用.教师的穿着打扮、教师的语言和教具的使用,教室的布置要有利于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和情绪的稳定.如把卫生用具整齐地摆放在教室的后面,  相似文献   

7.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在课堂上学生对教师讲课的关注本身就是一种注意。一个好的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始终能引起学生的听课兴趣;而一个好学生能专心致志地听讲,他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教师的讲课内容上,因此值得教师认真地研究。一.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无意注意通常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学生对教师的无意注意一般通过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来达到,教师为把抽象的科学理论形象化,增强教学的形象化,就要借助于生动活泼的语言,绘声绘色的比喻、富有情绪感染的音调和多种修辞…  相似文献   

8.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主要是由刺激物的特征引起的。具体来讲,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养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等,就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之中,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去,防止无意注意的分散。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人的注意愈集中,留在大脑中的印象就愈深,知识点间的联系就愈牢固。因此,教师恰当地运用注意规律,使学生集中注意于教学活动,是一节课成功的重要因素。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以下几点:且要善于应用无意注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无意注意仍占优势。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一般都是在精神放松、情绪安宁的状态中发生的。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联想能自由驰骋,情绪就随意起伏,感知暗暗积聚。所以,善于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为教学服务.尽量防止那些足以使学生离开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可以使学生在良好的心态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如有…  相似文献   

10.
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被动的、不由自主地发生的,所以也叫不随意注意。它与有意注意一样,都是一种常见而又重要的心理现象,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主要作用,他们情绪易兴奋,注意力不稳定,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认识活动常依赖无意注意,而且运用无意注意的效果也要比运用有意注意的效果好。所以,运用无意注意规律进行教学,对于有效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  相似文献   

11.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 ,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在教学的组织过程中 ,都是应该加以运用的。一、无意注意及其运用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往往是由周围的环境变化引起 ,不是由人自觉控制的。例如 ,在喧哗的教室里 ,灯管突然爆炸 ,大家会不约而同的将视线转向破碎的灯管 ,这是无意注意。将无意注意应用到教学中就应做到 :1.教室环境应该比较安静、简朴。如果教室周围噪音过大或有人在窗口围观等 ,就会干扰或转移大家的注意力。2 .教师讲课时的声调要适中 ,语…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求知学艺的先导,那么注意就是通向知识的门户。注意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是人们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问和集中。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互相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既能使学生学得有趣,也学有收益。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尤其是初一、初二年级)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因此,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同时吸引学生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一般都是在精神放松、情绪安宁的状态中进行的。心理学把这种状态叫做  相似文献   

13.
骆巍 《考试周刊》2011,(49):158-159
无意注意是一种由外界刺激物直接引起的,既没有自觉的目的,又不需要任何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刺激物本身特点具有两重性:一是成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因素;二是可以造成学习上的分心。作者就在体育课中怎样通过掌握学生的无意注意来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有位教育家这样说:哪里有注意,哪里才会有思考和记忆。注意是认识和智力活动的门户。注意分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类。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作任何意志努力就能实现的注意。它能吸引学生积极投入课堂教学活动,在刺激物的强度、对比、运动变化、新异性的作用下,学生集中注意力投入学习活动,从而达到无心插柳柳成荫。本文就语文课堂教学中无意注意规律的运用谈些个人  相似文献   

15.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具体表现的指向集中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整个心理活动过程中都具有的,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组织好课堂教学,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师就要掌握并正确运用注意规律进行教学。 一、充分利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有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是指刺激物方面的特点,如比较强的刺激物(投影仪的强光)、富于运动变化的刺激物(音像资料的运用)、刺激物对比关系有显著差异(如漫画的夸张法)等都会引起无…  相似文献   

16.
教学情绪场是一种能给学生以情感感染体验,进而产生学习动机和需要,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强烈需求、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一种优化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学中情绪场创设得好,就能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学习热情保持在最佳状态,促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创设与构建情绪场,把它渗透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营造情绪场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恰当使用现代教学技术。  相似文献   

17.
洪晓 《考试周刊》2010,(10):56-57
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生先于有意注意。小学低年级儿童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成人无意注意的对象也能引起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因此.他们认识的活动常依赖无意注意。现代化教学手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应运而生,网络是新生事物,教学是最基本的要素.在语文课堂中,只有两者科学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18.
无意注意是指一种没有自觉目的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注意,经常是在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产生的。一般低年级学生内抑制发展较差,自制力不强,应多依靠无意注意来进行教学。下面试就浙江省特级教师程玲教《小小的船》一课时,如何巧妙地运用无意注意规律进行识字教学,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9.
无意注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安徽张民喜,马兰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任何意志努力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是人的心理活动在一定刺激物的作用下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伴随于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过程之中,是人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不可...  相似文献   

20.
要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除了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较高的运动水平外,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也很重要。实践证明,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不但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突破重点难点,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能学并会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利用录音机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由兴趣所引起的无意注意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小学生好动、好胜,在学习中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听教师讲课时,他们的注意状态则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他们很容易被生动的、新异的刺激产生兴奋和激动,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