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会不知不觉地对自然界的各种色彩产生某种印象,产生一定的感情。比如,北方冬季的田野,冰雪与蓝天辉映,使人感到广漠、清冷、寒气逼人;这种心理上的反应,使人们自然地把青蓝色调和冷寒联系起来,产生了色彩感情。诸如此类,就是通常所说的习惯的联想,即是说,色彩感情产生的客观原因是对生活实践的联想。而就视觉本身来说,当它接受某种色光的刺激时,也会本能地产生相应的反应,形成一种初级的色彩感情,并给心理带来影响,这是色彩感情的生理因素。  相似文献   

2.
写出感情来     
文章贵乎情。不仅文学作品如此,新闻作品亦如此。新闻作品如何写出感情来? 首先要敢于写情。清代学者袁枚在《读诗品》中说过:“作者情生文,读者文生情。”一篇文章能否抓住读者,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能否用真挚强烈的感情影响读者,从而激人共鸣。但也有的同志认为:新闻并非文学,以客观实在为好;还有的同志认为:写情易形成卿卿我我的情调,会影响先进人物形象。这两种顾虑实无必要。前者把写情同新闻的真实性对立起来,很无道理。现实中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新闻作品中如果不去反映和表现这种感情,写出的稿子,就会干干巴巴,一  相似文献   

3.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浙江青年报》,很快就喜欢上其中的“女性、婚恋”和“文学、文史”栏目,看上面的文章把平常的日子和平凡的人都写得那么美好,忍不住手痒痒的也想写。待把稿子写好后,心里却打起退堂鼓来,想自己是个读理科的,如此专业不对口地写文章,能成功吗?会不会给人添乱,遭人笑话?会不会压根就无人理睬,看也没人看?心里七上八下的,犹犹豫豫地过了好几天,才闭着眼睛把稿子和信塞入信箱。一  相似文献   

4.
通常,人们多用“是”来肯定对象有某种属性;用“不是”来否定对象有某种属性。表面上看,对某对象的肯定或否定很简单,似乎不容易发生差错,但事实上,错误并不少见: (1)古诗词的格式呆板,束缚人的思想、那不是青年人应该看的东西。(2)我们并非反对象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这类影片里就不能描写爱情,而是说应取审慎的态度。(3)难道能够否认这位老干部和妻子之间的感情不是夫妻之情吗? 我们认为是不能否定、也是不应该否定的。上面三个例子里,例(1)中的说话者因为古诗词里有严格的格式就否定它是青年应该看的东西,是不妥的。中国的古诗词是中国宝  相似文献   

5.
我看了3次格瓦拉,并介绍了30个朋友去看。无论从感情上、理智上,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我不知道有些人为什么那样讨厌和害怕这出戏?甚至有些人连看也没看过就批判。  相似文献   

6.
感情用事,是记者采访活动中切忌的。它是新闻真实性的大敌。在具体的新闻采访实践中,如果记者光凭热情和直觉进行采访活动,是很难得到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和把握住符合事物本身内在联系的见解的,往往容易形成一种影响记者采访活动的感情误区,导致采访的失败或报道的失实。  相似文献   

7.
语言中词语意义的形成和确定,都要经过人的思维活动,都概括了人的思维活动的成果和认识活动的结果。因此,许多词就带上了人的感情色彩,打上人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的印记。例如,对于美好肯定的事物加以肯定、赞许或赞扬,于是词就带上了褒扬的感情色彩,如“伟大”、“先进”、“自豪”、“英雄”等词;相反,对于否定、丑恶的事物,则加以否定、斥责,于是有些词就带上了贬斥的感情色彩,如“丑恶”、“肮脏”、“讨厌”等词;当然,许多词不都带有上述褒贬色彩,这称为中  相似文献   

8.
几年前某省评好新闻对,一位大报的同行不屑一顾地说:“大报跟小报一起评好新闻,简直像大人跟小伢一起打球。”这话很伤小报同行的感情。真是“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我想,那位大报同行如果把“大人跟小伢打球”改成“大个子跟小个子打球”就科学了。中国女排郎平是“大个子”,“高点扣杀”,拦网成城,很有威力;日本女排是“小个子”,但“小个  相似文献   

9.
蒙田生于1533年,是法国文艺复兴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在十六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蒙田出身贵族,祖上是波尔多人,他早年学习拉丁文,在波  相似文献   

10.
“不学博依,不能安诗”(见《礼记·学礼》篇)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学习广博的比喻,就不能写好诗。当前,报章上的文字,大都运用比喻来描写物象,或表达感情,或说清事理。具体地说,或把物比喻为人,使物人格化;或把人比为物,使其某种特征突现;或把甲物比作为乙物,使其更形象;也有把道理比为物体的,使其具体,更易理解,增强说服力。但是,比喻是有条件的,两个相比的人或物,必须具有某种相同的特点,这是不言而喻的。现试举几例为证: 如《诗经·郑风野有蔓草》中:“有美一人,婉如清扬”。这是以“清扬”(水汪汪)即汪汪的清水比灵动明丽的眼睛。如宋代秦观《千秋岁》中:“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相似文献   

11.
李维舟  陆长林 《新闻传播》2009,(11):110-110
民生节目是办给老百姓看的,板着面孔肯定不行,但是过分强调收视率,一味地取悦观众又会让人反胃,所以说,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电视媒体,必须把二者兼顾好,做到有情,即有感情,有趣即有趣味,有用即让电视观众得到精神享受,做到这三点确实不容易,那么我们在现有条件下.怎样才能做到这三点呢?  相似文献   

12.
《云南档案》2005,(3):18-18
男性领带如果系得过紧,就会压迫颈动脉和神经,阻碍人体正常血液流通,造成脑部缺血、缺氧,导致正常营养供给受限,累及视神经和动眼神经,从而出现眼睛肿胀、看物模糊等现象。特别是一些从事文案工作的办公室人员,在低头工作时,领带会显得更紧些,眼的不适症状会更明显。这时只需要稍微把领带松开一些,抬头时眼睛肿胀症状就会缓解。  相似文献   

13.
最是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地方台,做不好、或不去做对农广播,实在有隗于广播人的职业操守。思考对农广播目前的痛,痛就痛在利益与责任的交错纠葛,痛在与感情的折努碰撞。而痛点就是改点,也是切入点。以党的利益为重,以大局为重,以未来为重,对农广播才会把准航向,科学前行。  相似文献   

14.
“新闻是写给读者看的”,只要是思维正常的人,都会认为这是大实话。正因为新闻是写给读者看的,所以写新闻时要处处为读者着想,考虑怎样写他们才能看得懂,还爱看.这似乎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可是有些人并投把它放在心上,所以写出的新闻读者不是看不懂,不愿看,就是看后产生费解或误解。这样例子并不少见。例如有则报道武陟县工商银行实行“挖贷挂钩”搞活资金的消息,对“挖贷挂钩”只字未作解释,就大讲其取得的成绩。这就使人感到有点莫明其妙,因为成绩是根据经验来的,如果读者对“挖贷挂钩”还不知是什么意思,怎能理解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呢?  相似文献   

15.
继续爬坡     
齐鲁台开播已经整整五年了。五年间的困难、艰辛 ,不足为外人道 ,也不必为外人道。因为 ,办电视台是为了给人看节目 ,而不是为了给人看困难 ;整天把自己的不容易拿出来向别人展览 ,算不上光荣。至于五年来的成绩 ,也不必多提 ,因为过去的成绩并不能为未来证明和保证什么。总把过去的成绩给人看 ,更算不上光荣。几年来 ,我们报道过许多经济巨人在一夜之间垮台的新闻。稍不留神 ,这种新闻就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更何况 ,齐鲁台的抗风险能力还不强 ,更算不上什么巨人。关键是今后我们将要做什么。首先 ,是要将齐鲁台这个平台做得更大。我们要力争…  相似文献   

16.
从某种意义上讲,文章是思想感情的凝聚和发散。作者的感情只有与人民大众的感情共弦共鸣,才能发挥出教育人民,团结人民,激励人民前进的作用。很难设想,一个对革命事业莫不关心,对人民群众缺乏感情的人,会写出效果好的新闻作品来,因此,注重感情积累,是提高稿件质量的重要一环。那么,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感情积累呢?第一,要对自己从事的新闻写作工作有感情。通讯员要热爱工作,我们只有认识到党的新闻事业是整个革命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是建设四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就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感情、兴趣和爱好,就能主动自觉…  相似文献   

17.
作为记者,在写通讯报道时应该不应该在文章中注入自己的感情色彩?在今天看来,已不需过多讨论——新闻是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是经过记者采写,通过新闻载体到达读者或听众那里。记者作为新闻的中转站,其思想、观点、倾向、爱憎,必然会渗透到所写的文章中去。而如何在客观地报道新闻的同时,将自己鲜明的立场、观点和倾向性,即感情色彩准确地表现出来,从而引起读者或听众的共鸣,这才是写通讯报道中应该研究的问题。 著名的意大利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说得好,在采写报道时:“我不把自己当作毫无感情的录  相似文献   

18.
提起小人书,上世纪70年代前出生的人可能都不陌生。小小的开本也就巴掌大,拿在手上感觉非常舒适。书的封面往往被一幅彩图占据,旁边很小的地方或横或竖写着书名。翻开小人书,一幅幅图画立即就会吸引住你的目光,有时候甚至不用看每页最下边那两三行文字说明,也能明白故事的大概。像我这样年龄的人,基本上是看小人  相似文献   

19.
所谓比拟,是指把物当人来写,或看把人当物来写。从修辞学上说,写作时运用这种手段,统称为比拟。写新闻有时恰当地用这种修辞的手段,使报道的事物或人物可以更加具体、形象,给读者以生动活泼的感觉,能增添新闻报道的可读性。新闻写作中运用的比拟,一般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拟人,即把物当作有感情有生命的人来表达,给它赋予人的思想感情和形象,让它具有人的声情笑貌。这样拟人写作又有两种情况: 一是把无生物当作人来写。《人民日报》1987年9月13日在一版头条位置刊登的消息《二汽在改  相似文献   

20.
舆论监督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手段。过去一提到舆论监督报道,人们往往把它等同于“批评性报道”,或者是“负面报道”,“抓人痛处、揭人短处、群追猛打”也往往是舆论监督报道的习惯性做法。初做这类报道时虽慷慨激昂,但日子久了难免生出疑惑,难道这世界就如此灰暗吗?舆论监督报道的目的是为了引以为鉴,解决问题,一味使“蛮力”或感情用事,显然有悖初衷。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应该进行建设性舆论监督,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引导力,更好地促进矛盾的解决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