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的时代主题,是高校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大学生的自身需求。但现实高校课堂存在着薄弱的实践教学环节、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考评模式、非智力因素关注不足、科技创新制度保障滞后等制约因素。所以,必须树立创新教育理念,优化和整合教学资源;完善第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化心理健康教育,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科技创新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物理化学课程专业性、理论性较强,概念繁杂,数学公式推导过程冗长,且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面对教学平台的迭代升级和新时代大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基于成果导向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可以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具体而言可以从优化教学内容,扩展教学资源;完善线上平台,实现翻转课堂;改革线下课堂,强化学科交叉;调整评价体系,激发内在动机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3.
基于网络时代大学生精神信仰缺失,重塑大学生精神信仰,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提高社会凝聚力都至关重要。重塑大学生信仰体系,需要从道德信仰、文化信仰、政治信仰三方面逐步递进,需要从群体影响和内在激发两方面塑造,从动力、渠道、反馈和有目的引导四方面来建设信仰教育的有效机制,结果可以提高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有效性,引导大学生选择和形成正确的信仰,并内化到行为方式,形成固化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信仰对大学生的行为有定向、调节和控制的作用。随着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高校信仰教育也面临着挑战。从心理认同的角度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的信仰需求、提高其信仰接受水平、促使大学生将信仰内化并指导其行为。在大学生信仰教育中,应当遵循认知规律,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把握大学生情感特点,促进大学生情感升华,针对大学生意志特点,进行正确的信念引导,依据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实现大学生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时代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时代主题,对大学生信仰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实践要求.在新形势下系统推进大学生信仰教育深入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信仰教育中的时代主题地位,从高举旗帜、唱响主题、发展精髓、夯实基础四个层次推进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理念发展;从批判社会思潮、优化信仰教育环境,回应社会问题、强化信仰教育实践,创新教育方式、发展信仰教育模式和反思教育主题、完善信仰教育内容四个方面推进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路径优化.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时代,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提升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就有必要关注“三个需求”。理论需求上,应着力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性认知;情感需求上,应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式优化;实践需求上,应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实体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只有不断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三个需求”,才能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既是大学生的内在精神需求,也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业已成为现代大学的重要教育目标和现代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本文分析现今大学生人文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提高人文教育的必要途径:一、转变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观;二、践行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并举,实现科学与人文精神教育整合;三、优化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与手段;四、构建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人文精神的培育环境。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新媒体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心理因素和行为过程进行分析,提出激发内在动力,重视接受主体的心理需求;优化思维方式,构建接受主体的合理的心理认知;发挥情感效应,强化接受主体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营造生态环境,强化接受主体的实践行为这四个方面的对策,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目标。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国文化的核心部分,是科学的理论与信仰的统一,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支柱。互联网改变了传统舆论引导格局,对大学生信仰教育带来严峻挑战。网络环境下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大学生对多元价值和社会思潮的选择能力;增强了大学生抵御"西化"、"分化"的能力;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网络环境下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网络舆论,争取网络话语权;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发挥网络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状分析,提出了改进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建议:转变教育观念,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的;优化社会环境,展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提高大学生信仰选择能力,引导他们正确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的不同需求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主导力。多样化的世界决定了大学生具有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包括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个性需求与共性需求、自我价值需求与社会价值需求。需求是人的内在属性,是人的行为的原始驱动力,需求理想与现实满足之间的矛盾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积极关注大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激发大学生将低级需求转化为高级需求,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高校信仰教育应正确处理个体需求与社会需求、主动与被动、理论与现实的关系.高校信仰教育的增效路径,一是提升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二是提高大学生对信仰教育的兴趣;三是尊重大学生自身的意义体验,引导其建立信仰;四是抓好两项工作,解决模范缺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较多地强调社会的需求和教育的作用,大学生个人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理性的分析与充分的重视。文章借鉴马斯洛需求理论,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多元需求,提出积极优化教育途径,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与策略。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既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目标,又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在为信仰教育注入动力的同时,也增强其面对挑战的能力,所以无论是在目标层面上还是在内容层面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5.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从心理学的角度,利用内在动机的相关理论,结合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际,探索激发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需求与渴望的有效途径,对有效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华 《考试周刊》2011,(21):100-102
作者对北京服装学院工科非英语专业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动机、过程、方法、对学习资源的利用及学习结果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发现,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动机;网络教学资源难以满足学生需求;教师及学生对网络自主学习的评价手段欠缺科学性。只有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切实发挥教师的指导、促进作用、优化网络教学资源、提高评价的科学性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的背离“、应然”与“实然”的断裂以及多元文化碰撞的困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指引下,文章提出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具体路径,即加强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坚定信仰;融入人文关怀,引导大学生在生活中坚守梦想;优化大学生信仰教育环境,构筑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构建完善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有助于体现教育公平。目前我国大学生自助的内在动力激发不足;国家的资助金额逐步扩大,但社会力量投入却不够;由于助学贷款申请手续相对容易,也使得还款的诚信程度受到挑战。因此,要构建高校经济贫困生资助体系,就应努力激发其内在自助驱力、加大社会力量投入并构筑诚信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9.
法治信仰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力军,大学生的法治信仰决定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未来。当前,大学生存在对法治认知不足、认同不足和实践不足的问题。要以公民教育为抓手积极推进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不断丰富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的基本路径,培养面向21世纪的世界公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福州大学城5所高校的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从寻找大学生在政治信仰教育中的内生动力、回应大学生在政治信仰教育中的思想需求、引导大学生在政治信仰教育中主动作为三个方面就改进政治信仰教育提出建议,探索信仰教育分层化、信仰教育生活化、信仰教育网络化、信仰教育实践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