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压器并列运行,就是将两台或两台以上变压器的一次绕组并联在同一电压的母线上,二次绕组并联在另一电压的母线上运行。其意义是当一台变压器发生故障时,并列运行的其它变压器仍可以继续运行,可以保证重要用户的用电或当变压器需要检修时可以先并联上备用变压器,再将要检修的变压器停电检修,既能保证变压器的计划检修,又能保证不中断供电,提高供电的可靠性。通过计算分析说明了电力变压器的并列运行的条件,并给出了变压器并列运行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
徐艳  张速江 《西北职教》2007,(6):59-59,32
变压器的联结组标号基本概念我们知道时钟表示法是国标上规定三相变压器高压绕组线电动势与低压绕组线电动势之间的相位关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两三绕组变压器常采用的三种运行方式:分列运行;两个绕组并联运行,第三绕组分列运行;三绕组同时并联运行的研究,作出了负载分配、有功损耗计算及经济性分析,给出了判断经济运行方式的判据,为运行人员安排变压器经济运行方式提供了简捷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三相变压器的联接组别的判定方法,很多学生在运用上感觉较难掌握,这是一难点。根据本人多年教学经验及理论知识,现介绍一种简易判定法。三相变压器的联接组别的判定关键是判断原边线电势E1U1,1V1和副边线电势E2U1,2V1的相位关系,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位关系,即可判断出联接组别。下面我们就谈谈如何利用简易判断法:(一)要找原边线电势E1U1,1V1和副边线电势E2U1,2V1,首先要画出原边和副边相电势的相量图,在相电势相量图的基础上很容易找出线电势。(二)三相变压器的原边和副边的接法不外乎星形接法(用Y表…  相似文献   

5.
对运行中的变压器内部短路的故障及异常现象做总体分析,指出短路故障的几种分类,并对故障产生的原因加以说明,给出判断故障的方法,重点对变压器一侧一次绕组线圈匝间短路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用交流电压源和电流源测量自耦变压器绕组同名端时负载电阻上电压的对应关系的不同,并据此提出了判断变压器绕组同名端的实验电路和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主要通过对各种联接组的变压器原副绕组线电压关系的分析讨论,找到了一种系统判断三相变压器联接组号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电机与变压器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月华 《成才之路》2012,(12):72-73
在进行变压器的维修和测试的实习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变压器的三相绕组的不同连接组别及变换形式认识较浅,在进行两台变压器并联运行连线时经常出错。在测试时出现变压器发热现象。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后,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电机学是90级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由自治区电大统一命题考试,本学期考试内容为前十二章。包括第一篇变压器(共九章);第二篇交流电机的绕组、电势和磁势(共二章),第三篇同步电机中的前两章(十一、十二章)。共电视播课72学时。试题中分数分配为第一篇约45分,第二篇约30分,第三篇约25分。为了帮助同学们搞好期末复习,做好迎考准备,以下分章把要求掌握的内容列写出来。共同学们参考。第一篇 变压器本篇重点是:变压器稳态对称运行的电磁关系,折合算法,基本方程式,等值电路,向量图;标公值,参数的实验测定。变压器副边电压调整率及效率(以上在第二章);变压器联接组别(以上在第三章);并联运行的条件及负载分配(以上在第四章);三绕组变压器与自耦变压器的特点(以上在第五章);Y/Y。三相变压器担负不对称负载的能力(以上在第六章)。  相似文献   

10.
单台变压器运行时,为使效率最高,其负荷的大小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多台变压器并联运行时,为使效率最高,要根据负荷的大小及变化情况确定变压器运行的台数,这样才能做到使变压器经济运行。针对变压器的实际使用情况,提出了具体的节能增效的措施,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1.
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的安全涉及面相当广泛.教学中人员需要接触到的电压应该采用安全特低电压;电源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与可触及金属零部件电气连接的器具,需要采用安全隔离变压器;预定采用插头与电网电源相连的器具,电源变压器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间的抗电强度应符合Ⅱ类器具要求.  相似文献   

12.
示波器的电源变压器的故障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变压器内部绕组开路,这类故障我们可以用万用表的欧姆挡直接测量各绕组的通断就能进行准确的判断;另一类是变压器内部绕组击穿出现短路故障。这一类故障判断起来较难,我们在检测这类故障以及在修理示波器电源变压器时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变压器故障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为绕组变形,该故障影响恶劣。检测变压器故障类型或者绕组的变形程度,对于故障的发展、绕组变形进一步恶化,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深远意义。总结了绕组变形检测的常用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利用方波脉冲作为注入信号,检测绕组故障的新思路。并通过PSPICE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对比正弦扫频信号、双指数波信号和方波信号,理论分析方波脉冲信号具有检测频率宽,幅值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得出其更适宜作为检测绕组变形的注入信号;在PSPICE中建立绕组的高频等效模型,通过改变绕组等效模型中对地电容和纵向电容,观察故障前后绕组的频响曲线,验证方波脉冲检测绕组变形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对变压器故障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电机与拖动》(二)内容较多、难度较大,特别是基本原理方面比起计算部分更为突出。本文按照复习提纲提出的重点,指出一些基本原理的要点并举出一些典型例题。一.交流电机电枢绕组电势与磁势(一)绕组系数交流电机电枢绕组采用分布短距绕组可以大大削弱电势与磁势中的高次谐波,但同时也略削弱了基波电势与基波磁势,用分布与短距系数k_(ql)·k_(yl)=k_(wl)表示。对于绕组系数的求法教材中导出了公式,但不必死啃,只要理解后从向量叠加方法具体找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向读者介绍如何学习交流电机的绕组电势与磁势问题。一、关于绕组电势图1(a)是一台最简单的三相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当发电机的电枢绕组安排好以后,由原动机拖着磁极旋转时,在电枢绕组里就感应出电势来。三相绕组感应电势的有效值应该是具有一定大小和波形接近正弦波形的三相对称电势,如图1(b)所示。显然这是一台已经设计并制造出来的交流发电机。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设计或安排这个三相绕组(主要指绕组的联接问题),这是初学者应该掌握的内容。既然图1(a)中的三相绕组能够发出三相对称波形接近正弦波形的交流电势.不妨我们就从满足这个要求出发来安排三相绕组,也就是说,把能发出三相对称、波形接近正弦波形的交流电势作为安排三相绕组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不同组别三相变压器并列后产生环流的根本原因及影响变压器组别号的本质原因;同时将不同组别变压器副绕组电压之间关系抽象为数学表达式,并从中找出解决环流的方法;实现了部分不同组别变压器的并列运行,指出变压器并列运行条件中存在缺陷,从而提出对变压器并列运行条件的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滤波原理的双输出移相配电变压器. 首先,研究了其结构布置特征、绕组联接方式及实现特定移相角的匝数匹配关系. 其次,推导了该变压器的谐波磁势平衡方程,论述了变压器实现电磁滤波的机理. 通过建立该变压器的场路耦合模型,对不同非线性负载情况下的谐波抑制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 研究结果表明,在严重的非线性负载情况下,双输出移相变压器仍可以有效抑制一次侧绕组输入电流的谐波; 结合零序磁通消除技术和相移技术,该变压器可以将配电系统中主要存在的 3,5,7,17 和 19 倍次谐波电流抑制在二次绕组中.  相似文献   

18.
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的测量是变压器试验中很重要的试验项目,直流电阻的测量值可以检查出绕组所用导线的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验生产过程中变压器产品的工艺质量以及变压器故障后的检查、分析与判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以Cortex-M3为基础的整体方案,采用可调40A恒流源对被测变压器绕组通一电流,以测量变压器绕组的直流电阻。给出了系统测试原理、系统组成框图以及软件设计主流程图;并给出了AD转换器AD73360与Cortex-M3,硬件连接电路、电压、采样电路、电流采样电路;实践证明本系统测量准确度高、使用方便,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存在,导致变压器的损耗增加,运行效率降低,出现局部过热,绕组变形等情况,甚至导致变压器绝缘损坏,对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巨大的威胁。本文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真型10 k V三相变压器二维和三维短路试验模型。依次仿真了二维、三维变压器模型得到了漏磁场、漏感结果,并将结果与现场试验测得值以及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得出了结论:进行短路试验仿真,二维仿真模型漏感误差仅为7.6%,结果优于三维仿真模型,而二维、三维仿真模型均优于传统磁路法;通过有限元法建立的二维变压器绕组仿真模型可以准确计算电力变压器漏感。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三相变压器原、副绕组相电压与线电压之间的一般关系,从而概括为几个基本组别号,然后在基本组别号的基础上演化出来其他组别号。利用该方法,可以很快知道变压器组别号,而且便于作相量图,同时也可用来改变变压器连接规律来改变变压器的组别号,非常简单,实用性很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