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画中有话     
"这753欧元好处确认是真的。"8月28日,德国前总统武尔夫因接受及向朋友提供好处,成为德国有史以来第一位"被告总统"。2008年,武尔夫和家人参加慕尼黑啤酒节,753欧元住宿费由一位担任电影制片人的朋友代付。德司法部门为此出动4名检察官24名警官,询问百余证人,案卷多达2万页。  相似文献   

2.
10根牙签,预防牙疾把10根牙签用橡皮筋扎成一束,轻戳患侧皮肤。此法在《黄帝内经》中称之为“毛刺”。注意不要损伤肌肤,而是有  相似文献   

3.
1848年6月1日,由马克思任总编辑的《新莱茵报》,在德国科伦正式创刊。在编辑部成员中,有一位年青的德国诗人格奥尔格·维尔特。维尔特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忠实朋友和亲  相似文献   

4.
2006年德国世界杯,注定是我12年体育记者生涯中一次肩负读者重托的、全新的采访之旅。首先,这是我经历过的大大小小无数次采访中第一次没有中国选手参赛;其次,世界杯分散在德国12个城市,我将第一次频繁地在火车站、飞机场和比赛场之间穿梭旅行。不再有主队前不久,与几位朋友聊天时谈到世界杯,他们非常羡慕我能身临其境感受世界杯。谈到兴起时,一位朋友建议我看比赛时在脸上涂上五星红旗的标志,另外一位朋友马上反驳,“这次世界杯又没有中国队参赛,那样岂不是很尴尬?”5月24日晚在北京丰台体育中心采访国安蓝狮之战,一位渎者打来的电话更是让我哭笑不得,却又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5.
近日,一位被市政府命名为“企业家”的朋友向我诉苦:不到一年,就有8位记者、编辑赶去为他“写书”,有的人张口要价最少不低于3000元赞助费(准备写的字数仅1000—2000字之间),更有甚者索价竟达万元。赞助后还不算完,还得花钱买书。我的这位朋  相似文献   

6.
常常听到一些出版社的朋友说,要找时间进修进修了,老是付出,老本快用完了。他们将编辑工作,将看稿子“为人作嫁”当作是一种“付出”。确实,编辑审稿是工作,是职业,与读书深造不同,不是学习和吸收,而是使用和付出,审稿审久了,就会感到原有的知识不够用,或曰“知识老化”,需要吸收新的知识,这就是老本用完需要进修的道理。那么如何进修呢?进各种研修班短期学习是一种途径,有计划地读一些书更是人们普遍愿意采用的方法。因为读书可以不受任何限制。但最近又听几位朋友说,许多出版社的编辑很少读书,有的人还自诩从来不读书;更有甚者,有一位在报社编副刊,自己也能写点文章的朋友,居然说他从来不看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一位做记者的朋友来访,给我讲了一则笑话:她去工地采访一位外国老工程师,因为是第二次见面,老远那位外国朋友就用生硬的中文给她打招呼,她灵机一动也用“生硬”的英语回应他:  相似文献   

8.
赵金 《青年记者》2002,(11):54-56
主持人的话:最近一位做跑口记者的朋友向我诉苦,由于写了几篇所跑“口”单位的批评文章,被该“口”的诸单位联合封杀,不再提供新闻线索,导致新闻漏报,完不成任务.遭到“老板”警告。而有些吃著,用着,拿着所跑单位福利,写着官样文章的记者却“名利双收”,还时不时拿回大红的表扬信,这令他愤怒不已: “跑口简直就像新闻垄断.这简直是滋生新闻腐败的一项制度。”  相似文献   

9.
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在一次演讲时拿出许多五颜六色的皱纹纸带,分发给每一位听讲者,要求他们每人裁下一段30厘米的纸带.只能用目测,不能用量具测量.然后,又要求每一位听讲者裁150厘米和600厘米的纸带各一段.大家裁完后,企业家掏出卷尺,仔细地测量一条条纸带并公布结果:  相似文献   

10.
1913年,毛泽东离家到湘乡东山求学和参加湖南革命军后,又与两个朋友选中了一所免交学费且食宿又便宜的师范学校,入学考试时他帮两位朋友各写一篇文章,三篇文章使他们三人都考取了这所学校,开始毛泽东在湖南四师就读,几个月后,四师并入一师.第一师范教学内容兼顾中西,毛泽东上午读国文和中国历史,下午看德国哲学.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与人格     
我的一位"网虫"朋友,最近从德国回来做"田野研究",刚好遇到我所在的这座南方城市实施了一项旨在"禁止乞讨"的市容管理法规.这样一套法规,尽管在文字方面有所修饰,看上去没有与更基本的诸如公民的人身自由与行动自由这类宪法权利发生冲突,但它的实施,据我和我的这位朋友判断,几乎总是会侵犯街头流浪者的人身权利和表达权利的.  相似文献   

12.
《全国新书目》2013,(7):48-49
20世纪最重要的德语诗人保罗·策兰与恋人英格褒·巴赫曼书信首次出版,既是两位诗人富有戏剧性的爱情/朋友关系和人生、创作历程的记载,也是战后德国文学的见证,两个伟大诗人,一段心的岁月。袒露诗的秘密,讲述诗人的爱与痛。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与人格     
我的一位“网虫”朋友,最近从德国回来做“田野研究”,刚好遇到我所在的这座南方城市实施了一项旨在“禁止乞讨”的市容管理法规。这样一套法规,尽管在文字方面有所修饰,看上去没有与更基本的诸如公民的人身自由与行动自由这类宪法权利发生冲突,但它的实施,据我和我的这位朋友判断,几乎总是会侵犯街头流浪者的人身权利和表达权利的。  相似文献   

14.
题目在哪儿?     
一位初学新闻写作的朋友常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一年写100多篇稿子,怎么有那么多题目可写呀?”我说:“五光十色的生活蕴藏着写不完的题目,问题在于你会不会抓。”一个合格的通讯员,应是掌握写作素材的“富翁”。不尽的报道题目就在生活之中。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善于观察。观察,是我们捕捉新闻素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图文秀     
“青蛙”在叫董浩体态较胖,朋友经常和他开玩笑。一次朋友聚会,他刚到场,一位朋友喊道:“看,飘来一团云。”董浩东瞧西望:“哪只青蛙高兴地叫呢?”“青蛙”在叫董浩体态较胖,朋友经常和他开玩笑。一次朋友聚会,他刚到场,一位朋友喊道:“看,飘来一团云。”董浩东瞧西望:“哪只青  相似文献   

16.
去年12月29日,听一位要好的朋友说,他们厂的厂长张平,为方便该厂外出搞购销工作,自己用2万多元买回一辆北京吉普,捐献给厂里使用。我未见过张平  相似文献   

17.
最近和几个朋友聊天时,无意中谈到铁路提速后部分线路开通了新型特快列车一位朋友高兴地说,新型列车的服务特别好,尤其是厕所,不仅干净还备有卫生纸;另一位朋友则不以为然,说新型列车上不仅有电视和电话,还有高级餐厅和酒吧,搞得像个星级宾馆,太奢侈浪费了;第三位朋友则认为新型列车与一般列车最大的区别在于使用了很多新技术。笔者在追问中发现,这三位朋友其实都没有乘坐过这种列车,他们对新型列车的了解来源于三篇  相似文献   

18.
二次大战结束尽管已将近半 个世纪,本文所说的事却 依然是克里姆林宫的机密之一。 伍德从1934年起任美国驻柏林使馆商务专员。本文描述的事件时,他已有48岁。他身兼工程师、商人和外交官。他同德国高层人物广交朋友,行动秘密,因此德国特工机关从未怀疑过他是特工。伍德有个德国朋友是反希特勒的。此人属于上层人物,在经济部和帝国银行都深受信任。 1940年8月伍德的这位朋友寄来一张戏票。剧场里灯光暗后,  相似文献   

19.
渠道之争     
《青年记者》2010,(13):1-1
前不久我与几位朋友在一起聊天。在报社工作的朋友说,纸媒已经不代表发展趋势,不知还能撑几天;在电视台工作的朋友说,观众手中的遥控器权力太大,电脑,手机也都可以看电视了,各种视频网站越来越多,前途如何,也未可知;在网站工作的朋友一脸疲惫.说每天总有更新不完的信息。网站之间竞争也十分残酷。没有绝对的内容实力.没有核心竞争力.网民就不会买账。  相似文献   

20.
多少年来的等待,多少年来的心愿,终于盼来了香港回归祖国的这一天!此时此刻,对于香港,对于香港朋友们的思念之情也更为热切。 去年8月,我率浙江小记者团赴香港采访。这件事引起香港新闻界的关注,许多报纸的记者跟踪小记者采访。在接触中,我感到香港新闻界朋友对工作十分投入。有一天,小记者们采访完浙江籍前辈邵逸夫,十多位香港记者就围着小记者们进行了采访,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